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克強
大江狂濤是美的,小河流水是美的;烽火雷電是美的,風花雪月是美的;晨鐘暮鼓是美的,長簫短笛是美的……總之,生活是美的,詩人啊,愿你的詩為美而歌唱!
詩若是只表現(xiàn)詩人自己那一點點感情時,他的詩僅屬于自己;當詩人的詩溢滿人民的情感時,他的詩便屬于人民了。
詩人啊,是想讓你生命的光環(huán)不斷擴大還是縮得更加渺小呢?
生活中不能沒有詩。
假如生活失去了詩的音響,就像天空失去了飛鳥、深山失去了清泉、草地失去了野花、沙漠失去了駝鈴,那世界就會變得死一樣的沉寂。
詩人,是以作為藝術(shù)的詩為載體而存在的。
那些占山為王的旗幟,那些爭流為派的直言,那些沒有心靈聲音的散句,那些雜亂而華麗絢爛的奇文也算詩么?!
思想的爐火熄滅了,生活的礦石還能煉成鋼鐵么?
詩貴情。感情真摯,才動人心旌。
我喜歡情真意切的詩,常常把那些優(yōu)美動情的詩像種子一樣撒播在空曠的心田。因此,我也常常像風車選擇谷種那樣去選擇詩。
詩的美,是生活的再現(xiàn)。
詩人啊,當你拿起美的(哲理的美,聲韻的美,色彩的美……)剪刀去選擇生活的布料剪裁時,一件迷人的詩的時裝就等著你精心縫制了。
如果我的心是一塊小小的鐵片,詩人,愿你的詩是一塊巨大的磁石吧!
噴泉啊,是你胸中積蓄了太多的激情吧?
池塘雖大,常泥水渾渾,幾經(jīng)烈日曝曬便干涸了;水井雖小,卻清泉粼粼,縱被人舀也舀不盡不竭的水源。
到生活中去,像挖掘水井那樣去挖掘詩,你便會獲得永不枯竭的詩思,清新活躍的詩情……
蟬棲息枝頭聲嘶力竭地歌唱,只有凋零的落葉為它鼓掌,而雄雞在雞蘢里輕輕啼鳴,黎明卻授予它一輪僉色的太陽——一枚金色的獎?wù)隆?/p>
開在窗口上的塑料花搖姿弄首,想招來蜜蜂的親吻,蜜蜂望都不望它一眼,拍打著翅膀飛遠了。
那些沒有真情實感而一味雕琢,一味修飾的詩,不也如這窗口搖姿弄首的塑料花么!
老態(tài)龍鐘的婦人,縱然穿上漂亮時髦的花衣,能使她青春煥發(fā)么!這使我想起那些用漂亮的詞藻裝飾著沒有思想活力的詩。
浩渺的夜空,一顆一顆星閃閃發(fā)亮,然而閃亮的星卻不能將光明和熱投放給大地。
詩,不是浩渺夜空中閃亮的星,詩是人們心靈的燈火,為在黑夜跋涉的人們照亮前進的路。
散文,喜歡在黎明的郊野,踏著小草的露珠漫步,而詩則是在燈光朦朧的舞廳里伴著舒緩急驟的舞曲跳舞。
炸藥裝進炮眼,當它被導火索點燃后驟然爆炸時,偌大的山石被它炸裂崩破了。
少許的炸藥竟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我贊美它的凝煉!
云因風的吹捧而飄飄然,竟想遮住太陽的光輝。這使我想起那些自詡為詩壇盟主的狂徒。
詩人,愿你的詩,是你真切的情感凝結(jié)的顆顆露珠,當它滴進我干裂的心田時,會潤活我綠色的希望。
一顆糖和一堆甘蔗相比,論量要少得多,但論質(zhì)卻要多得多,有誰不去品嘗香甜可口的糖果而去咀嚼寡淡無味的蔗渣呢?
有人問:你是怎樣愛上了詩?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生活的詩選擇了我。不是么,那汽笛雄渾的旋律,那馬達昂揚的聲韻,那泥土沁人肺腑的香馨,那春燕呢喃絮絮的微語……給了我多少動情的詩啊!
山鷹展開矯健的翅膀在蒼茫的天空搏擊風云,
詩人駕馭情感的小舟在生活的激流里劈波斬浪。
有人問:你通常在什么時間寫詩?
