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成功的漫畫家,朱德庸身價千萬(新臺幣,下同)。但回顧過去24年的創(chuàng)作生活,他和太太也曾有過走進便利商店、兩人一餐只能花75元的拮據(jù)生活。不過,他的創(chuàng)作力未被現(xiàn)實生活磨耗殆盡,因為他養(yǎng)成了三個理財?shù)暮昧晳T,讓他可以無后顧之憂,擴張創(chuàng)作力。
如果你的家在杭州西湖邊,擁有4畝地;走出門,就有小碼頭,隨時停著一葉方舟;推開窗,整片杏花林映入眼簾;踏進門,是有百年歷史的徽商建筑。要享有這樣的資產(chǎn),得花多少錢?
論行情,這片資產(chǎn)價值數(shù)千萬元人民幣,但走紅兩岸的漫畫家朱德庸住這里,卻沒花一毛錢。因為杭州市政府將土地和房子供他無償使用20年,還打算花人民幣2.5億元,在此打造一座漫畫博物館。
走紅兩岸,他的漫畫在大陸被拍成電視劇,去年,更有出版社以人民幣1000萬權(quán)利金,買下他系列作品在大陸3年的出版策劃權(quán)。
作為一個成功的漫畫家,朱德庸身價千萬。但回顧過去24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他和太太也曾有過走進便利商店、兩人一餐只能花75元的拮據(jù)生活。不過,他的創(chuàng)作力未被現(xiàn)實生活磨耗殆盡,因為他養(yǎng)成了三個理財?shù)暮昧晳T,讓他可以無后顧之憂,擴張創(chuàng)作力。
“當我變得不像我”
是人生最大損失
第一個好習慣,就是學會“懂得用錢”。1989年,29歲的朱德庸放下報社月入10萬元的優(yōu)渥生活,當SOHO族,妻子隨后也辭職加入。初期,收入不穩(wěn)定,要負擔每月2萬元房貸,加上家用,手頭的錢非常窘迫?!叭?-ELEVEn時,夫妻說好:‘兩人合計只能花75元?!薄斓掠够貞洝?/p>
自立門戶后,他更加走紅,印書就像印鈔票一樣??墒牵疵ぷ?,讓畫畫從樂趣變成負擔。兒子告訴他:“爸爸每天起來畫畫,臉上都沒有表情?!彼约簞t回憶:“就像海綿,每天一滴水、一滴水這樣吸,都沒感覺。但是后來,每滴下一滴水,就流出來了,因為它已經(jīng)吸飽了、沒法再吸了,你就知道不對了?!?/p>
太太馮曼倫要求他,立即停止超時工作。最后,他聽從太太的建議,決定放下追求金錢的生活,因為“當我變得不像我時,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損失!”
過去,他逛街買衣服,曾習慣聽店員建議,買名牌;后來卻發(fā)現(xiàn),所有別人叫他買的衣服,都穿得不久;他體會到,只有適合自己的東西,才值得下手。現(xiàn)在,他收入更多,但手上卻很少戴表,家里裝潢十幾年也沒有重新改過,只添購了幾張沙發(fā)、桌椅;出門,不是走路,就是騎腳踏車。
規(guī)劃全家放空
“無壓力投資”躲過海嘯
“一般人盲目消費,只是在累積負債。如果你錢賺得越多,卻守不住,等于是金錢的奴隸?!边@是朱德庸現(xiàn)在的金錢觀,他認為,只有學會“懂得用錢”,才能真正累積財富。
第2個要養(yǎng)成的習慣,是要“懂得規(guī)劃”。1998年,為了讓自己重新找回畫畫的樂趣,他停止出書計劃,全家旅游“放空”。
朱德庸“放空”的那4年,和妻子轉(zhuǎn)戰(zhàn)大陸市場,找總經(jīng)銷出版舊作。同時,因為和兒子相處時間變多,他形容那段時間是“過他的童年,也過我的童年”。以往從不碰兒童和動物題材的他,也突破心理障礙,2002年完成《絕對小孩》第一集,2007年推出后一舉熱賣70萬冊。今年再出版續(xù)集尚未付印,已預售40萬冊。這樣的成績,靠的就是仔細規(guī)劃。 朱德庸能夠如此無后顧之憂地創(chuàng)作,還有一個關(guān)鍵,就是懂得“無壓力的投資”。只要手上有閑錢,除了旅行,剩下的錢就拿來投資房地產(chǎn)。不過,他們買房有三原則:只買熟悉區(qū)域、不求暴利、財務(wù)負擔不能造成壓力。
馮曼倫解釋,無論工作,生活或理財,最需要的就是輕松,不要有負擔。所以,“我們不會單純?yōu)榱送顿Y去買房子,也不會為了想賺很多,去買很貴的房子”。馮曼倫還有一套拒絕壓力的投資哲學,就是“投資,要用你的壓力來決定,不是用獲利來決定。”為了不讓自己有扛債壓力,他們貸款絕不超過房價的一半。
現(xiàn)在,他們在臺北、北京各有兩間房子。朱德庸說,以前很多朋友覺得他們笨,不會用基金、保險、債券分散風險;但歷經(jīng)金融海嘯,反倒是他們這些不懂投資的人安然無恙。由此證明,人只要過得簡單,就可以很富有。
(責任編輯 胡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