水為酒之血,名酒必有佳泉,“酒中牡丹”古井貢酒之所以“色清如水晶,香純如幽蘭,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經久不息”,飲譽海內外,是與釀酒所取水的那一口古井分不開的。
歷史曾經顯示過這樣的畫面。
公元532年,陰風怒號,戰(zhàn)馬嘶鳴。北魏為收復失地譙城(今亳州),與南梁戍守的大將元樹拼殺死戰(zhàn)。魏將孤獨信將軍奉命出戰(zhàn)。但幾經沙場,慘遭失敗,死前他將金锏長戟憤然投入營寨附近的一口井中。直至次年7月,北魏再派大將樊子鵠統(tǒng)帥大軍圍攻譙城,元樹糧絕戰(zhàn)死,才收復譙城。后人為紀念孤獨信,在他安營扎寨的地方修建了孤獨將軍廟,并在他投锏的井旁開井24眼。但奇怪的是,周圍的井水都咸澀難飲,唯有這口井清冽甘甜。千百年來,當地人民一直用這口井水釀酒。
水是一種極好的溶媒,與釀酒的糖化速遲、發(fā)酵良否、酒味優(yōu)劣,都極有關系。北京鈾礦地質研究所曾對這口古井的井水進行化驗,得出的數據是:PH值7.7,硬度12.16,總堿度15.14,氯根58,并且含有鍺、鋅等多種礦物質。這種優(yōu)質的礦泉水正是釀酒的最佳水質。
“古井”常年保持在水深六七米,從未干涸過。據當地老人傳說,百余年從未見過,也從未聽說過有人淘過井。1959年古井建廠后,曾試圖淘井,但終因泉涌太旺,且又限于當時無先進提水設備,只得半途作罷。至今,貢酒釀造用水仍從此井中汲取。
走進古井集團,穿過群芳爭妍的花圃,來到“古井園”,撲入眼簾的便是一株參天古槐和飛檐翼然的“古井亭”。亭下的這口井、亭上的古井巨碑及啟功大師的題詞,成為人們觀賞尋古的勝地。真可謂,千年古井今更香。
〔責任編輯 君 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