我答:在種子行將破土萌芽的煩悶時;在雛雞行將出殼新生的惆悵時;在火山即刻爆發(fā)的激動時……只有這時,我才拿起筆來,讓灼熱的感情像巖漿噴發(fā),讓孕育的構(gòu)思像雛雞出殼,讓熟慮的詩意像種子萌生……
用眼睛去觀察生活,可以攝下奇姿異彩的畫幅;用腦子去思索生活,得到的是幽遠深邃的意境……
油液潛在花生的籽仁里,糖汁滲在甘蔗的纖維中。
提煉——榨出花生的油液,甘蔗的糖汁。
當我看見一道閃電劃破天幕時,我仿佛聽見轟隆隆的雷聲——含蓄的力量!
詩不像布,以尺論價,愈長愈貴。恰恰相反,詩要以最少的篇幅,容納最多的內(nèi)容、最濃的感情、最深刻的思想……
敢以少少許,勝入許許多。詩,是文學藝術(shù)中凝煉的冠軍!
挾著拐杖走路,怎么也邁不開大步;踩著別人的腳印,永遠只能走在別人的后面。一個有所追求的人,他總是力圖走自己的路。
烏云奔涌著、堆積著,當載有陽電和陰電的云層相遇時,一道閃電迅猛地撕裂云天,接著天地間轟響著轟隆隆的雷聲……
詩的閃電,詩的雷聲,不也是詩人愛與憎在胸中奔涌、堆聚、撞擊而產(chǎn)生的么?
情感的激流從思想的懸崖上落而下,化作瀑布。當飛流而下的瀑布撞擊著生活的基石時,便進濺出絢麗的浪花——詩。
詩人,當你舉起筆的時候,請像墾荒隊員駕馭鐵犁那樣,去開墾別人不曾開墾的處女地吧!
把詩情盡量地濃縮吧,像氧氣瓶把氧氣濃縮成液體一樣。
詩人挺起正義的胸膛,他的詩就會抬起剛毅的頭顱放聲歌唱!
生活素材的柴禾,被靈感的火花點燃時,便燃起詩的烈焰。
不知誰巧奪天工,竟把個蠟制的蘋果做得這樣惟妙惟肖,簡直可以亂真。然而孩子們接過它聞了聞,只把它在手中拋來拋去。
沒有真情,光有華麗辭藻的詩,就像蠟制的蘋果,雖形似,卻誰也不去吃它。
真情,詩的生命!
一座明鏡似的水庫鑲在群山中。
它匯積千谷百川之流,積蓄著,積蓄著,當閘門啟開,激流像離弦的箭,猛烈地沖擊著發(fā)電機的葉輪,于是,強大的電流便源源流向遠方,去啟動馬達,去照亮世界……
讓感情的激流去猛烈地沖擊語言的葉輪吧,那么,詩的電流便會源源流向遠方。去啟動心靈,照亮人間……
不足月份出生的嬰兒,盡管想方設(shè)法給他增加營養(yǎng),然而先天不足,很難養(yǎng)活養(yǎng)大。
詩是詩人的精神產(chǎn)兒。那些不熟悉生活,看到一點什么而沒真切的生活感受,硬著頭皮倉促寫出的詩,盡管給它潤色、修飾、雕刻,但仍然是短命的。
讓詩經(jīng)過充分的孕育吧,那樣,詩才有生命!
你嘗過葡萄嗎?那紫瑩瑩、水靈靈的葡萄,吃在口里,清香、甘甜、生津、可口。嘗著它,仿佛品嘗著生活的甘甜。孩提時,我卻嘗過爭鮮于市的生青葡萄,那滋味又酸又苦又澀……
那些粗制濫造,不經(jīng)錘煉、不曾潤色的詩,不也像那生青的葡萄一樣,讀來生澀酸苦,敗人胃口嗎?
