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含了翡翠玉的石頭,放在你的面前,你能通過石頭的表面,看清里面的文章嗎?千百年來,多少人想掌握這門技術(shù),可惜,至今也沒有人能百分之百地有這種把握。于是,看玉便成了一個相當(dāng)神秘的行當(dāng)。
正是因?yàn)槿绱耍I翡翠玉石,就是一門有相當(dāng)難度的學(xué)問了。民間有“一刀富,一刀窮,一刀死”的說法。因此,你可能暴富。可能上當(dāng),多半人是傾家蕩產(chǎn)。
一刀富,說的是一刀切開,石頭里面全是綠綠的翡翠,那你就發(fā)了,三輩子享受不盡。一刀窮,說的是這一刀切下去,里面全無翡翠,那你可就慘了。一刀死,說的是你經(jīng)受不住這種打擊,一刀下來,你賠得個底朝天,承受不起,或投河,或上吊。
在緬甸的一些礦石場里,年年都有一夜暴富的人,年年也都有傾家蕩產(chǎn)的人,投河上吊的主兒,每年不下幾十個??从瘢娌蝗菀?
而今,含了翡翠玉的石頭的價錢,比十年前翻了上百倍,一塊一尺見方的石頭,幾百萬元是它,幾千萬元也是它,一個子兒不值的還是它。如此水深火熱、大悲大喜的結(jié)局,讓一般人不敢輕易去買玉。怪不得行當(dāng)里的人都說,買玉,如同一場生死!
從古至今,買玉的規(guī)矩又是一個雙方愿打愿挨的事,是真是假,誰也不能反悔,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看似簡單,其實(shí)全系著你的身家性命。腦袋掖在褲襠里的事,一點(diǎn)馬虎不得,陷阱套著陷阱,詭詐跟著詭詐。許多人就是發(fā)了,也屬于九死一生!
于是,在云南與緬甸一帶,就生出一些專門看玉的人。其實(shí)就是看石頭,這些人通過長期的實(shí)踐,憑著石頭的外表,能看出石頭里面到底有多少翡翠來。這功夫可是深了,但由于誰也不知道石頭里面的真正情況,看走眼的時候依然還是很多的。
在云南,有一位姓許的師傅,看石頭比一般人都高明,算是一個奇人。買石的人都委托許師傅幫著去看玉,開出的價錢很大,但許師傅反而要得很少。
許師傅一家是祖?zhèn)骺从竦?,費(fèi)用卻比別人要得都低,就是一塊上千萬元的石頭,許家也頂多只收五千塊錢的看石費(fèi)。當(dāng)然,如果給人家看走了眼,也頂多賠你五千塊。但許師傅十有八九不會走眼,只是輕易不會出山。因此,也就更顯得金貴。到云南緬甸一帶去買石的人,大都會千方百計(jì)找到許師傅,請他出山幫忙。
一來二去,人們發(fā)現(xiàn),許師傅確有看玉的秘訣,玉藏在石頭里,現(xiàn)在任何科學(xué)儀器都無法判斷出石頭里面到底有多少玉,許師傅卻能憑著肉眼,看個八九不離十,這功夫相當(dāng)了得。于是,多少人更想花錢,買下許師傅的家傳秘訣。
但許師傅就是不賣,并告訴人家,這個如同學(xué)佛學(xué)道,得真正開了悟,因此也就不好學(xué)。
幾年前,幾個漢子動了邪念,將許師傅綁了,好吃好喝伺候著,只要許師傅說出看石的秘訣,就放許師傅一條生路。
生死攸關(guān)之際,許師傅說出了家傳的秘訣。許家的秘訣簡單得讓人驚駭。許師傅說,就怕我告訴了你們,你們還是不能掌握。漢子們聽了全搖頭,讓許師傅只管講。
許師傅道:我家秘訣傳了三代,其實(shí)只傳了一個心態(tài),看玉的經(jīng)驗(yàn),這世上許多人都會,都在書上寫著呢,你們到書店里翻翻,就是那些東西,比我講得還細(xì),我也就是那些方法。只是我們許家為人看玉,從不貪心,手續(xù)費(fèi)收得最低。如此的心態(tài)才能使心平靜,心平靜了,才能不影響眼力。我家看石,之所以準(zhǔn),再無別的秘訣,只是憑著不貪的心念。而多數(shù)人卻做不到,見到一塊玉,心就跳得不行,馬上就起了貪念,怎么還能看好玉。這個天下,無人不貪,一個貪字,便毀了一切,一個貪字,心便先散亂了,散亂了的心。自然就被迷惑,一顆已經(jīng)被迷惑了的心,還怎么能看透本來就看不清楚的石頭。
要學(xué)看玉的秘訣,你們先把貪念去了,把這個功夫練好,心里自然就有了準(zhǔn)。
漢子們聽了全都愣住了。
許師傅說,不貪的心態(tài),你們能做到嗎?要想得到這個秘訣,你們從現(xiàn)在起就得去修,十年八年以后,說不定會有效果。我是修了十幾年,才敢出去給人家看玉的。
漢子們無言以對,他們要不是貪念太重,怎么會綁了許師傅?許師傅如此的心境,可是他們學(xué)得了的?
看玉,多少年來,除了那些人人都可以掌握的技術(shù),其實(shí)就是一個心態(tài)了。這是主宰,其他的都是附屬。其實(shí)世上凡是用心去衡量、去甄別、去判定的東西,都屬于一種心上的“技巧”。
用心上的“技巧”去做事,就必須要有一顆平靜、純凈、不散亂的心,失去這個,便失去了根本,再大的學(xué)問都沒有用。心上的“技巧”是要首先去了心上的雜質(zhì)才成,這個談何容易!
漢子們無奈,最后只得放了許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