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民
今年6月19日,楊瀾在重慶大學作講座時,鼓勵大學畢業(yè)生在目前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下要“勇敢去闖”。楊瀾回憶20年前,她從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yè),當時國家剛開始不包分配,她跑了多家單位也沒找到很滿意的工作,于是找父親“撒氣”:“你為什么不能給你那些學生打個電話,找點關(guān)系?”當時父親連續(xù)問了她三個問題:你是不是大學畢業(yè)了?你是不是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了?你是不是成年了?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父親語重心長地說了一句:“父母責任已盡到了,剩下的靠你自己?!?/p>
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看,楊瀾之所以有今天,也多虧了爸爸當初不幫忙。就因為爸爸不幫忙,楊瀾只好自己硬著頭皮出去闖,她也確實曾連連碰壁,吃閉門羹。可是,天道酬勤,功在不舍,最后她還是憑實力、憑拼搏、憑付出,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創(chuàng)造出了令同齡人仰慕不已的業(yè)績。
退一步說,假如當初楊瀾爸爸愛女心切,舐犢情深,想方設(shè)法找關(guān)系、托門子,給楊瀾安排了一份舒適的工作,她也就過起了安逸的日子,然后嫁夫生子,朝九晚五按部就班,她還會有今天的成就和輝煌嗎?恐怕是一點門都沒有。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楊瀾可能就是北京一個小胡同里提著菜籃子和菜販子討價還價的普通家庭主婦;可能是一個小辦公室里忙時收收發(fā)發(fā)、閑時說點家長里短的辦事員……當然這些也不失為一種生活選擇,可與她今天的成就與事業(yè)高度相比,實在不可同日而語!
楊瀾爸爸是睿智的,他就是為著孩子的長遠,才逼著女兒自己去闖,去經(jīng)風雨見世面。正因為如此,女兒才長成了獨立于世的參天大樹,而不是在他庇護下的柔弱花草。
那些希望自己孩子成龍成鳳的家長,不妨也咀嚼一下這其中的道理。
(陳美春、桃之妖妖、辛科薦自2009年7月29日《石獅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