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敷
櫻花的輝煌,是壯麗凋落的那一刻。漫天的緋雨,不亞于又一次織錦云開的盛景。
宮本老師是我在中國讀大學期間因偶然的機緣邂逅的一位日本老人。
認識他的那年,他已經(jīng)65歲,帶著日本人的修養(yǎng)和含蓄。因受朋友之托,很認真地教我日語,約有大半年之久。因此,我們之間也有了很多相處的機會。
“你看,這個音要這樣讀,從腹部發(fā)音,要威嚴而帶點氣勢,女性則須婉轉(zhuǎn)一點。”他很耐心地在學習資料上劃出重音的部分,用削得很尖的鉛筆點著,一字一句地往后讀。
由于日本人固有的禮貌習慣,他每次都很周到地用小巧的準備著味道純正的巧克力,是托他夫人探親時從日本帶來的。因為喝咖啡的習慣,他也從日本帶來咖啡壺,常常自己煮咖啡喝,并且很享受煮咖啡時的香味。這一切對我來說是相當新奇,我還不習慣喝咖啡。他精心煮的咖啡,用深細磁杯盛了,幫我加好牛奶后端給我。然而我要表示我的修養(yǎng)和禮貌,那時的確也不知道咖啡的五分鐘定律——杯醇香的咖啡若任其溫度散盡,5分鐘后無異一杯毒藥。所以并不一時喝光,而是像喝茶那樣,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來喝,甚至有時因為說話,而忘了喝咖啡,任由一杯熱騰騰的咖啡,孤獨地冷卻在那里,變成一杯毒藥。
“你不愛喝咖啡?”有一次,他看見我剩了大半杯的涼咖啡,問了一句。他以為我也像很多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一樣,不習慣咖啡的苦味。后來,他不知道從哪里——也許是城隍廟什么地方,淘來一套紅泥小爐,開始煮茶。為了這份意境,一次去找他時,我特意帶了一束混雜著深紫的滿天星。那次他高興極了,對坐品茶中,竟吟出元縝“慕詩客,愛僧家”的詩句。
秋深的時候,他夫人來探望他,夫婦二人殷切地邀我一同去城堡酒店吃飯。那是一家日本人開的酒店,很多日本游客來都住在那里。那一次我們吃到了很正宗的湯包和秋柿羹。后來,他的夫人走后,宮本先生又單獨去過一次,因為實在喜歡那樣清淡爾雅的味道。
兩年的學習期滿,宮本先生要回日本了。臨走前,他請我去登華山。
一聽登山,我不假思索地拒絕了。我記得少年時夏令營去登華山,晚上10時開始登山,凌晨2時到達山頂,然后苦等日出。時值酷暑,而山頂冷得出奇。我們的帶隊老師亦缺乏經(jīng)驗,沒有囑咐我們多帶外套,那一夜使我們受盡嚴寒的折磨。很多游客匍匐在山石的地凹處躲風,我和小同伴們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也匍匐在石凹里。老師高價租來了軍大衣,我們一起扯著蓋,然而還是凍得渾身哆嗦,好不容易挨到清早,卻因天陰下霽,沒能看到日出。那次登山在我尚不成熟的心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以至我至今難以培養(yǎng)起登山的興趣。
看我拒絕,他頗失望,第一次“開戒”問了為什么。我說了那次登山的遭遇,他聽后暢快地笑起來,告訴我這就像人生中需面臨的許多困難,如果少年時的登山陰影是外人造成,那么成年后的心理障礙就應該由自己來克服?!斑@是做人的勇氣?!彼麖娬{(diào)說。
后來,我隨他一起去登華山,由于他的身體關(guān)系和我對登山的戒備,我們選擇了坐纜車上去。那一次,我重新領(lǐng)略了華山之美。當纜車載著我們緩緩升入空中,到達頂峰時,像乘飛機一樣,透過如海的云層,華山五個主峰,如蓮的五朵花瓣,在云海中秀麗、挺拔地開放在我們眼前。那一美景,用“江山如畫”來形容再合適不過。我們久久地屏息凝視著空曠的天外桃源之美,心中充滿感動。
上到山頂后,因為老師身體的關(guān)系,我們走得很慢,嚴格遵守“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的登山格言。隨性隨意地行走在如畫的美景之中??柿耍湟慌跞?,餓了,吃幾口干糧。我們并不急于趕路,但我還是看出老師輕微的喘息。
那次游山,至今想來,仍是最令我難忘的一次登山紀行。老師的一句話,一直回響在我耳邊,令我傷感。記得他當時臨風而立,倚著鐵索,望著萬丈深淵,仿佛對自己說,又仿佛對大自然說:“我喜歡登山,我登過多次日本富士山和其他的山。華山,是我一生中登得最險峻壯美的一座山。這可能也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登山,我年紀已經(jīng)大了?!?/p>
我憂傷地看著他,淚,在心里緩緩地流下來。
此后不久,假期漸盡,他開始慢慢收拾行李,打包托運。因為離別而心痛的我,幾乎不忍去見他。由于父親早逝的原因,又因為很早住校,我一直不習慣和年長的男性相處。然而宮本老師卻給了我父親的感覺,他的溫和與修養(yǎng),他告訴我的一些面對人生的道理,就像慈父一樣。
道別后不久,就收到老師寄來的信。在信中他告訴我,他在東京一個漢語文化機構(gòu)教習漢語。囑我寫信給他,里面附著回程的郵票。潔白的信封上有老師親手繪的櫻落圖,下面用小楷題著“韶華從容”四個字。
這是很美的一件事,春天的月夜里,你聽,櫻花紛紛地落下來了。然而由于品種不同,花瓣結(jié)構(gòu)的多寡,落地時的聲音如此各異。雨櫻的花瓣單薄,飄落時猶如緋雨陣陣。九重櫻的花瓣層層繁復,落地時“噗沓”有聲。
“噗沓”,帶著寂寞的、生命的沉重感,在春的月夜里……
這是花的禪,也是人生的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