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我的檢查

        2009-04-08 08:45:24
        文學自由談 2009年2期
        關鍵詞:小說改革

        陳 沖

        這幾年經(jīng)常給《文學自由談》投稿。所投的稿子,朋友們說應該叫隨筆。我對文體沒什么研究,人家說是隨筆,我也就認為是隨筆。后來有一次,靠楊顯惠拉幫,跟《隨筆》的主要編輯們坐在了一起,就拿話試探。坦白交待,這試探相當?shù)貏e有用心,說穿了就是想掙人家的稿費。但是又怕丟面子,所以先試探。而試探的結果,是幸虧先試探了一下,否則貿(mào)然投稿,很可能要吃退稿的?!峨S筆》好像并不認為我寫的這些文字是隨筆。

        我雖然對文體沒有研究,但文體意識倒還有一點點。自己瞎想:到底怎樣的文字才算正兒八經(jīng)的隨筆?忽一日,猛然間一個頓悟:隨筆掛著一個“隨”字,那不是白掛的。散文講究“形散神不散”,以此類推,隨筆就要形隨神不隨。說具體點就是:表面上行文很隨便,實際上用筆很嚴謹。

        用這個標準來衡量,我寫的文字哪些最接近隨筆?想來想去,好像也就是那些“檢查”了。

        我有生以來所寫的文字,若以篇數(shù)論,最多的就是“檢查”。即使按字數(shù)說,它也是一個大頭。上世紀90年代以來,每逢有報刊要我寫簡歷,我總是把寫作總量估計為“約500萬字”。其實也就是那么一估計,從來沒有認真算過,心想如果有人較真,而較起真來我又確實湊不夠500萬,還可以拿“檢查”們頂賬。早年我寫的檢查,沒有一百萬,也有七八萬。上下距離這么遠,是因為它不僅沒法統(tǒng)計,甚至都沒法估計。也有一個過程。最早寫的那些,還不能算好隨筆,正相反,表面上看很有條理,實際上卻很不嚴謹,往往一個問題還沒檢查清楚,那檢查本身反而成了新的罪證。經(jīng)過十多年的磨練,到1969年,我的隨筆創(chuàng)作迎來又一個高產(chǎn)期時,不僅數(shù)量多了,質(zhì)量也有了顯著的提高。那時我在一個區(qū)辦小廠當臨時工,干一天活,領一塊錢的工資。那個廠是“家屬鬧革命”的產(chǎn)物,職工都是不久前的“家屬”,我好賴是個男的,力氣比她們大點,文化也比她們高點,能做些她們做不了的事,所以大家對我倒也不錯。轉折點是軍代表來“支左”了,幾個群眾組織哪個是左派一時不好定,但我這個右派卻是明擺著的,見我居然還能到點上班干活拿錢,便定為“右派翻天”的典型,說是“全國罕見”。就開始要我寫檢查,每天交一篇。那個廠是三班倒。我上白班時,下了班留下來寫檢查,寫到別人的中班下班,交了檢查再回家。如果上中班,就要到別人下夜班交檢查。只有上夜班時是跟別人的中班同時到廠,先寫檢查后上班。寫檢查的地方也有講究:在大車間的正中央放一張兩屜桌,就在那兒寫,說是“便于群眾監(jiān)督”。我已經(jīng)是“老運動員”了,對于這一場“激烈的政治較量”的實質(zhì)一目了然:我只有老“問題”,沒有新問題,如此這般地讓我寫檢查,就是要從檢查里發(fā)現(xiàn)新問題。干8個小時重體力勞動之后,已經(jīng)很累很疲倦了,還要在很嘈雜的環(huán)境里再寫8小時的檢查,而且還得不停地寫。可以寫得慢一點,但不能停。一停,就會有領了任務的人過來監(jiān)督:“你怎么不寫了?”如果我說我得想一想,就會有進一步的訓斥:你自己的問題還用想?是不是在想怎樣蒙混過關?——后來人們告訴我,這話也是軍代表教的。還有一條規(guī)定:每天交的檢查不能少于三頁紙。這個連我自己都覺得要算很寬容了,后來我寫小說時,如果8小時只寫了一千多字,那是跟自己都沒法交待的。沒有問題還要檢查,每天三頁紙,寫什么?只能東拉西扯。而東拉西扯的最大風險,就是稍有不慎很容易授人以柄。不折不扣就是行文要飛揚靈動,用筆要滴水不漏。這樣寫了兩個多月,最后以雙贏結束。軍代表在全廠會上宣布,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檢查,老右派陳沖認識有所提高,態(tài)度有所“較好”,決定免予處分,交群眾繼續(xù)監(jiān)督改造。不過私下里還是把我訓斥了一頓:你寫的這叫什么檢查?人家起碼也得鬧個避重就輕,你他媽連輕都不就!

