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 靜
由于歷史原因,曾隔絕幾十年的中韓兩國,從松動關系到1992年8月24日建交,經歷了10年的時間。事實證明,中韓兩國走到一起帶來雙贏的結果,中韓建交是一個歷史性的抉擇。
一場球賽的思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外交工作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在周邊和國際上與更多的國家開展來往,為改革開放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當時中國與亞洲周邊十幾個國家的交流與合作正在加強,雙邊關系不斷發(fā)展,難獨與一海之隔的南朝鮮互不承認。在新的形勢下,是繼續(xù)固守這種局面,還是要有所突破,引起了人們特別是主管朝鮮半島事務的外交人員的思考。
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蘇聯(lián)和東歐國家就與南朝鮮有了來往,在國際會議和體育比賽中開始了交流。南朝鮮選手不止一次出現(xiàn)在莫斯科,蘇聯(lián)還邀請南朝鮮足球教練到國內執(zhí)教。我們當時囿于舊的觀念,不贊成這樣的做法。同期,南朝鮮卻不斷通過各種渠道傳遞信息,希望與我逐步改善關系。我對此不予置理。正在這時,一件意外的事情發(fā)生了。
1982年初,中國籃球隊與南朝鮮籃球隊在加拿大舉行了一場比賽。按規(guī)定,中國籃球隊不但不能與南朝鮮籃球隊交換隊旗,而且也不能交換紀念品和鮮花。當南朝鮮隊員拿著花束入場走到我們隊員面前時,我們隊員予以拒絕。沒想到的是,南朝鮮隊員竟將鮮花扔向看臺上的觀眾,場內頓時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而中國籃球隊隊員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
一位目光敏銳的駐外記者,目睹了球場上發(fā)生的一切后,報回了這一“內參”。胡耀邦看完這份“內參”后批示請外交部考慮,這種不正常的情況,能不能改變一下。就這樣,一件“習以為?!钡氖聟s引起了高度的重視和思考。其實,這正是我們這些主管朝鮮半島事務多年的外交人員思考最多的問題。要突破中國與南朝鮮的關系談何容易,畢竟中朝關系是鮮血凝成的。
現(xiàn)在,如何打破這個禁區(qū),如何推動我們政策的轉圜,又如何使朝鮮同志能夠接受,而不致影響中朝關系和朝鮮半島局勢的發(fā)展。一個嚴峻而迫切的問題擺在了我們的面前。
20世紀80年代初,與南北朝鮮雙方同時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已近10。個。南北朝鮮同時加入國際組織,同時參加國際會議和體育比賽,已經司空見慣。
此時,我在國際上不與南朝鮮發(fā)生任何關系的做法,只有朝鮮一家贊賞,而在國際上卻失去了很多朋友。如果再不調整對南朝鮮的政策,不僅會影響改革開放的進程,而且在國際上將會陷入孤立。
中央外事領導小組在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十分認真地討論了這個問題。在此之后,中央批準了外交部《關于在國際多邊活動中逐步調整對南朝鮮做法的請示》的報告。報告指出,逐步調整對南朝鮮的做法勢在必行,但考慮到這一調整的敏感性,為避免外界炒作和引起不良反應,擬先從國際多邊活動做起,即今后凡是由南朝鮮受國際組織委托舉辦的國際多邊活動,我人員可應邀前往參加;在我國舉辦的國際多邊活動,也可同意南朝鮮人員入境與會。鄧小平當時正在外地視察工作,文件送到他那里也得到他的圈閱。
