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利比亞特約記者 呂可丁
石榴是中東地區(qū)最普及的水果之一,以個大味美而聞名。阿拉伯人自古就將其視為“天堂里的圣果”,它對當(dāng)?shù)厝说挠绊懛从吃诹松钪械姆椒矫婷妗?/p>
石榴化妝品受歡迎
石榴樹對于阿拉伯人來說,是最普通卻又最不可缺少的植物:農(nóng)場果園、私人宅院、街頭巷尾,幾乎處處能瞥見它的身影。由于水土的緣故,中東的石榴比《環(huán)球時報》記者在中國見到的石榴整整大了一號,有碗口那么大,石榴籽個個晶瑩飽滿。
中東的夏天酷熱難耐,冰凍石榴水是街頭的熱門飲品,而且價錢便宜得讓人不忍心還價。喝上一碗,只覺得甜絲絲的果汁隨著石榴籽一起下肚,沁人心脾之余,火氣也消了一半。在一些阿拉伯國家,看不起病的窮人甚至把石榴水當(dāng)作治療腹瀉、貧血的“藥水”。
阿拉伯人利用石榴的方法可謂五花八門。比如用石榴汁煮米飯,既好吃又好看。在阿拉伯集市上,常能見到老婆婆叫賣一袋袋紅色的粉末。起初記者以為是辣椒粉之類的調(diào)料,后來才得知是石榴花磨成的干粉。當(dāng)?shù)嘏⒆類塾盟?、染指甲。難怪阿拉伯少女個個皮膚粉嫩,原來是用這天然胭脂的緣故!阿拉伯人對石榴的鐘愛,讓許多跨國公司發(fā)現(xiàn)了商機。他們研發(fā)出“石榴系列產(chǎn)品”,銷量頗為可觀。比如七喜品牌推出了石榴口味的碳酸飲料,多芬品牌的化妝品推出了石榴護手霜等等。
“我們的世界像個石榴”
阿拉伯人的石榴情結(jié)可以追溯到《古蘭經(jīng)》中。它與橄欖、無花果并稱“天堂三圣果”,并帶有“忠誠”的含義。在阿拉伯人的婚禮上,石榴是告誡男人的道具。當(dāng)新娘來到新郎的帳篷前時,人們要將石榴在門檻上砸碎,再把石榴籽扔進帳篷里,以此告誡新郎要一生善待妻子。
至于和石榴有關(guān)的民間諺語,則更是多種多樣。比如伊拉克人說“一手抓不住兩個石榴”,意即“一心不能二用”;“吃石榴時要鋪開衣襟,吃西瓜時要裹緊衣衫”,意思是石榴籽掉到衣襟上能撿起來再用,而西瓜汁滴下來,則會弄臟衣服,以此暗喻“對美好的事物要盡量吸收,對不好的東西則要小心避之”。在名著《一千零一夜》中,石榴還被比做少女的乳房或是永恒的生命??梢姲⒗藢ζ涫昼姁?。
“我們的世界像個石榴,我們被困在里面,希望能夠打開它,但假如它突然被打開,里面會流出血一樣的東西。”伊拉克當(dāng)代詩人敦雅·米卡埃爾曾這樣描繪她眼中的伊拉克現(xiàn)狀。
把阿拉伯的影響留在歐洲
有趣的是,石榴作為阿拉伯文化的一個載體,其影響還被帶到了歐洲。世界上將石榴花定為國花的兩個國家,一個是阿拉伯國家利比亞,另一個則是歐洲國家西班牙。仔細看西班牙國徽,就能發(fā)現(xiàn)上面有一個石榴圖案,它象征的是15世紀西班牙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回的最后一個據(jù)點格拉納達。
當(dāng)年阿拉伯遠征軍跨過直布羅陀海峽到達歐洲,并在包括格拉納達在內(nèi)的伊比利亞半島上安營扎寨,占據(jù)當(dāng)?shù)剡_數(shù)百年之久。阿拉伯人在引入先進文化的同時,也帶去了家鄉(xiāng)的植物,其中就包括石榴。格拉納達因此被稱為“石榴城”。盡管后來阿拉伯帝國逐漸瓦解,但他們在當(dāng)?shù)亓粝碌氖駞s默默生長下去,見證了這段特殊的歷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