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平 熊 震 賀全勝
摘要總結(jié)了渠縣水稻土理化現(xiàn)狀:有機質(zhì)和有效磷含量有所提高,但中低含量水平的比例依然很大;速效鉀含量下降很快,整體較缺乏,缺鉀區(qū)域明顯加大;土壤板結(jié)、酸化日趨嚴重;微量元素中有效鋅含量普遍升高;硼、鉬缺乏仍在進一步加劇。指出在重氮、輕磷、不施鉀普遍存在的情況,水稻配方模式N∶P2O5∶K2O總純用量為157.5∶67.5∶45.0(kg/hm2),且肥料運籌應(yīng)采取“重底早追,蘗肥重、穗肥巧、粒肥輕”的施肥原則。
關(guān)鍵詞水稻;測土配方施肥;肥料運籌;四川渠縣
中圖分類號S511.0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2-0175-02
水稻測土配方施肥就是要測試土壤養(yǎng)分,摸清水稻土的供肥性能,根據(jù)水稻需肥規(guī)律及肥料效應(yīng),確定配方,配搭肥料及施用量,進行大田生產(chǎn),達到增產(chǎn)優(yōu)質(zhì)高效的目的。渠縣水稻田面積3.67萬公頃,占耕地面積的64.7%,有4個亞類,9個土屬,33個土種。由于土壤養(yǎng)分含量差異大,生產(chǎn)上用種超過100個,這就需要一個配方、施肥模式,切實有效地為水稻施肥工作服務(wù)。根據(jù)近年來對水稻土分析化驗數(shù)據(jù)及大量田間試驗結(jié)果分析,按基本理化性狀進行歸納,探索了水稻配方施肥技術(shù)措施。
1渠縣土壤養(yǎng)分含量及理化狀況
1.1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仍需提高
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為14.1~47.5g/kg,平均為24.3g/kg,屬于中等水平,但是含量高于30g/kg的僅占22.5%,而低于20g/kg的占15%,大部分仍屬于中、下等水平。
1.2土壤氮素含量已達到較高的水平
土壤速效氮含量為65~260mg/kg,平均125mg/kg,屬于中上水平,其中含量高于120mg/kg的比例已達到48%。全氮含量平均為1.27g/kg,屬中等水平,其中含量較高的比例已占41%,但仍有22%的土壤較缺氮。
1.3大部分土壤仍缺磷
土壤有效磷含量為1.5~21.5mg/kg,平均為7.5mg/kg,屬中下等水平,與第2次土壤普查時期相比,總體含量水平有所提高。但仍有63%的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10mg/kg,32.5%的土壤有效磷低于5mg/kg。
1.4土壤缺鉀趨勢加快
緩效鉀含量高,但速效鉀下降較多,速效鉀含量為27~157mg/kg,平均為69mg/kg,屬較缺乏范圍。與第2次土壤普查資料數(shù)據(jù)相比較,大于100mg/kg的土壤比例由53.5%下降到26.5%,而含量小于40mg/kg的比例由6.3%增加到了32.2%,水稻土大面積缺鉀。緩效鉀126~702mg/kg,平均335mg/kg,含量較高。因此,高產(chǎn)田塊鉀素是產(chǎn)量的重要影響因素。
1.5微量元素有待重視
土壤有效態(tài)鋅含量為0.43~3.14mg/kg,平均為1.20mg/kg,其中高于1mg/kg以上的已占50.5%。鋅是水稻的重要營養(yǎng)元素,但在農(nóng)產(chǎn)品質(zhì)量安全中鋅是被限制用量的有害元素,土壤中有效鋅的積累應(yīng)引起足夠重視。土壤有效硼、鉬極度缺乏,有效硼含量為0.08~0.29mg/kg,平均為0.22mg/kg;有效鉬含量為0.02~0.22mg/kg,平均0.12mg/kg,大部分土壤缺硼、鉬。