        聽說邵燕祥出過一本書,專門匯集了他以前所寫的檢查。聽了以后,真是又羨慕又懊悔。我寫的檢查,一份、一個字都沒有保留下來。當然,說懊悔卻也不是真后悔。剛被送去勞動改造那會兒,有一次“檢查衛(wèi)生”,從一個右派那里搜出來幾份檢查底稿,立即對他進行了“辯論”:你保存這個干什么?他回答不上來,別人替他回答了:這就是變天賬,準備將來翻案用的!由此看,還是不留著好。

        就在那次對《隨筆》試探之后,暗暗下了一個決心:2009年定要寫一篇文體上過得硬的隨筆。寫什么呢?就寫一篇新的檢查吧。

        首先,這是我自愿要寫的檢查,是真檢查。當一個作家,有一條不可或缺的素養(yǎng):懂得自省。檢查也是一種自省。

        改革開放30周年,聽說了不少紀念活動,也看到了不少紀念文章,包括報道,還為此開過一個規(guī)格很高的專題論壇。按那報道的綜合歸納,論壇認為,30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輝煌的成就,30年的文學創(chuàng)作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成果,其中就包括30年的文學創(chuàng)作見證了30年的改革開放。“見證”這個詞深深地觸動了我。我立刻覺得真是該檢查。改革開放之初,小說寫作被做了某種分類或“命名”,例如“傷痕文學”、“知青文學”,其中就有一個“改革文學”,而我的小說正是被歸入這一類的。還有一些評論說得更干脆,說我就是靠“寫改革文學起家的”。更有評論進一步指出我的特點,一是“正面寫”,一是“快速跟蹤”。坦白交待,這些夸我的話,我都是愛聽的,所以記得很清楚。還得承認,對這些話,我也是認同的。在我當時寫的一些創(chuàng)作談里,對此有過明白的表示。我說過我贊成朱蘇進的說法:標準像總是正面照的。我還說過我要追求“即時性”,要力爭比別人更快地反映改革進程中最新出現(xiàn)的事物和問題。我甚至夸過海口,說這種近距離的、正面的“快速跟蹤”,雖然很可能是“速朽的”,但將來的某一天編成集子,是可以當編年史去看的。然而,彈指一揮間,30年過去了,我的作品起到了“見證改革”的作用了嗎?沒有。沒有沒有沒有。

        從思想根源上檢查,應該說從一開始我的認識就不端正。我雖然標榜要為改革拍攝正面的標準像,但我用的那架照相機的鏡頭是“有色”的。我想記錄下來的,是我的眼睛所“看”到的景像。這表明,我從一開始就沒有樹立起牢固的“見證”意識。嚴格講,這也正是世界觀沒有改造好的必然表現(xiàn)。若干年(比如三十年)后,當改革成就有了權威的結論,而我?guī)啄昵?、十幾年前、二十幾年前所寫的小說,都剛好能成為這個結論的見證,沒有過硬的世界觀肯定是不行的。