只有到沸騰的生活群山中,去勘探去采掘別人不曾發(fā)現(xiàn)過的不曾開挖過的詩的礦石,然后經(jīng)過冶煉,那才能寫出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閃光的思想內(nèi)容的好詩。
詩人,要有勘探隊員的慧眼,善于識寶;要有采礦工人的精神,勤于挖掘;還要有冶煉工人的本領(lǐng),精心提煉。
火柴是值得贊美的,每一個燃燒的生命都是一首燃燒的詩。
詩人啊,像火柴把信念凝在磷粉頭上,當你將自己信念的磷頭去撞擊詩的磷面時,便會燃起火光,照亮生活。
花以它飄香的含蜜的花粉吸引著蜜蜂拼命地吮吸。
詩用它閃爍真情的彈片,撥動著讀者心靈的琴弦。
糧食撒進酵母劑釀出甜酒;馬達接通電流立即
啟動;炸藥經(jīng)導火索引燃迅速爆發(fā)。
靈感——詩的酵母劑,詩的電流,詩的導火索。
干涸的河床,騰不起歡樂的浪花,貧乏的思想,涌不出動人的詩情。
走進廣州的花市,那奇姿異彩沁人肺腑的花真令人賞心悅目???,牡丹姹紫嫣紅,以色見長;茉莉花芬芳清馨,以香取勝;玫瑰絢麗多姿,以形動人……
在詩苑中,讓每朵花也各具特色吧,或以情動人,或以景出奇,或以意制勝,那樣,詩的花市不也會美不勝收么?
面對大千世界,哲學家用大腦思考,畫家用眼睛思考,音樂家用耳朵思考,而詩人除了用腦子、眼睛、耳朵思考外,他還要用心思考。
詩為心聲是也!
寫好一個人,才能寫好一群人,也才有可能寫好大千世界中千千萬萬的人。
這一個必須有著具體的鮮明的生動的個性,也就是說這一個應該是自己而不是別人。
描寫個性,永遠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準則。
觸發(fā)詩的想象常常緣于靈感,然而靈感并非什么虛無飄緲的東西。靈感,不過是生活的誘惑。它可能是一縷煙,一滴雨,一朵花,一片云;或者是一個回憶,一個夢境,一種情思,一種感覺……
驟然爆發(fā)的火山,忘情地噴吐著灼熱的巖漿,蔚為壯觀。那是久蓄的力沖破了沉默!
這使我想起詩人艾青《歸來的歌》。
臃腫者,是因為他有太多的致使血管硬化的脂肪。
復寫,翻拍生活,那不是詩。詩,是生活的凈化與升華。
詩人之所以為詩人,其特異功能就在于創(chuàng)造。
既寫詩,就要有自己的追求,我追求詩的力度——詩的思想深度。沒有力度的詩,只不過是些押韻的句子機械的排列,就像沒有濃度的酒一樣,看起來是酒,喝起來實在寡淡無味。
詩是我精神的產(chǎn)兒。我常常被難產(chǎn)的陣痛所折磨。有時寫出一首詩后,竟像是害過一場病一樣。也許是孕育不夠吧,這個孕育,就是觀察生活思索生活!
十月懷胎,方能一朝分娩。
靈感,像一只愛飛的小鳥,挾著一片笑聲驟然飛來,又抖開翅膀飛向遠方蒼茫的遠天。但是,它不棲息懶惰的巢里。
諷刺詩說:我是一把犀利的解剖刀,勇于無情地割去社會肌體的癰疽,而羞于劃開剛剛結(jié)痂的傷口。
待嫁的新娘羞忸地披上一層淡淡的面紗,顯得別有風姿。要是給她蒙上一層黑布,又將如何呢?
詩人啊,別給你的詩姑娘蒙上晦澀的黑布吧,不然,看不清她的面目,誰會鐘情她呀!