發(fā)生意外劫觚事件與北京申的亞亞運會
選擇哪個國際活動邁出第一步,對朝鮮方面如何解釋,對國際社會又如何宣布,頗費了一番周折。就在我們反復討論、猶豫不決的時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
1983年5月5日中午,我突然接到電話,說有急事,要我馬上去外交部辦公室。走進辦公室后,我得知:我國一架民航客機當天上午被劫持,在前往臺灣途中在韓國春川機場緊急降落。事發(fā)突然,關系到100多名旅客的安全,而當時我們與韓國沒有任何交往,如何解決這_緊迫意外的問題?正在我們討論研究之時,中央指示外交部:立刻通知韓國方面,由民航局長沈圖率中國民航代表團立即啟程赴漢城,與韓國代表團協(xié)商解決此事。
此事處理之果斷,行動之迅速,在中國外交史上前所未有,特別是面對一個未建交的國家有如此魄力,引起外界的廣泛關注。韓國方面對此也高度重視,立即組成以外務部次官補孔魯明為團長的代表團,于當天下午在漢城開始與中國代表團的緊張談判。中方明確提出,為了迅速解決此事,要求韓方盡快把旅客和飛機送還中方,劫機犯亦交給中方處理。經過幾個回合的談判,討價還價,韓方著眼與中國的關系,答應送還旅客和飛機,但堅持劫機犯按照韓國的法律由韓方處理。雙方就此達成協(xié)議。
100多名旅客在韓國停留3天后,乘原飛機于5月、9日平安返回北京,只有劫機犯卓長仁留給韓方處理,使這次突發(fā)事件得到較好的解決。
這次劫機事件,在國際上引起軒然大波,特別是對長期隔絕的中韓關系是否會因此而發(fā)生變化頗多猜測。事后不久、朝鮮外交部長許錟來訪,中方及時向他作了通報。說明是在特殊情況下為保證旅客的安全而采取的措施,朝方稱這是千百年少有的事,人命關天,表示理解。通過此事我們清楚地看到,韓國通過各種途徑向我傳話,希望改善兩國關系,確是其外交方針的一個變化。
1983年9月,經過反復考慮,我國決定以北京申辦亞運會為第一步,開始在多邊國際活動中調整對韓國關系。
1983年8月25日,北京市向亞奧理事會提出舉辦1990年第11屆亞運會的申請,同時中國政府以外長的名義致函亞奧理事會,表示支持北京市的申辦,并保證按亞奧理事會章程辦事。次日,外交部副部長約見朝鮮駐華大使通報此事,強調如申辦成功,我們將按亞奧理事會章程的要求,歡迎朝鮮派團來北京參加第11屆亞運會,同時也歡迎包括南朝鮮在內的亞奧理事會全體成員派團與會。
這年9月9日是朝鮮國慶35周年,中國派出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為團長的黨政代表團訪朝,出席朝方在平壤舉行的慶?;顒?。訪問期間,朝方只字未提中國與南朝鮮關系問題。但在北京中國對外友協(xié)和中朝友協(xié)為朝鮮國慶舉行的招待會上,朝鮮大使講話時不顧場合表示,社會主義國家沒有任何理由與南朝鮮發(fā)生關系,顯然是對北京申辦亞運會表示不滿。沒過多久,朝鮮駐華大使即被調回,看來他在招待會上的講話很可能是他個人所為。
在調整與韓國的關系方面邁出第一步后,中國第一個派往韓國的是體育代表團。1984年初,亞洲青年籃球錦標賽在漢城舉行,過去遇此情況我均拒絕前往,而這次派團前往參加。然而韓方沒有遵守事先的承諾,也邀請了臺灣球隊參加。比賽前一天,我代表團發(fā)現(xiàn)此事,立刻向韓方進行了交涉,要求讓臺灣退出比賽。韓方在權衡利弊后,拒絕了臺灣參賽,我代表團順利參加了在漢城的比賽。