        現(xiàn)在我愿意坦白交待,我其實是混入“改革文學”隊伍的,具體表現(xiàn)就是曾獲得1984年全國短篇獎的《小廠來了個大學生》。此前的幾年,河北的文學創(chuàng)作正在搞“洼地上的戰(zhàn)役”。自認“洼地”,原因(或依據(jù))就是不能或很少有作品得全國獎。我那時還算盛年,年盛氣盛,心里不服,有一回終于忍不住說了出來,說全國獎能代表什么?有什么了不起?便受到指責:這話忒狂了,你拿一個我看看。所謂話趕話,我就說,行,明年拿一個給你看。那時正在醞釀一個作品,并沒有想去拿獎,既然要拿獎,就得有所調(diào)整,具體說,就是給它一個比較“標準”的“改革文學”的模樣。當然,這樣的伎倆能夠得逞,不能全怪我,但說到底,它也只能得逞于一時,瞞不過長遠。就在它得獎后不多久,發(fā)表它的《人民文學》的副主編崔道怡就撰文指出:作為短篇獎的“榜眼”,它不免有些“遜色”,因為它對改革的抒寫并不是很有力量。不愧是“四大名編”之一,那眼光你不服不行。確實,這篇小說里的改革,不僅沒有光芒四射的亮點,反而顯得有點模模糊糊。要到十一年以后的1995年,才出現(xiàn)了一篇題為《滑向邊緣——評〈小廠來了個大學生〉》的評論,作者溫立三指出,“中國文化人似乎覺醒太遲,直到90年代才有人指出邊緣化這一事實”,而《小廠來了個大學生》的主人公在永紅服裝廠的遭遇,恰恰“可以概括為(一個知識分子)由幻想的中心向現(xiàn)實的邊緣滑落的過程”。幸虧已經(jīng)是1995年了;如果1985年初就有很多人看出了這一點,它能不能獲獎就得打一個大問號了。那時候人們都在興高采烈地歡呼“知識分子的春天”呢!那么,再過50年,或許又有人看出,它其實是一篇寫農(nóng)業(yè)文明在工廠里戰(zhàn)勝工業(yè)文明的小說。

        在“新時期”以來的文學譜系里,寫工業(yè)文明與農(nóng)業(yè)文明對抗沖突的作品并不罕見,但幾乎都是寫兩者在農(nóng)村的較量,而且前者即使不是取勝,起碼也占有優(yōu)勢?;蛟S熟悉農(nóng)村的作家常在農(nóng)村生活中看到這種情景吧。我熟悉的卻是城市、工廠,看到的是另一種情景,是這兩者在城市、工廠里的較量,而且工業(yè)文明還是弱勢的、甚至失敗的一方。這個題旨,在中篇小說《超群出眾之輩》里,有更充分的表現(xiàn)。這個作品發(fā)表在《北京文學》1986年第9期,時任該刊副主編的李陀,本以提倡先鋒小說知名,卻對這個非常“寫實”的小說頗感興趣。編輯部專門為這部中篇召開了一個很務實的作品研討會。當然,也有人看重先鋒的形式更甚于先鋒的理念,例如一位當時還年輕的批評家就認為,從大語言概念、或者“小說修辭學”的意義上講,這個文本還夠不上小說,只能算是一篇“虛構的報告文學”。這個話本來不是“好話”,但我仍然寧愿把它當“好話”聽,并且因而沾沾自喜,說一篇小說能寫得“逼真”到像“虛構的報告文學”,起碼也是一種能耐,不信你寫一篇我看看。

        現(xiàn)在畢竟不是1969年了,我還是想在這份檢查里為自己辯護一下。從主觀愿望講,我倒真是想寫寫改革的,只不過太在意要有一個自己的角度,不能也去寫人家蔣子龍寫過的東西。我的角度就是這個兩種文明的對抗沖突。其實這個意思在1982年的《廠長今年二十六里》已經(jīng)有了。那時候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說中國的經(jīng)濟體制改革也是農(nóng)村包圍城市。與流行說法配套的是一種流行的做法——工業(yè)、商業(yè)等等到處搞承包。那時的宣傳是“一包就靈”。我雖然不相信這種宣傳,但確實看到它有些時候在有些地方確實靈,因而也認為它或許正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階段。那么,工業(yè)的改革,卻不得不從農(nóng)業(yè)文明的產(chǎn)物承包開始,后面肯定會有很多好戲可看。

        我的最后一部、同時也是最正兒八經(jīng)寫改革的小說,是1986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鐵馬冰河入夢來》。它也獲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獎——河北省的文藝振興獎。但是在分類上,論者似乎更愿意把它歸為“工業(yè)題材”,而不是“改革文學”。作為“工業(yè)題材”小說看,那里面的工人、干部形象很“正面”,只有少數(shù)干部形象是“反面”的。但是那里面的“改革”卻不怎么對勁兒。一場勢在必行的改革,竟是由“反面人物”在主導,卻受到“正面人物”的抵制甚至反對。對于改革竟然采取這樣一種態(tài)度,說明我的世界觀確實沒有改造好??峙轮辽僖驳迷龠^55年,或許會有論者指出,這是一部即時性涉及“改革成本”的小說。在改革的零成本、低成本階段結束以后,如果政治體制改革過于滯后,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成本就會分攤得很不公平,其中的絕大部分將落到普通群眾和基層干部頭上。

