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 日
坎寧安(1883~1963),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皇家海軍最為杰出的指揮官。他的全名叫“安德魯·布朗·坎寧安(Andrew Browne Cunningham)”,皇家海軍官兵親切地稱他為“ABC”。盟軍的元帥將軍們都尊稱他為“地中海的老水手”。坎寧安是一位才華出眾、既深謀遠慮又有勇敢冒險精神的海戰(zhàn)高手,他用兵靈活不失大膽、兇猛不失技巧。由他策劃的塔蘭托戰(zhàn)役是世界海戰(zhàn)史上的經(jīng)典戰(zhàn)例,全新的作戰(zhàn)樣式揭開了航空母艦時代的序幕。
早期的軍事生涯
1883年1月7日,坎寧安生于都柏林。父親是愛丁堡大學一位著名的解剖學教授。1897年,年僅14歲的他便以見習生的身份登上了“大不列顛”號接受訓練,并從此開始了他的海上生涯。
1898年4月,坎寧安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1903年9月,出任“蝗蟲”號魚雷艇捕捉艦的副艦長。1908年,擔任第14號魚雷艇的艇長,首次享有獨立指揮權(quán)。1911年,被任命為“蝎子”號驅(qū)逐艦艇長。期間曾多次參加海戰(zhàn),立下了不少戰(zhàn)功,特別是1915年在達達尼爾海峽,因指揮驅(qū)逐艦“蝎子”號擊敗敵戰(zhàn)艦而聞名,被授予卓越軍功章,并晉升為中校。1918年,海軍中將羅杰·凱耶斯親自點將,把坎寧安調(diào)到其麾下多佛巡邏艦隊,負責指揮“納爾伯勒”號驅(qū)逐艦。次年,由于他的出色表現(xiàn),再次獲得獎章,并晉升為海軍上校。
1922年,坎寧安被任命為第6驅(qū)逐艦隊指揮官。一年后,又被調(diào)往第1驅(qū)逐艦隊。1926~1928年,坎寧安成為寇文中將的首席參謀長,主要負責美洲與西印度海區(qū)的海上軍事行動。1929年,晉升為“羅德尼”號戰(zhàn)列艦艇長。1933年,成為地中海驅(qū)逐艦艦隊司令。期間,他把大量時間投入到操演艦隊的指揮上,經(jīng)常組織大規(guī)模的艦隊聯(lián)合演練,尤其對夜戰(zhàn)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多年的海上實踐和海戰(zhàn)所積累的經(jīng)驗,為他迎來了輝煌的時刻:1936年7月,坎寧安被晉升為海軍上將。1937年底任地中海艦隊副司令,次年任海軍副參謀長。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開始時,被任命為英國地中海艦隊總司令。
奇襲塔蘭托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國和法國宣戰(zhàn)。11天后,法國投降并同德、意簽署了停戰(zhàn)協(xié)定。至此,英國和法國在地中海的共同防御崩潰。這就使英國地中海艦隊的活動和至關緊要的地中海航道受到嚴重威脅,如果得不到海上的支援和補給,英國在非洲的守軍就會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丘吉爾急忙電告英國空軍參謀長,要他迅速派4個轟炸機中隊襲擊墨索里尼在塔蘭托的艦隊,以確保支援非洲守軍的運輸艦隊在地中海海域航行暢通。但是由于轟炸機活動范圍的限制,空軍無法完成這一任務,這一重擔便落在了地中海艦隊司令坎寧安海軍上將的肩上。
英國決定以海軍航空兵為主空襲集中在塔蘭托港內(nèi)的意大利海軍主力艦船,以確保英國在地中海的優(yōu)勢。于是,坎寧安策劃了他海軍生涯中最著名的戰(zhàn)役——奇襲塔蘭托,首次開創(chuàng)了使用艦載航空兵突擊大型戰(zhàn)艦的先例。