1984年夏天,我國一艘快艇在偷渡途中被韓國截獲。當時雙方還沒有溝通渠道,而事情又很緊急,于是韓方迅即通過其駐香港總領館向新華社香港分社提出,表示愿意協(xié)商解決。我國抓住機會,通過香港分社與韓國總領館進行交涉,要求韓方盡快將人和船交還我方。此事在國際上處理起
來也非常棘手,經幾次交涉后,韓方著眼未來,同意了我方放人的要求。
自這次事件以后,新華社香港分社與韓國駐香港總領館之間的聯(lián)絡渠道就成為中韓雙方必要時相互傳遞信息的一條非正式渠道。
1987年,金日成正式訪華,在與我國領導人的會談中,提出與南朝鮮共同舉辦奧運會問題,這是事先誰也沒有想到的。鄧小平為此專門到釣魚臺國賓館與金日成會晤,談他對此事的意見。他強調:辦奧運會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花很多錢,還有一個安全問題,十分復雜。蘇聯(lián)已經抵制了一屆奧運會,對漢城奧運會看來他不會再抵制。中國也沒有理由不參加漢城奧運會。我們講開放,不僅是經濟上,政治上也要開放。鄧小平的話不多,但很中肯,又都講到點子上,金日成聽后表示同意。
繼1986年中國派出大型體育代表團參加漢城亞運會后,1988年中國又派出大型體育代表團參加了漢城奧運會。至于中韓相互派團到對方參加國際多邊會議或比賽的就更多。對此,朝方高層沒有提出過異議。
互設貿易辦事處
進入20世紀80年代,韓國國內市場已經飽和,急于尋找海外市場進行開拓,于是在亞非拉一些國家開始投資辦廠,而近在咫尺的走上改革開放道路的中國就成了它的首選。
1988年,中韓貿易雖仍為轉口方式,但年貿易額已突破10億美元。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雙方的利益,開展直接貿易問題就不能不緊迫地提上了日程。
1988年,我國決定在山東試行與韓國開展民間直接貿易。
隨著中韓貿易關系的發(fā)展,設立貿易辦事處問題提上了日程。這年11月,朝鮮副總理兼外長金永南訪華,錢其琛外長與金永南舉行了會談。會談中,朝方提出了中國與南朝鮮關系問題。我們有所準備,向他說明了有關情況并坦誠地表示,由于中國與南朝鮮貿易關系不斷發(fā)展,互設貿易辦事處今后恐怕在所難免,但這不會影響中朝兩國的友好關系。次日,李鵬接見金永南,也闡述了中方可能與南朝鮮互設貿易辦事處的立場,但強調中國將一如既往致力于發(fā)展與朝鮮的友好關系。
中國與韓國互設民間貿易辦事處驚動中朝高層,兩國最高領導人多次交換了意見。開始朝方不同意,后來又要我們推遲??紤]到與朝鮮的友好關系,直到1990年秋天金日成秘密訪華,中朝才就此取得一致意見。此后,中國國際商會和大韓貿易振興公社舉行會談,很快就互設民間貿易辦事處問題達成協(xié)議。1991年初,中國國際商會和大韓貿易振興公社相互在漢城和北京互設了民間貿易辦事處,雙方民間貿易正式開始。
轟動漢城的訪問
1991年11月,國務委員兼外長錢其琛率領中國代表團前往漢城參加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三屆部長級會議,由于中韓沒有外交關系,引起國際上的廣泛關注。
這次中國代表團去漢城,主要是為了解決中國加入APEC問題。在APEC第二屆部長級會議后,中國正式提出了加入申請。韓方知道,只有解決了中國加入的問題,中國外長才會來漢城與會。為此,韓國利用部長級會議東道國的地位,由韓國外務部次官補、部長級會議高官主席李時榮往返于北京、香港和臺灣之間,積極進行協(xié)調。
韓國之所以熱衷此事,是因為韓方把解決中國加入APEC,促成中國外長訪韓,看成是一個促成與中國改善關系的絕好機會。
