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jié),隨著氣候變得干燥,很多人皮膚瘙癢的癥狀開始變得明顯起來,特別是老年人。瘙癢雖然是個小毛病,但癢起來令人心煩意亂,坐立不安,還影響睡眠。許多有瘙癢毛病的人喜歡用溫度高的水“燙澡”,以求得暫時緩解癥狀。然而專家提醒患者,洗澡水溫別太高,否則皮膚更易瘙癢。因為“燙澡”會破壞皮膚表面的脂膜,使皮膚變得更加干燥,而且過強的熱刺激會使局部皮膚變得肥厚、粗糙,使瘙癢更嚴重。
自秋分開始,環(huán)境中的濕度就逐漸下降,使人體皮膚中的水分蒸發(fā)增多而變得干燥,這是引起瘙癢的主要原因。因此,預防瘙癢,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保持皮膚的濕潤。秋燥之氣有溫涼之分,如久晴無雨,秋陽暴烈,這屬于溫燥性質;秋末和冬季寒涼,西風蕭條,這屬于涼燥性質。無論溫涼,總是以皮膚干燥、體液缺乏為特征。因此,老年人秋冬季節(jié)應該適當減少洗澡次數,以避免皮膚干燥而發(fā)生瘙癢癥。老年人多從小腿脛骨前面的皮膚開始瘙癢,這是因為脛骨前面的皮膚中分布的皮脂腺最少,而老年人的皮脂腺普遍開始萎縮,缺乏脂膜的保護。所以,每次洗完澡后,人們可在經常感覺瘙癢的部位適當涂抹一些含有油脂的潤膚霜等,能有效減輕瘙癢。
皮膚瘙癢嚴重者,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通過內服、外敷藥物來抑制瘙癢,如果實在癢得厲害,也可以用冷水濕敷。
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秋冬季節(jié)的瘙癢多由于血虛風燥、肌膚失養(yǎng)或脾虛濕蘊、外受風邪所致。人們也可通過食療來緩解瘙癢癥狀。
1.取紅棗7枚、花生米15粒,加水煮至紅棗爛熟,食紅棗、花生,飲湯。每天1劑,連服15天,具有養(yǎng)血潤膚的功效,適用血虛風燥者。
2.取大棗20枚,綠豆100克,豬油1匙,冰糖適量,加水共煮至綠豆開花,食紅棗、綠豆,飲湯。每天1劑,分幾次服下,連服7天,可減輕瘙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