塔蘭托軍港,位于意大利酷似長靴的亞平寧半島足跟腳弓處的塔蘭托灣東北部。艦隊從塔蘭托出發(fā),可與西西里島遙相呼應,嚴密控制東地中海。塔蘭托港又分為內(nèi)港和外港。內(nèi)港又叫皮克洛港,面積較小,幾乎完全被陸地包圍,只通過一條狹長水道與外港相連;外港稱作格蘭德港,水面又寬又深,是意大利海軍的主要錨地。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上完善的后勤保障設施,使塔蘭托無庸質(zhì)疑地成為了意大利最重要的海軍基地,以該港為基地的就有4艘戰(zhàn)列艦、8艘重巡洋艦、5艘輕巡洋艦、16艘驅(qū)逐艦、4艘護衛(wèi)艦、21艘潛艇、8艘高速魚雷艇以及其它艦艇多艘。
坎寧安的艦隊與意大利在塔蘭托港的主力艦隊相比,水面艦艇兵力明顯處于劣勢,難以通過海上決戰(zhàn)贏得勝利。1940年8月底,英國海軍從本土艦隊抽調(diào)“光輝”號航母、“勇士”號戰(zhàn)列艦、“卡爾丘特”號和“考文垂”號巡洋艦加強地中海艦隊實力,這才稍稍縮小了雙方兵力對比上的差距。
坎寧安與艦隊航空兵司令利斯特海軍少將研究后一致認為:只有用突然襲擊的方式才能在塔蘭托港內(nèi)摧毀意大利艦隊。但是,他們手中的海軍航空兵的兵力少得可憐,能直接參加攻擊的僅有2艘航母和30架“劍魚”式飛機。
值得慶幸的是,意大利人根本就沒有海軍航空兵!海軍司令伊尼戈·坎皮奧尼直接指揮的航空兵只有空軍提供的少數(shù)偵察機,這些偵察機不但數(shù)量少,而且性能差,還不具備夜間偵察能力。如果海軍需要空中支援,必須請求空軍出動飛機,意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認為意大利的亞平寧半島就是一艘巨型航空母艦,岸基航空兵的作戰(zhàn)半徑能夠覆蓋整個地中海,因此海軍不需要航母和海軍航空兵,空軍就能完全承擔起對海軍的支援使命。
意大利海軍深知自己雖然在兵力對比上具有較大優(yōu)勢,但缺乏空中掩護和支援。所以,海軍司令坎皮奧尼采取消極避戰(zhàn)的策略,只是在為北非航線護航時才出海。而且只要一發(fā)現(xiàn)英軍有所動作,就立即掉頭返航,龜縮于塔蘭托軍港,任憑英軍如何引誘,就是閉門不出。
面對意軍艦隊如此保守消極的戰(zhàn)略,坎寧安決定主動出擊,打上門去,從空中攻擊龜縮在塔蘭托軍港的意軍艦隊!
坎寧安和利斯特進一步精心擬定了作戰(zhàn)計劃。他們決定突擊群由“光輝”號和“鷹”號航母以及為它們擔任警戒的4艘巡洋艦和4艘驅(qū)逐艦組成,30架艦載“劍魚”式飛機擔負攻擊任務。突擊的主要目標是泊于塔蘭托港的戰(zhàn)列艦,時間定在夜間。
運用航母遠程奔襲從空中對敵戰(zhàn)列艦進行攻擊,在這以前僅有一次,而且是失敗的記錄,這次能成功嗎?坎寧安上將與利斯特少將心里都沒有底,他們加緊了對攻擊部隊進行艦機協(xié)同、長距離夜間飛行、魚雷攻擊、轟炸機和照明機協(xié)同攻擊等訓練。與此同時,坎寧安將軍對塔蘭托港進行了有效的、持續(xù)不斷的偵察。根據(jù)航空偵察拍攝的照片,他們判斷出了意大利人的防御規(guī)模和實力布置,在那里停泊著意海軍的5艘戰(zhàn)列艦、9艘巡洋艦和若干艘驅(qū)逐艦??矊幇矊④姷淖鲬?zhàn)參謀和情報參謀們在照片上標出了意艦的準確位置和意軍的高炮陣地位置。
但是,由于一次意外事故,致使英國還未出擊就有2架“劍魚”式飛機被毀壞,另外5架被海水浸濕,讓坎寧安懊喪極了。在旗艦上,坎寧安又接到偵察報告:敵人已加強了空中和水下的防御,意大利人在塔蘭托港上空設置了攔阻氣球,飛機一旦撞在這種氣球上就會機毀人亡。更致命的打擊又向坎寧安襲來,利斯特向他報告:“鷹”號航母不能參加攻擊。原來,在戰(zhàn)斗中曾多次嚴重負傷、具有22年艦齡的老式航空母艦“鷹”號,實在不堪頻繁訓練的重負,不得不回國大修。總共兩艘航母減去一艘,進攻的實力就等于減少了一半。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將“光輝”號上不能參戰(zhàn)的飛機推進海里,把“鷹”號上的飛機轉(zhuǎn)移到“光輝”號上?!肮廨x”號上的工作人員整整忙了2天,使其容納了24架飛機。但仍比原來計劃少了1/5的攻擊力量。