        這倒有點像《鹿鼎記》之于金大俠。“改革文學”把改革寫到了這個份兒上,明擺著難以為繼,想不金盆洗手都難了。實際上,剛進入1990年,我就遭遇了一次嚴重的懲罰。應一家出版社的邀請,我去采訪了一位經(jīng)營焦炭廠的個體戶。其實那個焦炭廠已經(jīng)頗具規(guī)模了,所雇的工人遠遠不止七個(馬克思說過,雇工不超過七個人的不算剝削),但那時候還沒有“民營企業(yè)家”一類的說法,仍是叫“個體戶”,雖然私下里也稱他“老板”。采訪中就感覺到這個老板不是很配合,但出版社的編輯說老板就是這性格,一向為人處事很低調(diào)??墒堑任业某醺鍖懗鰜恚庉嫷恼f法變了:老板有了正式態(tài)度,“那個東西”不要寫了,因為他已經(jīng)決定把那個焦炭廠上交給縣政府,目前正在商談交接辦法。

        寫的稿子不能用,按工廠里的說法,就得叫“廢品”。工人出了廢品,是要扣獎金甚至扣工資的,即便是“早先”,起碼也要寫檢查。

        但在當時,我并沒有接受教訓,以至緊接著,在我自認為非常熟悉的國營企業(yè)(后改稱“國有企業(yè)”)方面也出現(xiàn)了嚴重的“不理解”問題。在這方面,新事物不斷涌現(xiàn),先是“關停并轉”,其中的兼并尤其大面積地實行,然后是股份制改造,再然后是管理層收購。后面這個管理層收購,還有一個用三個大寫英文字母表示的方法,我多次聽到過、看到過,而一向自詡記憶力上佳的我,偏偏就是記不住。今天從靈魂深處檢查,這顯然不是記憶力問題,而是世界觀問題,因為在我的思想里,總認為那三個大寫的英文字母不僅代表不了什么,反而像在有意遮蔽什么,不如叫“管理層收購”一目了然,免得工人們以為自己也是“主人翁”,跑來瞎摻和。因為這種種的不理解,自然無法用創(chuàng)作去見證這些新事物。幾年時間里,我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寫出的那些“一并就靈”、“一股就靈”、“一賣就靈”的小說,羞愧交加無地自容。到了這時候,不要說當年夸耀的“快速跟蹤”了,就是跟在后面緊追慢追,也只能是越拉越遠了??梢哉f,在20世紀的最后十年里,我雖然也寫了一些中、短篇,甚至還寫了兩部長篇,但在見證改革開放輝煌成就方面,基本上是交了白卷。

        進入新世紀以后,因為退休而帶來的那種“出局”感進一步加深。2001年,我在《文論報》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文學出局以后》的文章,記錄了我在精神上所受到的一次沉重的打擊。那一年有一部叫《忠誠》的電視劇超熱播,報上都說“好評如潮”,我親眼見到的,是有一份權威性的專業(yè)大報上,載文稱之為“一部杰作”。電視劇是根據(jù)周梅森的小說《中國制造》改編的,但開播不久,原作者兼編劇周梅森就提出了異議,說拍出來的電視劇偏離了他的本意,既偏離了小說原著,也偏離了他“親自”改編的劇本。導演立即做出了回應,很客氣、很委婉、但也很堅決地拒絕了周梅森的指責。緊接著,是“拍攝臺本改編”瞿新華“有話要說”且“不得不說”。雖然“拍攝臺本改編”對我來說是個極陌生的頭銜,但我能意會它指的是“真正的”或“有效的”編劇。他批評周梅森的原著小說以鐘超林為男一號,代表新時代黨員干部形象的高長河戲份嚴重不足,“顯然是不合適的”。他還對周梅森的異議提出了反批評:“原作者不能就大的方面提出具體意見,卻揪著一些所謂‘細節(jié)大做文章,把藝術真實和生活真實混為一談……”

