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快一年了,“地震”二字已經漸漸淡出了新聞的熱點。對于這點,我想可以理解。在現實面前,人們需要關注的東西太多了,每個人背負的壓力很重,畢竟生活要繼續(xù),人不可能永遠停留在過去。只是在我心里對那塊地方,對那些身體受傷、心理受傷的人們有一種說不出的牽掛,一直想著去看看,去現場真實地感受一下。
去年因為工作關系去了綿陽幾次,9月份的時候,和幾個同事專程到綿陽和江油,本來要去北川的,可因為時間關系沒去成,甚為遺憾。前兩天,幾個朋友又催促我安排時間到北川,正好上周去看了我們資助的畢業(yè)于北川中學現在四川大學上大學的莎莎(莎莎家在北川重災區(qū)陳家壩,她告訴我他們家房子修好了,讓我們假期去玩),心想正好順路到他們家去看看她父母。于是馬上給綿陽的景大哥打電話請他安排。景大哥是我十幾年的老朋友,古道熱腸,為人爽快、真誠,是我為數不多稱得上真正朋友的人。
早上7點出發(fā),到綿陽時間還早,坐在車里逛了逛綿陽城,除了看見板房感覺到是在地震災區(qū)外,地震的其他遺跡已經慢慢在消失,綿陽作為四川除成都外的第二大經濟強市,經濟復蘇的速度很快,這很讓人欣慰!
正在綿陽城逛著,熱情的景大哥電話一個接一個地催促我們去吃飯。吃完飯,景大哥開著車在前面帶路,我們一行5人踏上了去北川的路。
地震過去一年了,但一路上還看到地震帶來的山體滑坡和破碎的房屋,景大哥是地震發(fā)生后第一批到達北川救援的人,在北川駐扎了一個月,親歷了地震第一線,親歷了很多生離死別。他說他當時眼淚都哭干了,現在他怕來北川,來一次就要哭一次。看著熱情、善良的他,酸酸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