種種困難都沒有動搖坎寧安的作戰(zhàn)信心,11月6日
19時,歷經(jīng)挫折而不屈不撓的坎寧安將軍終于率領著龐大的地中海艦隊,從亞歷山大港起航了。
8日中午,7架意大利s-79式轟炸機前來對坎寧安的艦隊進行襲擊:利斯特命令戰(zhàn)斗機進行攔截。8架“劍魚”式魚雷機從“光輝”號狹長的甲板上呼嘯而起,當即擊落2架意機,其余5架見勢不妙,掉頭就跑。因為意大利人沒有海軍航空兵,而空軍的飛機主要用于陸空作戰(zhàn),他們才不愿意多管閑事,把飛機浪費在海上。
11月11日中午,坎寧安的地中海艦隊終于接近了預定攻擊陣位。然而,又出現(xiàn)了一件意外的事:“光輝”號航母正準備收回攔阻敵偵察機返航的“劍魚”式飛機,有3架再也回不到甲板上了,因發(fā)動機故障,它們都先后墜入了大海??矊幇彩种械娘w機只剩下21架了,幾乎比原計劃少了1/3的攻擊力量。然而,幸運之神終于開始降臨在他的頭上。傍晚,坎寧安將軍收到偵察機發(fā)來的報告:意艦隊不僅沒有離港的跡象,而且又有一艘戰(zhàn)列艦進入港內(nèi)。海面上,“光輝”號航母正以28節(jié)的航速前進。甲板上第一波攻擊的12架“劍魚”式飛機整裝待發(fā),4艘巡洋艦和4艘驅(qū)逐艦警惕地護衛(wèi)在“光輝”號周圍。
20時45分,利斯特下令:“攻擊開始!,,第一波攻擊的12架“劍魚”從艦上起飛,騰空而起,直撲170海里外的塔蘭托港。
21時23分,第二波攻擊的9架飛機從“光輝”號上挾風而起,在夜色中逐漸升高并進行編組,向塔蘭托港飛去。20分鐘后,1架飛機因故障返航,其余8架飛機繼續(xù)向塔蘭托前進。
23時02分,沉睡的塔蘭托港被巨大的爆炸聲震醒,整個塔蘭托頓時沉浸在一片火海之中。毫無準備的意大利人被突如其來的襲擊聲驚醒,過了好長時間艦上才響起防空機槍與防空炮的聲音。首批12架飛機按照預案,從不同方向分頭實施突擊,以降低意大利的艦載防空火力。由于英國的“劍魚”魚雷機所攜帶的磁性感應魚雷能采取機動靈活的俯沖攻擊,炸得意大利戰(zhàn)艦只能胡亂還擊,一個勁兒地朝天瞎開炮。英編隊長機威廉姆森勇猛機智,不斷地規(guī)避敵炮火,率領其它飛機接連對“加富爾”號戰(zhàn)列艦施放魚雷,迅速擊沉了這艘意大利海軍的主力艦。
塔蘭托襲擊戰(zhàn),英國海軍出動了21架老式的“劍魚”魚雷機,僅僅用了65分鐘的時間,就擊沉了意大利海軍1艘戰(zhàn)列艦、重創(chuàng)2艘,擊傷巡洋艦2艘、輔助船2艘。至此,由坎寧安統(tǒng)帥的英國地中海艦隊完全奪取了地中海的制海權(quán)。
此后,坎寧安不斷升遷和指揮新的作戰(zhàn)。1941年3月,坎寧安在馬塔潘角海戰(zhàn)中再次擊敗意大利艦隊。1941年5月,指揮艦隊掩護英軍從克里特島撤退。1942年10月,他擔任北非盟軍海軍遠征軍總司令,參與組織和指揮盟軍北非登陸戰(zhàn)役和西西里島登陸戰(zhàn)役。1943年2月,出任地中海戰(zhàn)區(qū)盟軍海軍總司令,同年晉升為海軍元帥。9月,接受意大利艦隊的投降。10月,擔任英國海軍部第一海務大臣兼海軍參謀長,全面負責英國海軍戰(zhàn)略。1945年進入英國上議院。1946年,坎寧安光榮退役,獲“子爵”爵位。1963年6月12日去世,終年80歲??矊幇查_創(chuàng)航母運用的貢獻將永遠為后人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