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各 樊祥勇 朱 葉 付詠梅 徐淑梅
摘要采用冬暖式大棚小區(qū)種植,把當季所收或調入的玉米雜交種種入大棚,加入標準樣品作對照,對玉米各生育期進行觀察、記載、對比、判定,鑒定出玉米雜交種的純度及特征特性與標準樣品是否相同,是否符合國家種子質量標準,為銷售玉米種提前做好準備。從冬暖式大棚的建造、標準樣的收集、播種、大棚管理以及注意事項等方面,總結了雜交玉米種冬暖式大棚種植的鑒定方法。
關鍵詞雜交玉米種;冬暖式大棚種植;鑒定
中圖分類號S51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2-0185-01
在農業(yè)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廣大群眾法律意識日益增強,玉米雜交種的純度越來越被種子部門所重視,玉米品種的特征特性、種子質量指標只能通過海南種植鑒定。而利用冬暖式大棚小區(qū)種植鑒定玉米的特征特性、是否符合國家種子質量指標,是一種既經濟又方便的重要方法,并能夠充分對品種各生育期進行觀察、記載、對比。結合多年來的實踐經驗,現將鑒定方法總結如下。
1冬暖式大棚的建造 及土地的選擇
1.1冬暖式大棚的建造
建造冬暖式大棚的時間一般在9月下旬??缍?m,中后坡(屋脊至北墻南側)1.67m,拱形棚面長6.8m,后立柱距后墻1.4m,采光面與后屋面的水平投影比例為4∶1。脊高3.2m,脊距比0.46,采光面斜線角29.7°?;∶娼怯上露先畏謩e為54.8°、26.6°、10.3°,平均為30.6°。后墻高2m,墻跨比0.29,后屋面仰角36.7°。大棚長根據品種多少來決定,一般50~60m左右。
1.2土地的選擇
要選擇土壤均勻、土壤肥沃疏松、富含有機質、各種礦物質營養(yǎng)充足、通風、保水、保肥、無病蟲害且前茬作物不是玉米的地塊,然后施優(yōu)質圈肥45t/hm2、二銨300kg/hm2、硫酸鉀150kg/hm2,深耕細耙。
2標準樣品的收集
2.1標準樣品
檢驗者根據當地推廣品種,向育種者索取足夠數量的原種作為標準樣品,檢驗者也可根據品種審定委員會通過的品種標準,按生產操作規(guī)程配制雜交種,經育種者或農業(yè)標準化管理部門認定后,便可作為標準樣品使用。
2.2玉米種樣品的收集
一般在11月10日左右,檢驗人員根據各品種收獲或入庫情況,到生產基地或入庫點抽取樣品。分品種、品種來源、批次抽取綜合樣品,綜合樣品的代表數量、抽樣方法、抽樣點數以及初級樣品混合樣品制備都必須符合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然后對每個品種和品種來源不同的種子進行純度、凈度、發(fā)芽率和水分的鑒定,作為以后冬暖式大棚鑒定的對比資料。
3播種
3.1小區(qū)設置
根據玉米栽培要求確定行距和株距(一般行距50cm,株距20cm),同一品種不同來源,應排種植在一起,并設對照。按照株高到株矮排列,密度根據該品種大田密度種植,每個樣品小區(qū)種植5~7行,中間為對照,樣品100株,標準樣品25株。由于大棚面積較小且采取保護栽培,一般不設重復。
3.2播種
播種時可對種子包衣處理,防治地下害蟲。 提倡人工播種,按小區(qū)設計圖種植,先劃行開溝,然后散發(fā)種子,經復查無誤后,開始播種。單粒播種,種完后樣品空袋仍放原處,核對后再收集。播種深度(2cm)和覆土力求一致,后用地膜覆蓋。播種時間一般在11月25日至12月15日。
4冬暖式大棚的管理
4.1光照條件的調節(jié)
