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寶晉局在光緒年間鑄有小平、折二、當十滿文寶晉與無紀值闊緣大錢(試樣)等。除小平外,余均罕見,尤其是“光緒通寶”背滿文寶晉無紀值闊緣大錢存世不過四五品,歷代泉譜均定為一級品,珍稀程度可見一斑。
筆者于2008年下半年北上尋泉之旅期間,有幸在山東一泉家處集到一枚“光緒通寶”寶晉局背滿文無紀值闊緣大錢(見圖)。據(jù)該泉家講,該泉于2003年2月份出土于山西太谷,后被當?shù)匾晃焕钚杖淌詹?,不久轉讓山東一位泉友,這位泉友再轉于一位泉家,最后易主筆者收藏。
該泉生坑,黃銅質(zhì),直徑4.85厘米,穿徑1.1厘米,厚0.22厘米,重約20多克。其錢文書法飄逸雄勁,制作規(guī)整,銹色包漿均熟舊,乃一品開門見山之珍泉也。從實物來看,這版大錢應該是一品部頒樣錢。從彩照上看,正面觀察效果非常好,而背面拍照時由于拍攝師對古幣對焦不準(也許是受太陽光影響所致),導致畫面有些“虛”的感覺,但從整體藝術效果來講還可以,只不過不盡人意罷了。
山西寶晉局這版“光緒通寶”背滿文寶晉闊緣無紀值大錢存世只見部頒樣錢,或是某種原因未鑄行。據(jù)有關專家考證,此版大錢還有機制樣幣姊妹幣存世,但至今未曾發(fā)現(xiàn)實物。
清朝末年,全國數(shù)十個制錢局中,有一部分制錢局為了趕潮流紛紛鑄行機制幣,這種可能性還是存在,但遺憾的是,這種大錢至今所發(fā)現(xiàn)的都是部頒樣幣。這版樣幣并不是機制幣,而是以往采用手工雕母翻砂鑄造的樣錢。
(責編:丁 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