        我畢竟是個經(jīng)歷過“歷次運動”的人,是見識過“文藝哨兵”的人。所以我想我還是能抓住其中的關鍵——關鍵在于“人物設置”。想當年,是讓郭建光還是讓阿慶嫂當“一號人物”,是直到最后由最高指示決定的。雖然我不大能理解,既然你覺得人家小說的人物設置“顯然是不合適的”,為什么不干脆另寫一個,但我還是能理解,“拍攝臺本”把“代表新時代黨員干部形象的高長河”提拔為一號是正確的,起碼是政治上正確。應該說,這時我已經(jīng)有了一點點改造世界觀的主觀愿望了,所以雖然不能判斷知識產(chǎn)權方面的對錯,但原則上的是非還是能夠意識到的。權威大報文章所稱的“一部杰作”,指的是電視劇《忠誠》,而不是小說《中國制造》。因此,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以虛心學習的態(tài)度,極認真地看電視劇,尤其注意看里面的人物設置。結果我看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人物。他是一位市級勞動模范。當然,設置一個勞動模范作為工人形象的代表,是天經(jīng)地義的。實際上,他不僅是一個有不少“戲份”的人物,而且是個在情節(jié)發(fā)展上兩次起過重要的、甚至關鍵作用的人物,更是一個新老市委書記、市長、廠長都非常敬重的人物。他是什么時候和怎樣當上勞模的呢?他自己有句臺詞,表明是在鐘超林任內(nèi),也就是在明軋廠,當上勞模的,不過沒有說明是怎樣當上的。當然,草灰蛇線總歸有,例如可以看看明軋廠是個什么情況。按電視劇的介紹,這個廠投入12個億,有一萬多名工人,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師傅有徒弟,因為“種種”或“某種”不明不白或雖然明白但不便明說的原因,搞了十年,卻是一寸鋼材也沒軋出來過。好了,現(xiàn)在我們(至少是我)終于明白了,這個投入12億、一萬人搞了十年的明軋廠,雖然沒能“生產(chǎn)”出一寸鋼材來,但是卻“產(chǎn)生”了一位市級勞動模范。當我由此又想到“拍攝臺本改編”所說的那個“把藝術真實和生活真實混為一談”時,不由得說了聲“狗屁”。從思想根源上講,這正是世界觀沒有改造好的表現(xiàn)。具體講,就是我始終頑固地堅持那種錯誤的觀點,認為“生活真實”、“藝術真實”本身就是一對偽概念,即便在這兩個概念的假定意義上講(各種“先鋒”寫法不在這個假定之內(nèi)),生活真實雖然不能等同于藝術真實,但永遠是后者的前提條件,如果某個藝術真實要靠生活的不真實才能建立,那么其中必有一個狗屁——要么那個藝術是狗屁藝術,要么那個真實是狗屁真實。

        權威大報說是“杰作”,我卻說是“狗屁”,如此巨大的反差,或者說如此截然的對立,使我意識到自己必須出局了。所以那篇文章的標題里就出現(xiàn)了“出局”一詞。當時沒想到,發(fā)表這篇文章的《文論報》,沒多久也出局了。雖然那是后話,也另有具體原因,但總讓我有一種一語成讖的罪愆感。

        2002年,我寫了長篇小說《車到山前》,以一個自認為的“華麗轉身”完成了我的出局。小說以一個大型國企棉紡廠為背景,有一個很好看的愛情故事,和一些很難解決、但又無論怎樣解決全差不多的“問題”。有一位我一向很佩服其眼光的批評家,這回卻問下罪來,說我想不出你為什么要寫這個作品,也看不出你在這個作品里想說什么。我不由心中竊喜,原來極聰明的人也有上當?shù)臅r候。其實那答案原本極簡單:既然車到山前必有路,路的好走難走和通往何方就都不重要了,有一個好看的愛情故事就行了。當然,他上當?shù)脑颍喟胧撬詾槲疫€在致力于從正面拍標準像,豈不知已經(jīng)改行忽悠人了。

        毫無疑問,這種自甘墮落的做法,是應該受到嚴厲批判的。

        猜你喜歡
        小說改革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改革之路
        金橋(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改革備忘
        改革備忘
        改革備忘
        改革創(chuàng)新(二)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熟女| 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av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专区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 国产自拍伦理在线观看|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毛片|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添av|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日本一区二区日韩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久久av少妇亚洲精品|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美腿丝袜诱惑一区二区| 国产成本人片无码免费2020| 久久亚洲国产中v天仙www| 国产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玖玖资源站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av网站| 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久久久久成人片免费观看蜜芽 | 日本不卡视频免费的|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一区二区三区字幕中文| 内射囯产旡码丰满少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黄片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色偷偷亚洲第一成人综合网址| 国产国产人精品视频69| 亚洲a人片在线观看网址|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麻豆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久久| 亚洲av成熟国产一区二区 | 97人妻无码免费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