棚內的光照條件是玉米生長的熱源。自11月下旬到2月下旬正是光照強度比較弱、日照時數短的季節(jié),所以白天應在保溫的前提下,盡量延長棚內光照時間。草苫要及時揭蓋,揭苫后用拖把清掃棚膜,以保持棚膜清潔,提高透光率。遇到連陰、寒冷天氣,草苫可晚揭早蓋,但絕不能因天氣寒冷和陰天而全天不揭草苫。
4.2棚內溫度的調節(jié)
棚內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玉米的生長快慢。溫度越高,生長越快,反之生長則慢。一般最適宜溫度為22~28℃,最高不超過35℃,最低不低于10℃。由于整個生育期氣溫處于一年之中的最低時期,因此大棚保溫是一項主要問題。大棚保溫的主要措施有:后坡要用導熱系數小的玉米秸、麥草覆蓋,厚度要達到40cm以上;前坡面要用0.08~0.12mm的長壽無滴膜覆蓋。大棚膜覆蓋時要采用1大塊、2小塊,脊部通風的方法,用壓膜線壓膜。這樣薄膜東西、南北方向能拉緊,無折皺,通風操作方便,放風量容易控制,密封良好。草苫是前坡主要保溫覆蓋物,要致密厚實,寬1.2m左右,一般采用稻草苫。大棚內溫度降至8℃以下時可采用破舊臉盆、廢鐵桶等耐燒的器具盛上木炭、玉米芯點燃,待到沒有明火、不冒煙時放入棚內,每10m左右放1盆,采取此方法可使溫度不再下降;或用取暖爐加熱也可,但注意防火。
4.3棚內濕度的調節(jié)
由于大棚密閉,土壤水分蒸發(fā)和植株蒸騰的水分不易散出,導致棚內濕度大。夜間棚內溫度降低,空氣相對濕度可達到100%,葉片上易結霜,造成玉米遭多種病害侵染和蔓延。降低濕度的措施有:一是選用長壽無滴膜;二是當中午棚溫較高時,進行短時間(30min)通風排濕,這樣既降低棚內濕度,又防止因通風降低棚內溫度;三是寒冷季節(jié)控制澆水,若澆水也要澆小水,在晴天上午進行,澆水后及時通風排濕。
4.4小區(qū)田間管理
玉米種子小區(qū)種植管理與大田生產基本相同。
5鑒定過程的記載與計算
5.1計算方法
品種純度(%)=(鑒定總株數-非典型株數)/鑒定總株數×100,用百分率表示,保留1位小數。
5.2記載鑒定
依據玉米各生育階段植株特征表現,大棚玉米鑒定的記載苗期主要以幼苗葉鞘顏色、葉形、葉色等檢查依據;記載花期主要以株型、葉形、葉色、雄穗形狀、花藥、花絲、株高、穗位等為檢查依據;記載成熟期以穗形、粒型、粒色、軸色為依據,每個時期都要對照標準樣品進行評判,在品種具備真實性的前提下測試品種純度。由于各樣品的樣本實量(總株數)在整個鑒定過程中不發(fā)生變化,記載可采用“雜株標記法”,即第1次記載小區(qū)總株數和雜株數,并對雜株作好標記,以后只標記、記載新出現的雜株,成熟后把記載的雜株數累加除以總株數,得到參試品種的純度;然后再與室內鑒定相對比,驗證一下室內鑒定的準確程度。田間純度鑒定達標的品種要進一步觀察植株長勢情況,特別是病株,計算其比例大小,估計該批種子的田間利用價值。
6種植鑒定注意事項
要做到不間苗、不定苗;保持土壤肥力適中,控制化肥施用,防止玉米倒伏;在田間管理上慎用除草劑和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防止影響植株生長狀態(tài)。
7參考文獻
[1]隋存良,田虎,邱立剛.影響玉米整齊度的主要因素及其與產量的關系[J].山東農業(yè)科學,2005(4):33.
[2] 任艷軍,張春雷.玉米種子純度下降原因及提高對策淺析[J].農業(yè)與技術,2004(1):25-26.
[3] 張煥裕.作物農藝性狀整齊度的指標方法新論[J].湖南農業(yè)科學,2006(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