在李時榮往返奔波的協(xié)調下,有關各方終于就中國加入APEC問題達成協(xié)議,中國作為主權國家加入,香港和臺灣作為地區(qū)經濟體加入。這樣就為中國外長前往漢城參加APEC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履行正式加入手續(xù)創(chuàng)造了條件。
11月12日上午,錢其琛一行從北京出發(fā),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飛行,到達漢城金浦機場。韓方派李時榮到機場迎接。錢其琛到達下榻的漢城新羅飯店時,剛進大堂就被記者給圍了個水泄不通。
新羅飯店是漢城最大的五星級飯店,設備和服務均很講究,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來訪多住在這里。中國代表團住在飯店十二層,自入住起,這一層就基本封了起來,由專人把守,外人進出嚴格盤問。韓方對第一次來韓的中國高級代表團可謂給予了“特殊待遇”。
在中國代表團到達漢城的當天下午,韓國總統(tǒng)盧泰愚在青瓦臺主樓二樓會客室會見了錢其琛外長一行,他歡迎錢其琛一行來到漢城,贊賞中國和香港、臺灣一起加入APEC,強調韓國和中國在歷史上有著悠久的交往,韓國西海岸與中國山東半島雞犬之聲相聞,長期的隔絕是不幸的,為了這一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兩國應該改善關系并實現(xiàn)建交。這是盧泰愚第一次向中國領導人直接吐露心聲。
這次會見,很快通過媒體報道出去,一下子轟動了漢城。各方媒體對中韓關系的前景更是頗多猜測。
本來中國代表團去漢城就是為了解決加入APEC問題,APEC成員外長如提出會見可以安排,但沒有想到的是韓國各界人士提出了會見要求。于是,錢其琛在繁忙的會務活動之余,利用中午和晚上的空余時間,有選擇地會見了韓國一些有影響的人士,做了大量的民間友好工作。
這中間也有一次例外,那就是與韓國外長李相玉的會見。會見中,他除對中國這次與會給予評價和表示感謝外,主要談及如何改善兩國關系問題,并明言是總統(tǒng)的意思,可見韓國希望與中國改善關系心情之迫切。錢其琛表示發(fā)展雙邊關系不要操之過急,希望保持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wěn)定,雙邊民間貿易關系發(fā)展下去。
中國代表團在11月14日APEC部長級會議結束的當晚離開漢城,回到北京。這次漢城之行往返雖只有五十幾個小時,但訪問成果頗豐,除解決了中國加入APEC問題外,還與韓國的高層領導人進行了接觸,有助于我們考慮與韓國改善和發(fā)展關系問題。
啟動建交談判
1992年春天,我國開始醞釀與韓國建交問題。當時中國松動與韓國的關系已近10年,從完全沒有任何來往到建立了民間貿易辦事處,有了很大的發(fā)展。而且韓國和朝鮮又都加入了聯(lián)合國,各自成為了一個國家。1989年匈牙利率先與韓國建交,之后東歐國家先后與韓國建交,蘇聯(lián)也于1990年與韓國建立外交關系。當然中國和韓國建交與其他國家有很大不同,涉及一個韓國與臺灣斷交問題。從韓國角度看,韓臺關系維系了幾十年,韓國社會確實存在著較強的親臺勢力,叫嚷對臺不能“背信棄義”,但盧泰愚意志堅定,著眼國際形勢變化,積極主張與中國建交,以完成他就任時提出的目標。
2月的一天,我和亞洲司的同事被叫進錢其琛辦公室,研究與韓國的關系問題。在大家發(fā)言后,錢其琛說,根據(jù)大家的發(fā)言和分析,看來我們與韓國的建交問題,條件已基本成熟,可以考慮逐步向前推進了。他的話不多,但語氣堅定,胸有成竹。
