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霞
目前蘋果生產,除少數規(guī)模經營外,大多數還是分散了的家庭經營模式,由于地理、氣候、生產條件、果農管理技術水平等各方面存在著差異,果園的經濟效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當前蘋果的主栽品種仍為紅富士,管理水平的不同,經濟效益懸殊很大,如何能使后進變先進,讓果農們大幅增產增收,使整個生產出現一個飛躍式的大發(fā)展,建立高標準示范園,全面提高果園管理水平,示范帶動,仍然是發(fā)展蘋果生產的最有效途徑之一。
河南省靈寶市寺河鄉(xiāng)上埝村周吉生果園就是一個典型事例,他的3335m2(5畝)富士蘋果,從2005年起,年產11500kg、15000kg、18000kg,產量連年遞增,沒有大小年之分。2008年,又突破了20000kg,優(yōu)質商品果達17500kg,預計收入56000元。這樣的奇跡轟動了寺河,轟動了靈寶,轟動了三門峽乃至周邊蘋果產區(qū),常年來這里參觀的人非常多,凡到果園親眼看過的的,都贊不絕口。這些來參觀的人,有政府組織的,有果農自發(fā)來的,大班車,小驕車,摩托車絡繹不絕。若做一個長年統(tǒng)計可以用成千上萬這人詞語來表述,周吉生的果園旁邊大路上扯起一條橫幅:“歡迎各位領導、果農朋友蒞臨參觀指導”,這是一句謙虛的話,也是一句自豪的話,來到他的果園,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果園樹勢鍵壯,枝條中庸,花芽飽滿,葉片油光發(fā)亮,樹皮光滑,碩果滿枝。整個園子通風透光良好,單軸延伸,角度開張,真正達到了枝條象魚刺,蘋果象燈籠。大枝上沒有人為的去技傷疤,這樣保證了樹體不受削弱,整個園子樹上沒有徒長枝,樹體養(yǎng)分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各類枝條的比例協調,果個勻稱,品質優(yōu)良,果實色澤艷麗,優(yōu)質高效多賣錢。
周吉生這一高標準示范園的成功建立,與他這個人的勤勞和對果樹事業(yè)的熱愛分不開。他勤奮好學、勇于鉆研,酷愛果樹事業(yè),在自家果園里精心研究,細致管理。每次噴藥、施肥都做了詳細的記錄,包括時間、天氣情況、農藥化肥的品牌等,最后總結出了一套完整科學的管理經驗,在施肥上他總結出:優(yōu)質腐熟雞糞+果樹專用肥+微生物菌肥的施肥經驗。按照這種配方施肥養(yǎng)分利用率高,樹勢健壯,蘋果葉片舒展、濃綠、油亮,果個大、果型好、口感佳,在病蟲防治方面,注重使用農業(yè)措施和生物技術,完全按照無公害蘋果的生產標準,防治上,重視前期的病蟲防治,特別是套袋前三次藥,為保葉、保果、生產優(yōu)質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并且,他在蘋果生產中還非常注重信譽和品牌意識,對于客商的要求從來都說一不二,嚴把驗級關,時間長了客商們認準了周吉生這個人,同時也認準了“寺河山”這個品牌,真正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促進了蘋果產業(yè)的發(fā)展。
凡是來到周吉生果園參觀的人,身臨其境,砰然心動,是領導考慮著如何把周吉生的經驗帶給群眾,增加果農們的收入,走蘋果奔小康的道路,是果農考慮著回家怎樣把周吉生的先進技術用在自家的果園里,爭取來年賣個好價錢。許多來參觀的人在他這里就下定了決心,回去以后要大干一場。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周吉生果園確實為靈寶市乃至周邊蘋果產區(qū)起到了示范、輻射、帶動作用。由此證明,示范帶動仍然是發(fā)展蘋果生產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