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畢小娜,漢族,1989 年 2 月出生于光祿鎮(zhèn)福光村。州作協(xié)會員。以散文、詩歌創(chuàng)作為主。有作品在《邊疆文學》等刊物和網絡平臺上發(fā)表?,F(xiàn)供職于光祿鎮(zhèn)人民政府。
佛經說:“ 短短今生一面鏡,前世多少香火緣。”不知是前世的多少香火,才換得今日尋訪古寺的緣。
深山藏古寺, 通往古寺的路是一層層的石級,在山下時望不到盡頭。拾級而上, 一步步,一層層,仿佛在走人生的路,人生的路便如這石級般吧,坎坎坷坷,專心致志,遵循節(jié)奏,方能不踩空、不掉落。
一步一步登上石級, 虔誠尋佛,其實也是在尋求心皈依的過程。光陰無休止, 聆聽風吟,每走一步,那些綻放的、飄飛的、消失的, 都變成了曾經;那些快樂的、冷漠的、痛苦的,都化作了生命的滋味,鐫刻在了時光的年輪里,經年回眸,不需撿拾,已在心里,心本如璞玉,落滿的灰塵,該隨時光紛飛消散了。
石級的盡頭, 就是古寺山門,山門古樸莊嚴,楹聯(lián)上書“佛生極樂世,山辟大唐年”, 充溢著滿滿的年代感,我感覺瞬間被震撼。踏進山門,古寺里,仿佛另一個世界,屋宇重重、古木蒼天、百花齊放,藤蔓纏繞, 仿佛一幅優(yōu)美的畫卷;清脆的風鈴聲、小松鼠啃食松果的滋滋聲,鳥兒嘰嘰喳喳的吟唱聲、風吹樹葉的沙沙聲, 奏成了一支生命的交響樂。
我小心翼翼地走著,用心去感受,生怕略過了哪一個細節(jié),古寺便是畫與話的融合, 每一朵花,每一棵樹,每一片磚瓦,皆有語言,看你怎么靜心聽。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伸手接下古樹的落葉,鐫刻此時的佛語,珍藏此刻的感動。千年的風霜落在古寺翹起的屋檐上,落在古寺的青瓦間,落在斑駁的墻壁上,并沒有讓古寺失了顏色,歲月更迭,日月星辰陪襯,更讓古寺多了底蘊和厚重。腳尖踏上每一塊青石板,指尖觸摸每一片磚瓦、每一棵柱子、每一道木刻、每一幅壁畫,都讓心弦在震動, 這不止是時光的力量, 更是佛的力量。
晨鐘暮鼓, 是誰靜坐佛前,把木魚敲成千古梵唱;是誰把萬物捧在手上,虔誠地焚香,熏得古寺樹葉香紅沁人;是誰長跪佛前搖轉經筒, 把古寺生靈擺渡成佛。坐亦禪、行亦禪,愿捧一杯清茶, 沐浴晨光,靜坐古樹下,靜聽樹語佛聲,心無外物,皈依、涅槃。
古寺里, 年近九旬的比丘尼在靜靜地誦經祈福,陽光灑在她的身上,是那么安詳。一面一緣,我想象著那個虔誠的僧侶轉動經筒,壘起尼瑪堆,磕長頭,匍匐翻遍十萬大山,只為尋一絲氣息。我不是僧侶,踏進古寺, 如等待的一場紛飛細雨,輕柔地撩起季節(jié)的衣襟,洗滌內心的繁蕪;如期待的一次如故的邂逅,讓我投入佛的懷抱,在菩提下靜靜觀想;如等待經久不衰的梵唱,讓我超越輪回,涅槃成佛。
寒來暑 往,秋收冬 藏。春風送暖,燕歸古寺;夏日炎炎,萬木蔥蘢;秋高氣爽,菊桂飄香;寒冬臘月, 踏雪尋梅。時光輪轉,季節(jié)更迭, 為古寺的樹木畫上年輪,讓古寺在歲月的沉淀中更加如詩如畫。十年栽樹,百年育人,幾世的梵唱,幾世的香熏,才換得這古樹蒼翠、花香怡人。此刻我雙手合掌, 在佛前虔誠的禱告,愿古寺香薰萬世,愿眾生心香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