3月全國兩會期間的外長記者招待會,我們首次同意韓國記者入境采訪。過去多年的記者招待會上,幾乎
無一例外都要問到中國與韓國的關系問題,而我們的回答也幾乎無一例外地強調,中國的立場是一貫的,不會與南朝鮮發(fā)生任何關系。而這一年的外長記者招待會上,錢其琛回答說,中國與韓國的關系如何發(fā)展,我們還沒有時間表。這是我們發(fā)出的第一個微妙信息,很快被記者捕捉到,并立即傳遍全世界。
4月中旬,亞太經社理事會第45屆年會在北京召開,按照國際慣例,包括韓國外長李相玉在內的理事會成員國的外長都要前來與會。我?guī)状渭s見大韓貿易振興公社駐北京代表處副代表金夏中,商談了李相玉到京后的日程安排。我告訴他,錢其琛外長將會見并宴請李相玉。他聽后喜出望外。
錢其琛與李相玉的會見是4月15日中午在釣魚臺18樓舉行的。會見中,雙方除就會務有關問題交換意見外,錢其琛還談到兩國關系問題,建議雙方組成工作班子,就雙邊關系問題進行秘密接觸。李相玉當場表示同意。這次會見時間不長,但涉及了很重要的問題,可以說是雙邊關系的一個轉折點。會議期間,李鵬還會見了李相玉,這既是出于國際禮節(jié),也顯示了我們對兩國關系的重視。
中韓外長就雙邊關系達成協(xié)議后,中方很快任命了談判代表和副代表。代表由當時主管亞洲事務的外交部副部長徐敦信擔任,副代表由張瑞杰大使擔任,因為他曾長期主管過朝鮮半島事務,對半島情況熟悉,且會朝鮮語,雖已年過60,但身體很好,能勝任工作。韓方代表由總統(tǒng)外交安保首席助理金東輝擔任,后改為外交部次官盧昌熹。但有意思的是,韓方副代表權丙鉉也是一位老大使,曾出任過駐緬甸大使,在那之前曾任外交部中國課課長、亞洲局長,對中國情況十分熟悉。這說明雙方出于談判的需要,考慮有共同之處。
按國際慣例,雙方磋商應在北京和漢城輪流舉行,但是韓方提出,為了保密,還是在北京舉行為好。韓方所提并非沒有道理。中韓外交磋商,在結束之前對外一定要千方百計保密,以免驚動外界,影響談判。特別是在漢城,臺灣對此高度關注,另外韓國輿論也很厲害,到處有它們的觸角。但在北京舉行,磋商地點選在何處為宜,我們也煞費了一番苦心。放在一般飯店,人多嘴雜,不利于保密。幾經考慮,決定放在釣魚臺賓館14樓,那里是單獨的一幢樓,十分僻靜,很少有人去。韓方代表到達北京時間都選在傍晚擦黑,以掩人耳目。他們住進釣魚臺14樓后再不出樓。安排他們傍晚去頤和園看看,他們一口拒絕。據(jù)說在韓國國內,中韓磋商的事只有總統(tǒng)、外交安保首席助理和外長3個人知道。參加磋商的韓方人員離家時,連自己的夫人也沒有如實相告,保密之嚴超出我們的想象。
中方由張瑞杰牽頭,組成磋商工作班子,由亞洲司、條法司等部門的人員參加,因為估計談判不僅會涉及朝鮮半島和國際形勢,還會涉及臺灣問題,也會涉及國際法。工作班子臨時組成,倉促上陣,但大家都認識到這是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時間,認真準備。
5月13日上午,中韓第一次秘密會談在釣魚臺賓館14樓舉行。
會談正式開始后,雙方代表作了正式發(fā)言。張瑞杰是第一次與韓國人坐在一起,不了解他們的意圖,在發(fā)言中主要是務虛,談形勢,談原則。在談到兩國關系時,他也只是表示愿意進一步發(fā)展兩國關系,沒有提建交字眼,也沒有提關系正?;瘑栴}。沒想到的是,韓方權丙鉉大使在聽完中方發(fā)言后即直截了當?shù)卣f,中方所談內容與韓國政府的立場一致,他完全贊成,韓方希望盡快消除兩國關系的不正常狀況,盡快建立外交關系。他還說,他們這次來北京是充當清道夫的角色,愿和中方一起把路上的垃圾打掃干凈,使兩國建交的道路暢通無阻。張瑞杰聽后感到有點出乎意料,但也清楚地摸到韓國的脈搏,那就是對建交持積極態(tài)度,希望盡快實現(xiàn)這一目的。