1.6土壤酸化、板結(jié)現(xiàn)象嚴重
土壤耕層明顯變淺。土壤酸堿狀況:微堿性占5.5%(pH值大于7.5),中性土壤占73.8%(pH值6.5~7.5),微酸性土壤18.5%(pH值6.5~5.5),酸性土壤2.2%(pH值小于5.5)。土壤pH值小于6.5的微酸性土壤比例由第2次土壤普查時的12.4%增加到現(xiàn)在的18.5%,土壤有酸化的趨勢,個別地方土壤酸化局部造成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問題。
2水稻施肥現(xiàn)狀
單季雜交稻種植,全生育期施2次肥:底肥一道清為主,占85.6%,1次追肥為輔。平均施N 157.5kg/hm2、P2O5 67.5 kg/hm2、K2O 6.45kg/hm2;其中有機肥平均折合N 3.0kg/hm2、P2O5 0.6kg/hm2、K2O 1.05kg/hm2,分別占總施肥量的1.9%、0.9%、16.3%;無機氮和有機氮之比為1∶0.02,無機磷與有機磷之比為1∶0.01,無機鉀與有機鉀之比為1∶0.19。施肥總純量N∶P2O5∶K2O為1∶0.43∶0.04,其中無機肥總純量N∶P2O5∶K2O為1∶0.43∶0.03,有機肥總純量N∶P2O5∶K2O為1∶0.20∶0.35。
3水稻配方施肥的主要原則
水稻配方施肥采取應(yīng)以土定產(chǎn)、以產(chǎn)定肥、因缺補缺、有機無機相結(jié)合、氮磷鉀平衡施用的原則。
3.1有機肥施用
近年來,施用化肥N∶P2O5∶K2O結(jié)構(gòu)基本保持1∶0.43∶0.03,氮磷化肥基本平衡,鉀肥嚴重不足,中、微量元素缺乏。增施有機肥是補充鉀肥、平衡營養(yǎng)、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因此,以有機肥為主、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是測土配方施肥重要施肥方針。一般每年施用有機肥應(yīng)該在22.5t/hm2以上。如果實行稻草全部還田,則可以不另施有機肥,但是潴育型和淹育型水稻土,必須加強有機肥施用。
3.2化肥施用
氮肥要深施為主,淺施為輔。如碳酸氫銨、尿素等不可與堿性肥料混用。凡是堿解氮小于90mg/kg的土壤均為缺氮。據(jù)土壤分析,全縣土壤普遍缺氮,施用氮肥均有增產(chǎn)效果。嚴重缺氮的是質(zhì)地輕的沙田、黃泥田等。
磷肥集中施在根際,最好與有機肥堆漚后施用。磷肥不可與堿性物質(zhì)混用。磷肥在淹水狀態(tài)下有效性提高,宜堅持三重三輕(重秧田,輕本田;重旱地,輕水田;重小春,輕大春)的施肥原則;缺磷土壤施用磷肥。根據(jù)田間試驗:土壤速效磷小于10mg/kg的土壤為缺磷,速效磷小于5mg/kg的土壤嚴重缺磷。
根據(jù)土壤分析,缺磷土壤主要有潴育性水稻土、潛育性水稻土等;從質(zhì)地類型看,沙田、沙壤田等缺磷,在這些缺磷土壤上重視施用磷肥。根據(jù)土壤分析和田間試驗:土壤速效鉀小于70mg/kg為缺鉀,速效鉀小于50mg/kg為嚴重缺鉀。全縣缺鉀土壤主要有沙田、黃壤、淹育性水稻土。
3.3中微量元素施用
堿性土壤(pH值大于7.5)、碳酸鹽含量高的土壤,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尤其是長期冬水田和深腳爛泥的潛育性水稻土,增施鋅肥可防止水稻坐蔸等。
4水稻配方模式
4.1施肥總量與配比
