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任何一個學科的課程建設和教學實踐,教育工作者都必須擁有成熟的學科課程與教學話語體系。這個話語體系是進行各個學科課程建設和教學實踐的人所共同使用的工作語言、工具語言、操作語言的知識體系,是適用于某個學科實際教學的學科知識體系,以及為了傳授這些學科知識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教學方法體系。在這里,作為本質的知識和作為操作的方法是統(tǒng)一的:方法是為了傳授與學習學科知識,并轉化為學科能力和素養(yǎng)。在上述理念中,學科課程與教學話語體系是與以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為核心的教與學方法論話語體系相對應的概憊。前者是培養(yǎng)學生學科能力和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后者是為提高學科能力和素養(yǎng)養(yǎng)成速度和效度的必要知識;前者不僅是關于某種學科的知識,而且是教師根據(jù)這些學科知識創(chuàng)造出具有學科個性的具體化的學科教與學的方法,后者僅僅是具有普遍性、抽象性的方法論。這兩者-的性質和功用是不同的,前者是“雪中送炭”。后者是“錦上添花”。
因此,學科課程與教學話語體系建立的理想境界應該首先是創(chuàng)造出各個學科課程與教學的話語體系,之后才可以運用以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為核心的教與學方法論話語體系以輔助這些學科課程與教學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操作,使之更加有效,更加快捷。在此情形下,真實的課程與教學是不能容許離開學科知識與方法而大談教育學、心理學的方法。大談什么學科課程與教學改革的。令人遺憾的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學科課程建設和教學實踐就是如此:在學科話語知識體系嚴重缺位的狀態(tài)下,推行諸如建構主義等流派的教育學、心理學理論與方法。這樣的改革,只有學習方法,而沒有學科學習內(nèi)容。形式替代了內(nèi)容,改革舉步維艱,岌岌可危。因此,學科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就是建構完整的學科課程與教學話語體系。要進行當代學科課程與教學話語體系的建設。應該注意“四項基本原則”;
第一,堅持學科課程與教學話語體系的獨立性原則。學科能力和素養(yǎng)只能依賴獨立的學科知識話語體系的具體實施得以形成,而不能僅僅依賴教育學、心理學。第二,堅持學科課程與教學話語體系與時俱進的原則。不同時代的學科課程與教學話語體系具有不同的內(nèi)涵,因此,我們不但要理解上一個世紀的哲學思想觀念下結構主義、分析主義的特征,更要理解二十一世紀的生成主義、演化主義哲學思想的價值取向,從而創(chuàng)造出屬于這個時代哲學精神的學科課程與教學話語體系來。第三,學科課程與教學話語體系的生成必須堅持哲理性與操作性統(tǒng)一的原則。學科話語體系既要具有深刻性、哲理性,又要具有思維模型的可操作性,這樣才能實現(xiàn)學科課程與教學的有效性。第四,后現(xiàn)代主義下諸多流派的教育學、心理學的話語體系,只能用于學科知識向學科素養(yǎng)和能力的轉化過程,我們不能離開學科知識而去進行純粹的學習方法的建構。這樣,教育學、心理學的話語體系才能和學科課程與教學話語體系融為一體,成為培養(yǎng)學生學科能力和素養(yǎng)的“助燃劑”,而不是取而代之。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成都 61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