鑒于韓方的態(tài)度,張瑞杰接著闡述了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權丙鉉也闡述了韓方的立場,強調“韓國與臺灣關系的特殊”,希望中國對韓國放寬尺度,使其在處理與臺灣的關系時有更大的靈活性。這說明韓方在臺灣問題上抱有幻想。
6月2日至3日,中韓舉行第二輪秘密會談。這次會談中涉及最主要的是臺灣問題,我們打出了韓國若要與中國建交,就必須與臺灣斷交、廢約、撤館三項原則。韓方對這三項原則未做正面置評,但反復強調它與臺灣關系的特殊性,聲稱建交后要與臺灣保持“最高級別的關系”,與我一再討價還價。但我堅持原則,未做任何松動,最終打掉了韓方的幻想。經過兩天緊張的談判,涉及建交的大原則問題基本上都得到解決。第二輪會談結束后,韓方人員情緒高漲,似乎是卸下了重負,一身輕松了。在參加我方舉行的宴會后,又唱又跳,一直鬧到半夜。
中韓第三輪秘密會談于6月21日至22日在漢城舉行,這是我方提出后雙方商定的。出發(fā)前,根據(jù)第二輪會談的情況,我們準備好建交公報和備忘錄草案。當時北京和漢城之間沒有班機航線,張瑞杰一行繞道香港,用了一整天的時間才到達漢城。
張瑞杰~行被安排入住在離漢城市中心較遠的喜來登飯店的一幢別墅。這幢別墅是一座單獨的樓房,位于飯店后面的山坡上,一條小路通到那里,平時很少有人光顧??磥眄n方選這個地方也是為了保密。
兩天的會談就在這幢別墅里舉行。會談主要是總結前兩輪會談的成果。但在會談中又出現(xiàn)了反復,韓方仍想在臺灣問題上做文章,而且在先前已經同意不提的朝鮮戰(zhàn)爭和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問題上,再次提出中方不能接受的要求,企圖以此壓我在臺灣問題上作出讓步,致使會談一度陷入僵局。但是當韓方看到中方毫無松動之意后,又放棄了原來的立場,允諾在中韓建交后韓方與臺灣斷交、廢約、撤館并停止一切官方往來,這樣雙方就建交公報草案和備忘錄文本達成了協(xié)議。
建交談判的進度比我們事前估計快了許多,只用兩個多月時間就達成了協(xié)議,而且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但是我們還面臨著一個緊迫的問題,就是如何向朝方通報,取得朝方的諒解。
中韓毽交震稼世界
1992年4月15日,是金日成80壽辰,楊尚昆應邀訪朝參加慶?;顒?。當時適逢我與韓方協(xié)商,開啟雙邊秘密接觸之時,經中央批準,楊尚昆受命代表中央向金日成通報此事。在平壤參加慶?;顒悠陂g,楊尚昆雖與金日成有過多次接觸和交談的機會,但由于氣氛的關系,不便開口談我與韓國關系問題。在楊尚昆離平壤回國之前,金日成到百花園賓館為楊尚昆送行,楊尚昆借此機會,代表中央通報了中國與韓國關系問題,強調由于半島形勢和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正在考慮與韓國建立外交關系問題,但中國不會因此改變對朝鮮的態(tài)度,仍將一如既往支持朝鮮的社會主義建設和南北統(tǒng)一事業(yè)。金日成聽后表示,目前朝美和南北關系正在發(fā)生變化,也可能一年以后會出現(xiàn)新的局面。
中國的外交是獨立自主的,何況朝美關系和南北關系短時期內難有大
的改變,中國與韓國建交問題仍按原計劃推進?,F(xiàn)在中韓建交已基本達成協(xié)議,如何向朝方通報,就又提上了日程。經反復考慮,鑒于中朝友好關系,中央決定派國務委員兼外長錢其琛秘密前往平壤,向金日成轉達江澤民的口信,說明中國關于與韓國建交立場的考慮和決定。經與朝方聯(lián)系,7月15日,錢其琛由北京乘專機前往平壤。
