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勇
金融危機下的美國市場低迷,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卻在就業(yè)市場打敗了身強體壯的年輕人。針對這一怪事,經濟學家大都指責美國社會體制的“老有所養(yǎng)”保障不夠。美 國并非福利國家,職工退休養(yǎng)老主要依靠在職時自己和公司合買的退休保險基金,如果市況不佳提前退休,則因基金繳納年份不足,退休金的數額將大大縮水;不僅如此,由于美國同樣不實行公費醫(yī)療,退休職工需要自行購買保險,在低迷的市場行情下,經濟壓力更大,這便逼使相當一部分老人抖擻余勇,和兒孫輩爭起飯碗來。
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是社會活力的源泉,他們在職場上被老年人壓制,終究不是社會的福音。對此,一些人認為,加大政府公共開支,健全社會福利保障體系,讓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無后顧之憂,便可保證他們安度晚年,不再出來和年輕人爭飯碗。
但問題是,在一些社會保障體制十分健全的福利國家,如法國和美國的鄰國加拿大,類似的中年、老年人搶年輕人飯碗現象同樣存在,法國大學畢業(yè)生去年曾因得不到工作機會上街示威,而加拿大也屢屢傳出年輕人對難以找到對口工作的抱怨。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福利國家也有福利國家的難處。由于福利制度十分嚴密,一旦雇傭一名員工,就必須辦理長期雇傭合同,繳納不菲的勞動和社會保險,非正當理由不得隨意解雇。如果這名員工是熟手倒也罷了,倘是新人,則要冒投入巨大卻無法成才的風險,因此在低迷時代,福利國家的老板們也并不愿意冒財政風險雇傭年輕人,而寧肯雇傭“靠得住”的熟手。
顯然,老年人搶年輕人飯碗的根源,主要還在低迷的經濟和金融泡沫對退休基金收益的打擊。無論福利國家、非福利國家,只有盡快讓經濟復蘇,并采取有效監(jiān)管措施擠掉金融泡沫,才能令老年人安心去養(yǎng)老,讓企業(yè)和老板放心雇傭和培訓有潛力卻沒經驗的“菜鳥”雇員?!ㄗ髡呤锹眉訉W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