縱然錄音機唱得多么動人,聲聲不過是重復別人唱過的歌;而扁擔“吱吱呀呀”噪耳,但句句說的都是自己心里的話。
語言,情感的載體。
情感和語言不是摻合而是化合在一起時,詩便獲得了真情。
剛開始學寫詩模仿他人之作在所難免,就是很有成就的大詩人,開始時也要經(jīng)過這個階段,猶如長跑健將,必須從走路開始。然而,只在模仿階段徘徊,斷然是沒有出息的,因為最高明的模仿也不能稱之為創(chuàng)造。
男女老幼,高矮胖瘦,人們根據(jù)自己的身材,選擇舍身的時裝,把自己打扮得瀟灑漂亮。
詩,也在選擇自己舍身的時裝——形式?!爸挥杏煤线m的優(yōu)美的外衣裝飾了您的思想的時候,人們才會傾聽您的詩”。(高爾基)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有第一等胸襟,才能寫出第一等詩來。
我是詩人,我有兩只眼睛。當我用我的眼睛觀察審視我們生活的這個大千世界時,我看見了含苞待放的花蕾,也看見了攔路檔道的荊棘……因此,我用憤怒的眼光化作利劍砍向荊棘叢,也用晶瑩的淚珠釀成甘霖澆開花蕾……
生活之樹常青。
詩,便不會枯萎死亡。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們愛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愛美。
詩之美,就是詩人從繽紛的大千世界中發(fā)現(xiàn)美的事物、美的情感,并以美的形象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以之美化人類的心靈。
妙齡少女,風姿綽約,如果濃裝艷抹反而顯得不美,何故?美,不需要粉飾。
詩難寫。難在出新出奇。要從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寫出新奇的詩來,這需要想象。
生活,對所有的詩人都是同樣優(yōu)惠的,而想象力卻將詩人分出高低優(yōu)劣來。
詩,占據(jù)報刊的版面,也許并不難,但要占據(jù)愛詩者的心卻不那么容易。惟一的捷徑就是使詩與愛詩者的心相通,此外,別無它途。
寫不出詩時,不要硬寫,擠牙膏式的擠詩,絕對擠不出好詩。
不寫,但不能不看、不聽、不想,而應該最大限度地使用全部感官,對周圍發(fā)生的一切凝目注視、側(cè)耳傾聽,然后潛心思索。即意在筆先,然后著墨。
胸有成竹,方能躍然紙上,詩畫同理。
詩,不是科學的定理。
詩,也不是宗教的教義。
詩,是詩人對生活的一種獨特的見解。
生活里有詩,就像沙里有金一樣。沙里淘金,需要千百遍的篩洗;生活里找詩,也需要千百遍的篩選。
詩人——淘金者。
有流行歌曲。一曲流行歌曲一經(jīng)唱紅可以風靡天下。
有流行詩嗎?
因此,歌屬于大眾,而詩似乎只是為詩人自己和少數(shù)知音而存在。
將文字排成一行行詩。至多只不過是個詩匠;而給一行行詩賦予生命,那才是詩人。
愛,猶如露滴,而詩是愛的露滴澆開的花。
真不敢設(shè)想:一個面對生活的大千世界無動于衷,毫無熱情的人會是一位真正的詩人?
詩人,給你的熱情加油吧,不然,當心你詩的燭火熄滅。
美的花,開在真的枝頭;而真的根則深深扎在善的土壤里。
僅僅有了一堆干柴,如果少了引燃的火花,干柴仍然燃燒不起熊熊的烈火!
時下,詩人的桂冠似乎隨地可拾。
然而,詩作為藝術(shù)向來是吝嗇的,你為創(chuàng)造它所付出的辛苦程度,也就是它呈現(xiàn)給世界的存在價值的永恒程度,因此,真正的詩人,鑲在他的桂冠上的珍珠是一滴滴汗、一滴滴血,而那珍珠閃耀的光芒,是他赤誠心靈的閃光。
詩人的桂冠。在某種意義上說其實是荊冠。
詩人,是用筆作鉆頭去勘探、開掘生活的礦山。
稀有的、高品位的礦石往往要埋得深一些,這就需要你在峰巒迭嶂中選準未被別人發(fā)現(xiàn)的礦點,然后挖掘得深一點。
纖夫背起纖繩,他們便把沉重的責任背起了,于是他們在與逆風、逆雨、逆流的拼搏中哼出了雄渾有力的號子。
那號子。是人類最初的詩。
詩人,要有責任感,這是生活經(jīng)驗和寫作技巧代替不了的東西。
長而空的詩,猶如綿綿無期的梅雨,使人懨懨欲眠;短而空的詩,仿佛稍現(xiàn)即逝的肥皂泡,一無所有。
詩要短而精。所謂精,就是凝煉凝得愈精,思想含量愈大,詩意愈濃,韻味愈足,讀起來也就愈有味。韓瀚的獲獎詩《重量》:“她把帶血的頭顱/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讓所有茍活者/都失去了/——重量?!比娢逍?,實則一句,卻是一首禮贊了張志新不屈的生命頌歌。
云在空中張開想象的翅膀,莫測地變幻著,變幻出無數(shù)美麗的圖案,仿佛一幅幅立體的畫。沒有活力的風,云能張開想象的翅膀么?