記得那天天氣晴朗,萬里無云,我們隨行人員陪錢其琛于上午8時從北京機場出發(fā),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飛行就到達平壤上空。朝鮮政務院副總理兼外長金永南等前來迎接,中國駐朝鮮大使鄭義也在其中。錢其琛下專機后,與金永南握手寒喧,之后走向不遠處停著的一架直升機,我在后面緊跟,根據(jù)我多次的經驗,是要到外地會見金日成。金日成在全國各地都有他的別墅。我們坐上直升機,在悶熱中向北飛行了約45分鐘后開始下降,只見下面有一大片湖水,這時我心中明白,我們是來到了廷豐湖,金日成夏天常來休假的地方。
當天上午11時,金日成在一幢豪華的別墅會見了錢其琛一行。錢其琛首先轉達了鄧小平、江澤民等領導人對金日成的問候,然后開始轉達江澤民的口信,分析了朝鮮半島和國際形勢的變化,同時根據(jù)我改革開放的需要,明確告知中國已決定與南朝鮮建交??谛胚€表示,中國將一如既往,珍視與朝鮮的友好關系,支持朝鮮的社會主義建設,支持南北自主和平統(tǒng)一。金日成聽后沉思片刻表示,感謝中方的通報。中國既然已經決定,那么就這么辦了。朝鮮還會堅持社會主義,有什么困難,我們將自己克服。說完,他即起身送客,我們也只好與他握手告辭。在我經歷過的多次會見中,這~次是時間最短的,也是金日成說話最少的。
這次平壤之行,時間雖然很短,但消除了中韓建交中一個較大的障礙,也可以說得到了朝鮮領導人的諒解。
8月24日,中韓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開辟了兩國關系的新時期。
8月24日,是雙方建交談判首席代表在北京草簽公報時商定的正式簽署建交公報的日期。那是7月29曰,韓國外務部次官盧昌熹來北京,作為韓方首席代表,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中方首席代表徐敦信草簽了建交公報,商定了正式簽署日期。雙方還簽署了一份秘密備忘錄。會談中,雙方還商談了盧泰愚訪華事宜。本來韓方曾試探,盧泰愚擬來北京親自簽署建交公報,但中方擔心過于張揚,有禮貌地加以婉拒,同意建交后一個月盧泰愚訪華。
雙方還商定,在簽署建交公報前,對外仍要保密。但是隨著建交日期的臨近,到8月中旬,中韓即將建交的風聲逐漸從漢城、臺灣傳了出來。開始我們有點奇怪,后來得知,韓方早在上半年就與臺灣方面商定,7月在漢城舉行一年一度的部長級經濟會談。由于中韓建交內部已達成協(xié)議,韓方只能以推遲會期的辦法拖延時間,引起臺灣的警覺。到8月20日左右,臺灣方面通過各種蛛絲馬跡,終于猜出中韓即將建交,遂派臺灣駐漢城“大使”到外務部交涉抗議,并搶先一步于8月23日宣布與韓國斷交。盡管如此,外界還是關注中韓雙方的正式宣布。
8月24日上午,釣魚臺國賓館芳菲苑布置莊重。一張鋪著墨綠色絨布的長臺,擺在大廳中央,上面擺著中國和韓國國旗,長臺四周布滿鮮花。中韓上百名電視臺和報社的記者,很早就帶著必要的設備來到這里,尋找著有利的位置,向全世界現(xiàn)場直播中國與韓國建交的實況。這在中國的外交史上是從未有過的。9時正,錢其琛與李相玉簽署建交文件,站在他們身后的中韓雙方人員以及全場人員的目光集中在他們的身上。當兩位外長簽署后起身交換文本并熱烈握手時,全場響起長時間的掌聲。這一歷史性的時刻,通過衛(wèi)星立即從釣魚臺傳向全世界。
至此,中韓關系翻開新的一頁。中韓建交受到全世界的歡迎,被稱為“中國改革開放外交的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