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江
最近,來自美國哈佛大學醫(yī)學院的科學家們正在實驗室人工構(gòu)造一種單細胞模型,這種模型能夠自我復制和進化,已經(jīng)具備了“生命”的基本特征。這表明,科學家們已經(jīng)可以將沒有生命的物質(zhì)合成新的生命形態(tài)。
人工合成生命即將誕生
在意大利佛羅倫薩舉行的第15屆“生命起源國際研討會”上,美國的科學家們公布了他們目前的實驗情況。這一消息聽起來好像是天方夜譚,但科學家們正在為此而努力。
美國哈佛大學醫(yī)學院分子生物學家杰克·斯佐斯泰克說,目前,他正試圖建立一種單細胞模型,該模型幾乎可以算得上是一種新的“生命”形態(tài)。斯佐斯泰克的原型細胞由脂肪分子構(gòu)成——脂肪分子可以捕獲一些核酸,而核酸中則包含了復制源代碼——經(jīng)由外來能源(如太陽或化學反應)提供能量,這些原型細胞可以形成一個自我復制、自我進化的生命系統(tǒng),從而滿足生命環(huán)境的需要。
在第15屆“生命起源國際研討會”上,斯佐斯泰克透露了初步研究進展:他已成功地實現(xiàn)帶有遺傳信息的原型細胞的復制,當然,這種復制功能并非是完全自動的。比起人造生命其他領(lǐng)域的研究,原型細胞研究要激進些。斯佐斯泰克的研究團隊一直認為,他們的研究并不僅僅只是一種思想,他們將是人造生命的創(chuàng)始人,并且很快會實現(xiàn)這一目標。然而?,F(xiàn)代生命比斯佐斯泰克等人所研究的簡單生命系統(tǒng)要復雜得多。
原型細胞與我們?nèi)祟惿眢w中的細胞并非完全一致。生命的功能,正如一臺簡單的毫微級計算機,就是利用能量促進化學物質(zhì)的自我復制。如今,斯佐斯泰克實驗室已經(jīng)證明了核酸能夠在原型細胞中復制。雖然許多科學家對原型細胞研究工作持肯定態(tài)度,但并非所有科學家都承認,原型細胞能夠?qū)ι钠鹪唇o出合理的解釋。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地球化學家邁克·魯塞爾認為,斯佐斯泰克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令人驚訝,對于生命起源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但他也辯稱,地球最早的生命分子應該是基于無機化合物,地球早期細胞的容器并非脂肪酸膜,而是鐵的硫化物。
會危及地球現(xiàn)有生物?
斯佐斯泰克表示,即使理論上生命可以起源于其他方式,但他的實驗室的相關(guān)假設從實驗的角度來說都是相對合理的。他還表示,創(chuàng)造合成生命有三大難關(guān):首先,需要創(chuàng)造細胞容器(即細胞膜),以使細胞可以將壞分子阻擋在細胞外,允許好分子進入,并擁有繁殖能力;其次。需要可以控制細胞各項功能的基因系統(tǒng),使其可以繁殖并針對環(huán)境變化產(chǎn)生變異;另外,需要讓合成生命擁有從環(huán)境中獲取原材料作為食物,然后將其轉(zhuǎn)換為能量的新陳代謝功能。
人造生命與克隆不同??寺∈抢矛F(xiàn)有遺傳信息“復制”生命,而人造生命則是利用核苷等組成DNA的基本要素創(chuàng)造新生命。科學家們?nèi)绻茉O計并合成出新的生命,將會在未來幫我們干一些“臟活累活”,其中包括抵御疾病、減少溫室氣體等。不過,人類既要看到人工合成生命可能的巨大應用前景,也必須意識到由此帶來的生物倫理問題,以及潛在的不可預知的安全性問題。比如,天花病毒的基因序列已經(jīng)公布,如果有相應的儀器設備和技術(shù),科學家就能通過人工合成使這一病毒死灰復燃。
有專家指出,地球上存在的每種植物、動物、菌類和原生動物都渴望成為“世界的統(tǒng)治者”。沒有什么東西比病毒和細菌更殘忍了,雖然它們已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但其他生物大部分依然健在,所以,合成生物不會讓人們的生存環(huán)境更加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