水稻土壤酸堿性,有機質(zhì)、氮、磷、鉀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差異是確定水稻土配方的基本依據(jù)。為使土壤有機質(zhì)得到及時補充和更新,要重施有機肥,有機肥用量約占總施肥量的50%。每年施廄肥7.5~15.0t/hm2或商品有機肥750~1 200 kg/hm2。形成100kg稻谷需要從土壤中吸收N 2.1~2.4kg,P2O5 0.7~0.9kg、K2O 2.5~3.1kg,水稻產(chǎn)籽粒6 750~8 250 kg/hm2,共需N 142.5~198.0kg/hm2,P2O5 48.0~82.5kg/hm2,K2O 165.0~225.0kg/hm2。綜合考慮水稻土壤供應(yīng)能力,肥料利用效率以及生產(chǎn)水平等因素,在土壤養(yǎng)分中等的情況下,施用肥料中N、P2O5、K2O配比總體上應(yīng)控制在1∶0.5∶0.3~0.5,總量約為:N 142.5~187.5kg/hm2,P2O5 52.5~67.5kg/hm2,K2O 30.0~67.5kg/hm2。
4.2肥料品種選擇與用量塔配
根據(jù)土壤的目標產(chǎn)量,結(jié)合推薦配方,選擇合格的尿素、碳酸氫銨、鈣鎂磷磷或過磷酸鈣、氯化鉀等單質(zhì)肥料或水稻專用肥、磷酸一銨等復(fù)合肥料。施肥量計算以氮肥為標準,采用氮磷鉀比例法確定磷鉀肥用量。
5肥料運籌方案
5.1秧田用肥
根據(jù)育秧的形式施用肥料,基肥應(yīng)重施優(yōu)質(zhì)有機肥,其供肥長、緩、穩(wěn),營養(yǎng)全,特別適合幼苗生長。一般施用有機肥7.5~15.0t/hm2,同時施用尿素45~75kg/hm2、磷酸一銨120~180kg/hm2、氯化鉀75kg/hm2或復(fù)合肥300kg/hm2,使供肥均勻,促使苗壯苗齊。移栽前4~5d,施尿素90kg/hm2作送嫁肥,以利秧苗移栽后盡快返青,恢復(fù)生長。
5.2本田施肥
5.2.1重施底肥。有機肥和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有機肥于翻耕前施入,耙田時施入過磷酸鈣525~600kg/hm2、碳酸氫銨525~600kg/hm2、氯化鉀75~90kg/hm2或草木灰750kg/hm2、復(fù)合肥(15-15-15)450~600kg/hm2、硫酸鋅22.5kg/hm2。氮肥以銨態(tài)氮為好,深施到12~20cm的土壤中,使銨在少氧的環(huán)境中保持穩(wěn)定,提高利用率。
5.2.2早施分蘗肥。移栽后及早施用,促進低位分蘗成穗。栽后10d左右施用尿素97.5~120.0kg/hm2、氯化鉀30kg/hm2。
5.2.3巧施穗肥。幼穗分化時期(移栽后25d左右)進行,水稻倒2葉開始出葉。如葉色變黃,可施尿素30kg/hm2。幼穗長約1cm時,是幼穗形成和籽粒發(fā)育的基礎(chǔ)時期,應(yīng)干濕交替,促進上部生長以控制無效分蘗。
5.2.4補施粒肥。在抽穗到成熟期間,視水稻長勢確定,宜少不宜多。一般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750kg/hm2。對抽穗前葉片有褪綠發(fā)黃的地塊,可施尿素22.5kg/hm2。前期肥足、中期分蘗過多過旺、田間郁閉、葉色濃綠、貪青晚熟趨勢的田塊,不宜追施,有條件的可曬田控旺長。
6參考文獻
[1] 周曉舟,唐創(chuàng)業(yè).免耕拋栽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J].作物雜志,2008(4):46-49.
[2] 黎杰清,李暢炎,韋賽仙,等.測土配方施肥技術(shù)在水稻上的應(yīng)用效果[J].廣西農(nóng)學報,2008(4):9-1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