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振遠(yuǎn)等
人生破綻
韓振遠(yuǎn)
武林高手之間對決,雙方都會尋找對手的破綻,然后致命一擊一場實力相當(dāng)?shù)那蛸悾斆鞯慕叹殨ふ覍Ψ脚疟缄嚿系钠凭`,有針對性地突破生意場上若被對手抓住破綻,也會賠得血本無歸。在漫長的人生之路上,作為一個生命個體的人,會時不時地露出破綻,從而影響自己的整個人生。
說這話是因為我想起了朋友說過一句話。
那天,我們這座小城文學(xué)圈內(nèi)人士搞了一次活動,她是發(fā)起者,也是組織者。燈火輝煌的酒店里,她氣質(zhì)高雅,落落大方,幾十人的活動,硬讓她一個人弄得有條不紊,有聲有色。與相熟的朋友談起她,大家紛紛為她鳴不平,報怨世風(fēng)日下,說這樣一個人,有能力,有熱情,為什么偏偏得不到重用,原來稱她老師的年輕人,現(xiàn)在反倒做了她的領(lǐng)導(dǎo)。眼看人到中年,還只是個普通記者。
她來了,知道我們在談她,說,我這人生命中的破綻很多,這輩子只能做一個普通記者。
她的話讓我沉思良久,明白了她說的破綻是什么,原來,她的熱情,只面對志同道合的朋友,她的能力也只體現(xiàn)在喜歡做的事情中,對于看不上的人,不愿意做的事,哪怕是頂頭上司,哪怕是她的份內(nèi)事,也不屑一顧。這可能就是她生命的破綻,也是影響她人生命運的重要原因。
人生不像球場比賽那樣,有活生生的對手,生命中的破綻也不會像武林對決那樣,立刻造成惡果。但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一個對手,時時隱藏著,緊盯著你生命中的破綻,在你意想不到時候,給予致命一擊,這個對手就是命運。
王勃的《滕王閣序》中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后半句說的是漢代飛將軍李廣多舛的命運。戰(zhàn)場上的李廣有膽有識,驍勇善戰(zhàn),令敵人聞風(fēng)喪膽。但是當(dāng)因泄私憤殺掉那位喝醉酒不讓他過關(guān)的霸陵尉時,生命的破綻就暴露出來,最終,橫刀自刎,導(dǎo)致悲劇的一生。
二戰(zhàn)英雄巴頓將軍在戰(zhàn)場上用兵如神所向披靡,面對強敵,不留一絲破綻。但是,當(dāng)他面對士兵,暴戾地喊出“狗娘養(yǎng)的、雜種”時,自己人生的破綻已隱隱可見,等到伸手打士兵耳光時,這種破綻已暴露無遺。結(jié)果,這位神奇將軍,在仕途上一敗涂地。
命運之神目光如炬,無處不在,像一個劍術(shù)精湛的武林高手,容不得我們露出半點破綻,人生中的每一種失誤,看似無關(guān)緊要,都有可能被它抓住,讓我們一敗再敗,造成我們失敗的人生。
若發(fā)現(xiàn)了破綻,仍不以為然,那還不等于命門大開,等著我們的,只能是慘痛的失敗。
聽了我的話,那位朋友并不以為然,說:任何人都不可能有完美的人生,任何人在漫長的生命旅程中,都不可避免地留下人生破綻,只要能活出自己的特點,也不失為一種精彩人生。我以為朋友的話不錯。這就是她,一個帶著明顯生命破綻的人。
摘自《鄭州日報》
拿富人說點事兒
袁岳
前幾天與幾位做奢侈品的朋友聊天,一位做高端產(chǎn)品多年的老板冒出來那么一句,“中國的富人啊,那是不容易看到的?!边@句話與胡潤對我說的話有點相近。他在前幾天和我一起出席龍湖地產(chǎn)招待會的時候說:“你要請到中國的富人,就要親自到這樣的活動上,而且要親自和他們?nèi)プ雠笥选!敝袊母镩_放三十年的一個重要成就就是社會上的富人多了,其實富人多是我們這個社會具有活力的一個重要魅力點。如果大家沒有成為富人的機會,那么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更郁悶,有了這樣的機會我們至少有了想象的空間。而且一般的人民也不真的就容不下富人,最重要的是看不慣來路不正、為富不仁的富人。客觀地說,與剛開放的時候發(fā)財就要靠批條子相比,由于我們的市場化的程度加深,我們變富人的機會有所增加,靠本事吃飯成富人的概率也顯著提高了。
人從普通人成為富人會有四個顯著的變化:一是直接可見度降低,間接可見度上升,這是因為富人很快就會進(jìn)入圈子化生活,而且出于安全考慮的原因,與一般陌生人的接觸減少。但是作為各位媒體包括由八婆組成的人際媒體對他的興趣度上升,這樣人們再接觸到變富裕的人的途徑是從消息里,而較少是直接接觸。二是接觸門檻的圈子規(guī)則。富人會有意識地減少其一般的社交篩選成本,而把這樣的成本交給圈子——包括自然滾動的圈子與一些人為組織的圈子如俱樂部等,圈子保證了有限交往的同質(zhì)性與高效率。三是初富群體在實質(zhì)上有很強的自卑感,最怕別人瞧不上他們,因此就形成了對于社會地位需要的過度反應(yīng),因此他們的行頭或者比富標(biāo)志會比較突出。四是強烈的精神需要,他們在外表上表現(xiàn)得很庸俗,而且對于陌生人群有強烈的排斥感,但是也會導(dǎo)致他們對于包括宗教、國學(xué)、風(fēng)水、算命、善聊的小姐、有見識的顧問的強烈需要。
有意思的是,雖然我們大多數(shù)人是向往成為富人的,但這個富人是一個抽象而且是與自我人格聯(lián)系在一起的概念。具體真實的富人的行為模式則導(dǎo)致我們對于富人的反感:低接觸度導(dǎo)致低透明度,低透明度帶來高負(fù)面猜測性;圈子化導(dǎo)致大部分人的被排斥感與挫折感,這種感覺導(dǎo)致我們對于排斥者采取批評態(tài)度;過度的外在符號上的奢華導(dǎo)致明確的道德攻擊;物質(zhì)奢華與精神追求的合一導(dǎo)致對于他們的虛偽性判斷。這樣,具象的富人在道義上就接近于壞人。但是即使是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不管你在作為平民的時候是怎么樣的意識與道德面貌,如果你成為了富人,其實你的模式與被評價的結(jié)果也不會有太大的兩樣。所以其實我們今天真正對于富人的負(fù)面評價基于刻板印象的多于真實的經(jīng)驗,我們一般也不反對真正依靠正當(dāng)方式致富的人群,而且我們大半也希望自己成富人。但是我們對于大部分致富的故事了解少,這種了解少與富人的隱形性與富人講故事和講道理的俗套有關(guān)。
摘自《成功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