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缺
日前,文化部原常務(wù)副部長高占祥的詩歌選集《古韻新風》首發(fā)儀式在京舉行。國學大師文懷沙、青海省副省長吉狄馬加、北京大學中文研究所所長謝冕、央視著名主持人趙忠祥、青年詩人趙缺等紛紛登臺發(fā)言。出席首發(fā)式的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作家出版社、《詩刊》雜志社、《詩潮》雜志社、《詩歌月刊》雜志社、中國詩歌學會、中外文化交流會等及眾多詩人和詩愛者。大家就中國詩歌的現(xiàn)狀與未來作了深入的探討,高占祥發(fā)出了“弘揚新國風,倡導全民讀詩”的倡議,從而引發(fā)了廣大詩友的熱烈討論。
在首發(fā)儀式上,文懷沙說:“新詩有了近百年的歷史,我們應該珍惜這段歷史。但是中國的詩歌,還有著更為悠久,更為輝煌的歷史,那需要從《詩經(jīng)》、《楚辭》算起。中國的詩歌,一直有著向民歌學習的傳統(tǒng)。復興詩歌,一要向古人學習,二要向民歌學習,這就是高占祥他們所說的新國風。”當記者問及高占祥為什么會提倡新國風時,高占祥答道:“舊詩的創(chuàng)作,可能會脫離時代,新詩的創(chuàng)作,可能會缺少韻味。所以我們要在舊詩與新詩之間,闖出一條新的路子!從而倡導全國人民一起讀詩、學詩,甚至寫詩?!?/p>
高占祥詩選集《古韻新風》包含了新詩、舊詩、新國風三大部分。吉狄馬加堪稱當代新詩界的優(yōu)秀代表,而謝冕則是新詩評論家中的泰斗級人物,在活動現(xiàn)場,這兩位卻絲毫沒有偏袒新詩,他們對舊體詩、新國風表示了真切的贊賞。
吉狄馬加說:“在當今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形勢下,很多國家正逐漸失去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而中國的民族詩歌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在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之間,許多詩人都在努力地探索著。因此,更應該鼓勵百花齊放,對于新詩、舊詩、新國風,要同樣給予積極的支持?!?/p>
謝冕教授說:“我發(fā)現(xiàn),高占祥的舊體詩功力比新詩還要深厚!對于‘新國風,我并不算了解,可是初讀完之后,我發(fā)現(xiàn)高占祥確實將舊體詩的格律、韻味,和當代的現(xiàn)實生活,有機地結(jié)合在了一起?!?/p>
幾個月前,央視著名主持人趙忠祥在新浪博客上發(fā)表了自己的詩作《神七贊》,卻意外招致了一些人的批評。首發(fā)儀式上,趙忠祥就這個問題,向記者作出了公開的回應:“任何藝術(shù),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我從小就喜歡詩詞,直到現(xiàn)在,水平還處于描紅階段。但我對詩歌是充滿熱愛之情的,這不丟人?!?/p>
空林子說道:“現(xiàn)在,大家把打麻將當成了最主要的娛樂形式。遑論趙忠祥先生的詩詞還具備一定的功力,即使對于那些完全不懂格律,隨便寫寫的業(yè)余愛好者,也應該予以鼓勵、引導。倡導全民讀詩,能夠促進傳統(tǒng)文化的普及、進步,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詩詞”在常人看來是一種高雅藝術(shù),與“市場”應該扯不上任何關(guān)系。然而,“新國風”詩派卻提出了當代詩詞的“四化”。青年詩人趙缺說:市場、金錢,一直都是詩人的禁忌,然而,市場化卻是復興詩詞的必由之路?!靶聡L”所追求的詩詞“四化”,四者之間有著緊密的邏輯關(guān)系:只有時代化,才能精品化(脫離時代生活的詩詞,只能是“贗品”、“偽品”,不可能是精品);只有精品化,才能大眾化(自古以來,能在大眾之中流傳的詩詞,通常都是精益求精的作品);只有大眾化,才能市場化(如果詩詞能夠被大眾接受,詩人自然就可以獲取相應的市場回報)。
在詩歌備受冷落的今天,有這么一群當代詩壇的中流砥柱依然堅守著心中的一片圣地,舉起“新國風”的大旗,倡導全民讀詩,又讓我們看到了詩歌的希望與契機。
(趙 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