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秋,遠在異地求學的游子不免更添思鄉(xiāng)之情。誠然“月是故鄉(xiāng)明”。然而既已身在異地且適逢佳節(jié),那就一定要品嘗當?shù)氐奶厣嘛?,才不辜負?jīng)年一度的中秋月明!我國南北各地特色月餅頗多,按產地分有: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滇式月餅、衢式月餅、徽式月餅、滬式月餅、秦式月餅、潮式月餅、臺式月餅、港式月餅等。下文詳細介紹幾種,以饗客居各地的學子。
京式月餅:
京式月餅起源于京津及周邊地區(qū),最大的特色是宮廷風格,做工考究,制作精良。京式月餅的選料程序相當繁復,以月餅所用棗料為例:必須選用指定月份的密云小棗,其核小、肉甜、汁蜜,然后經(jīng)篩選挑出規(guī)格一致的小棗,再經(jīng)去核、去皮、去渣、粗制、精制、定級、分選等工序方可使用。京式月餅主要特點是甜度及皮餡比適中,風味獨特,口感松軟,主要產品有北京稻香村的自來紅月餅,自來白月餅,五仁月餅等。京城餐飲老字號全聚德、仿膳、豐澤園等也聯(lián)袂生產各種具有文化品位和創(chuàng)新特色的中秋月餅,如全聚德在月餅餡料口味上除保留傳統(tǒng)果餡、肉餡、蓮蓉餡的“松仁豆沙”、“火腿五仁”、“皇大錦月”、“金皇尊”等系列產品外,還推出了“三文魚”、“宮??绝啞薄ⅰ翱绝單槿省薄ⅰ澳径绝啞?、“鴨肉酥”等具有“全聚德”老字號品牌特色的月餅品種。
廣式月餅:
廣式月餅起源于廣東及周邊地區(qū),如今已流行于全國各地,是目前銷售量最大的一類月餅。廣式月餅以其考究的用料,精細的工藝嚴謹?shù)闹谱?,使其月餅皮薄柔軟,色澤金黃,圖案花紋玲瓏浮凸,造型美觀,餡料多樣,風味純正,甘香可口,皮薄餡大。廣式月餅皮餡的含油量高于其它類,吃起來口感松軟、細滑,表面光澤突出,這些獨到之處使其在月餅宗族中首屈一指。廣式月餅的代表是廣州蓮香樓的白蓮蓉月餅,正是由“蓮香樓”始,廣東各食肆、餅家紛紛仿效生產月餅,后又形成了“陶陶居”、“廣州酒家”、“趣香”、“大三元”等廣式月餅名牌,聞名海內外。
蘇式月餅:
蘇式月餅起源于上海、江浙及周邊地區(qū),是我國的傳統(tǒng)面點,尤其深受江南人民喜愛,蘇式月餅用小麥粉、飴糖、食用植物油(或豬油)、水等制皮,小麥粉、食用植物油(或豬油)制酥,經(jīng)制酥皮、包餡、成型、焙烤工藝加工而成。宋代文豪蘇東坡的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說的就是蘇式月餅,由此可知蘇式月餅的特色集中體現(xiàn)在一個“酥”字。蘇式月餅的餡料主要有五仁、豆沙等,餡被壓得緊緊的,用牙輕輕一嗑便酥散了,餡料的甜度高于其它各類月餅。知名產品看杭州利民生產的蘇式月餅等。
滬式月餅:
滬式月餅的制作工藝基本與蘇式月餅相同,其最大的特色在于用鮮肉做餡料。上海的蔥油月餅和榨菜鮮肉月餅是令人眷戀的美食,前者以豬板油去皮,與香蔥末握在一起,做成餡心,現(xiàn)烘現(xiàn)賣現(xiàn)吃,咬一口蔥香馥郁,油鹵沁潤,實在美得無以復加;后者雖與鮮肉月餅相仿,但因摻了榨菜末,吃到口中就別呈異彩,酥中帶脆,這點是餡料單一的鮮肉月餅所不能及的。說起滬式月餅的代表,百年老字號“老大房”是“上海灘上頭一塊招牌”——小小一只月餅。外殼香酥、皮子薄脆、肉餡細嫩、溢滿鮮汁,趁熱咬一口立刻齒唇留香,回味無窮。