筆把詩嫁給理智,詩板著面孔說:我更鐘情于情感。
假如詩的篇幅是分母的話,那么詩的內(nèi)容便是分子了。只有分母愈小,你的詩的比值才愈大。
凝煉是提高詩的質(zhì)量的一個有效途徑。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睕]有“蹯破鐵鞋”之勞,何有“不費功夫”之得?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p>
尋找,才有發(fā)現(xiàn)。
什么是發(fā)現(xiàn)呢?
發(fā)現(xiàn),就是在野草中發(fā)現(xiàn)靈芝,在流沙中發(fā)現(xiàn)金粒。在地層深處發(fā)現(xiàn)礦床,在沙漠中發(fā)現(xiàn)綠洲,在衰敗中發(fā)現(xiàn)神奇……
發(fā)現(xiàn),就是“第一”;“第二”就不是發(fā)現(xiàn),而是模仿。
詩與體驗,關(guān)系至巨。
真正的詩人,他對詩的創(chuàng)作過程,實際上是他對生命的體驗過程。當他,在把對外界與內(nèi)界體驗感受得來的啟示化為詩時,他的詩便給人以啟示。
糖果對孩子們有著無窮的魅力,孩子對水果糖有著甜蜜的向往。
糖與包裝紙,誰更受孩子們的青睞呢?
這就是詩。形式對它來說,無疑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內(nèi)容!內(nèi)容!內(nèi)容!
別把功夫盡下在包裝紙上。
燃燒的煤不是詩,它燃燒時只散發(fā)灼人的熱而不發(fā)光,燃燒的燭火是詩,它既發(fā)熱也發(fā)光。
熱是情感之烈,光是思想之光。
淺薄貧瘠的土壤,縱有良種也開不出鮮艷的花、結(jié)不出豐碩的果。
給你詩的種子以充足的營養(yǎng)吧!
藝術(shù)是美,是生活美的再現(xiàn),這就是說,美來自生活,沒有生活也就無所謂藝術(shù)的美了!
發(fā)現(xiàn)別人不易發(fā)現(xiàn)的美,需要有一雙與別人不一樣的眼睛。
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過程,實際是一個發(fā)現(xiàn)生活、發(fā)現(xiàn)自我的過程。
發(fā)現(xiàn),就意味著你以整個身心去觀察生活、去體驗人生,這樣你才會有所發(fā)現(xiàn),并在發(fā)現(xiàn)中探索、在探索中突破、在突破中前進。
所謂體驗,就是反思生活。
每個詩人都極為重視內(nèi)心的體驗與感受,并從自己感性個體的內(nèi)在感受出發(fā),力圖去把握生活的價值和意義。
因此,詩是詩人對世界的宣言。
一件漂亮的花裙子,美不美呢?美!
假如穿在一個五大三粗的男子漢身上,美不美呢?不美!不僅不美,反而大煞風景顯得很丑,何故?和諧才美。
詩以美為特質(zhì),美是詩的靈魂。
詩的美,應是意蘊、意境、情感、語言、節(jié)奏、……諸方面都美,如果意境美而語言不美。就如一個妙齡少女,雖然有一雙漂亮的大眼睛,但嘴唇又大又厚,仍然不美。
在秋天的枝頭上,最先凋零的樹葉,往往是那些最先枯黃的樹葉。
如果你希望你的詩耐讀,讀者讀了之后還想讀,那么你就把你的詩寫得空靈些。人們讀詩,總是根據(jù)自己獨特的生活經(jīng)歷和人生體驗來體會詩中的意蘊、豐富詩中的想象。
詩,請留給讀者想象的空間吧!
豐姿綽約的少女,是不屑于濃妝艷抹的,只有那半老徐娘們才注重濃妝艷抹,以掩飾失去的青春。
沒有誰要我寫詩。
我寫詩,就是想把胸中久久蘊蓄的情緒表露出來,就像深山久久蘊蓄的泉,想找個地方露出來一樣。
本欄責編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