滇式月餅:
滇式月餅主要起源并流行于云南、貴州及周邊地區(qū),獨特之處是餡料選用了“云腿”——云南的火腿精肉,有獨特的滇式火腿香味?!霸仆仍嘛灐笔怯迷颇咸禺a的宣威火腿,加上蜂蜜、豬油、白糖等為餡心,用昆明呈貢的紫麥面粉為皮料烘烤而成。其表面呈金黃色或棕紅色,外有一層硬殼,油潤艷麗,千層酥皮裹著餡心。這種月餅既有香味撲鼻的火腿,又有甜中帶成的誘人蜜汁,入口舒適,食而不膩。昆明老字號“吉廉祥”生產的云腿月餅是云南具有代表性的名特食品。
衢式月餅:
衢式月餅可謂自成一體,是浙江省衢州市的地方特色。其特點是以芝麻為重要原料,所以衢式月也被稱為“衢州麻餅”。麻餅生產的技藝最早可追溯到唐代以前,芝麻在漢朝時由西域傳入中原,隋唐時稱“胡蔴”,用其作原料制成的餅稱“胡麻餅”。唐貞元年間,白居易隨父白季庚到衢任別駕時曾作詩贊許胡麻餅:“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白居易對衢州麻餅贊賞的詩在衢州麻餅店業(yè)廣為流傳,當時的衢州也盛行吃胡餅后來“胡餅”又改稱“麻餅”,中秋節(jié)時餅店業(yè)推出各種不同的麻餅,成為人們賞月時品嘗的佳品,衢式月餅的代表有“杜澤桂花月餅”和中華百年老字號“邵永豐麻餅”。
徽式月餅:
徽式月餅是帶有徽州地方特色的月餅,主要產地在皖南的徽州、安慶、蕪湖、宣城、合肥等。徽式月餅的主要代表是“梅干月餅”,其表皮是油酥皮,用上等面粉與索油攪拌加工制成,餅餡采用野菜(苦板菜),經(jīng)過腌制加工,拌以新鮮豬板油和白糖而成。制成的月餅與廣式、蘇式等品種的月餅不同,其形小巧玲瓏、潔白如玉、皮酥餡飽,其味清香可口、甜而不膩,營養(yǎng)豐富,素有盛名。
其它幫式的月餅雖然相對產銷量較少,但就風味而言也各個獨具特色:
山東淮縣有種餅單名“月”字,一張餅打底,周圍嵌上洗凈的紅棗,再將另一張餅蓋在紅棗上,輕輕地將兩張餅擠壓成一個餅,然后用面團捏成白兔、魚、蝦、花卉、樹木等形狀,嵌在餅面,上籠蒸熟,一張大月餅可供全家享用,吃來軟綿香甜,兼有“團圓”意境,湖北漢川有一種叫“漢川荷月”的月餅,這種餅以面粉、豬油作皮料和酥料,以熟面粉、砂糖、食油、飴糖、金桔餅、桂花做餡料,搓成圓餅烘烤而成,吃的時候,放在水中浸泡,到酥皮層層散開,像瓣瓣荷花飄浮,然后和水吞飲;江西贛縣有一種椒鹽月餅,它的餡心是用熟面粉、豬油、白糖、芝麻、食鹽、青蔥、花椒粉調制而成,吃來蔥椒芳香撲鼻,與上海的蔥油月餅有異曲同工之妙,也為難得的佳品。
溫馨貼士:近年來我國各地新款月餅層出不窮,如冰皮月餅、果蔬月餅、海鮮月餅、椰奶月餅、茶葉月餅、雜轅月餅、素食月餅、鮮花月餅、食用菌月餅等。各色月餅因其配料及制作工藝不同而適合不同人群的需要,請根據(jù)個人口味及體質選購適宜自己的月餅享用。此外,品嘗月餅時若佐以香茶,一則可解除油膩、有益消化,二則可細嚼慢咽、增味助興。一般來說,吃成月餅以喝烏龍茶為好,吃甜月餅以飲花茶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