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壯
【什么是鹿茸】
鹿茸為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習稱“花鹿茸”,后者習稱“馬鹿茸”。野生梅花鹿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馬鹿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鹿茸,不僅是一味中藥,也是貴重的饋贈滋補品。
中醫(yī)認為,鹿茸性溫,味甘、咸。歸腎、肝經。有壯腎陽、益精血、強筋骨、調沖任、托瘡毒之功效。用于陽痿滑精、宮冷不孕、神疲、畏寒、眩暈耳鳴耳聾、腰脊冷痛、筋骨痿軟、崩漏帶下、陰疽不斂?,F代研究發(fā)現,鹿茸含19種以上氨基酸、類脂、糖類、多胺類等化合物以及鈣、磷、鐵等二十余種元素,具有強壯、抗脂質過氧化、延緩衰老、鎮(zhèn)痛鎮(zhèn)靜、益智、降壓、抗心律失常、增強免疫、促進物質代謝、促進創(chuàng)傷愈合、抑制胃潰瘍、增強性功能等多方面的作用。
梅花鹿家養(yǎng)于吉林、黑龍江、遼寧、河北、北京、天津、江蘇、四川、上海等地,馬鹿家養(yǎng)于新疆、青海、黑龍江、內蒙古、四川西部、云南等地。 雄鹿從第三年開始鋸茸,“二杠”(具一個分枝者)每年采2次,第一次在清明后45~50天,習稱“頭茬茸”,第二次約立秋前后,習稱“二茬茸”;“三岔”(具二個分枝者)每年采收1次,通常在7月下旬鋸取。鹿茸需經加工方可用于治病和保健,一般取鹿茸,燎去茸毛,刮凈,以布帶纏繞茸體,自鋸口向小孔灌入熱白酒或黃酒,并不斷添酒,至潤透或灌酒稍蒸,橫切薄片,壓平,干燥;鹿茸粉則取鹿茸,燎去茸毛,刮凈,劈成碎塊,研成細粉。
【藥材性狀】
一支鹿茸的切片部位不同,其性狀、名稱和質量也不同。
以梅花鹿為例,其鹿茸頂部細嫩,呈棕黃色,光亮,皮內半透明黃白色,蠟狀油潤,制成的是“血片”或“蠟片”,為類圓形或橢圓形薄片(厚0.4~0.5毫米),直徑2厘米以內,斷面淡紅棕色,半透明,微顯光澤,邊緣有一紅棕色或棕色環(huán),無骨質,質堅韌。鹿茸的中上部切片稱 “頭沙片”,接下的部位為“二沙片”,統(tǒng)稱“粉片”,為圓形或類圓形略厚片(0.5~1毫米),直徑2~3厘米,中間密布蜂窩狀細孔,半透明,角質,無骨質或略具骨質,邊緣有黃褐色環(huán),寬1~2毫米,周邊粗糙,偶可見殘留的毛茸。氣微腥,味微咸。
馬鹿茸血片、蠟片為圓形薄片,表面灰黑色,中央米黃色,半透明,微顯光澤,外皮較厚,周邊灰黑色,質堅韌。氣微腥,味微咸。粉片中央有細蜂窩狀小孔,外皮較厚,周邊灰黑色,質堅脆。
鹿茸粉為灰白色或黃色粉末。氣微腥,味微咸。
【小竅門】
正品鹿茸片入水不變形,加熱攪拌不破碎,煮沸不軟不糊,一些偽品入水軟化變形,加熱攪拌則破碎,煮沸會成糊狀。
【辨別真?zhèn)巍?/p>
因為鹿茸資源稀少,不法分子為牟利將偽劣品混跡市場,影響大眾的健康。
常見鹿茸偽品:
1. 用鹿角片冒充,呈圓形和半月牙形,中部焦黃色,孔大且多破裂,有些孔內有黑褐色填塞物,外圍白色,邊緣角質化程度高,甚至會有齒狀突起;
2. 將藥廠提取過的鹿茸粉曬干,用雞蛋清調和后用鹿皮包裹,加工成薄片,外觀無蜂窩狀,口嘗粘舌,并能化掉;還有將酒泡或工業(yè)提取過的鹿茸片(有效成分被抽提過),除去酒氣,冒充鹿茸片。
3. 用動物皮毛(如老鼠皮)包裹其他動物骨,或骨膠、松香經切制而成,有的以豬皮包裹面粉、豬血混合物,還有用小野貓皮包裹淀粉、豬肝、骨膠、瓊脂混合物再切片。呈類圓形片狀,大小不等,較重,不易折斷,斷面棕紫色,無蜂窩狀的細孔,有的有粗孔,偶有凹點,外皮毛有接縫且可剝離,腥氣濃;有的外皮為真品鹿茸片,里面填充其他物質。
4. 以鹿科其他動物的幼角,如駝鹿茸、馴鹿茸、水鹿茸、白鹿茸、狍茸、麂茸、白唇鹿茸、麋鹿茸、海南坡鹿茸混充鹿茸。
5. 保健品市場有種棕褐色冒牌貨,片子厚實,卻易碎裂,外皮無茸毛,中間沒有蜂窩狀小孔,色澤區(qū)別明顯,過渡不自然。遇到碘試劑變藍紫色,是用淀粉、色素等加工制成的偽品。
劣質品:用化學藥水,如漂白水處理鹿茸片,使之特別凈白,口嘗無味,但有熒光;將正品中摻加一些提取過的茸片,如果仔細檢查,會發(fā)現有的茸片色淡白,茸灰色,外皮不黑,茸片粉性差,蜂窩狀小孔大或破裂,無腥氣,味淡,不咸。
最好到正規(guī)藥房購買,并注意預防鹿茸及其飲片發(fā)霉或生蟲,將其充分干燥后與適量花椒放置通風干燥處存放。
【如何服用】
在使用前,建議先請中醫(yī)辨證,切不可盲目用藥。
鹿茸作為名貴細料藥,一般宜研末,每次1~2克,用溫水或溫黃酒吞服或單獨燉服,避免浪費;或配以其他藥粉制丸,而不與其他藥味共煎;或取茸片2克、紅棗1枚、生姜1片、米酒少許裝入有蓋的杯中,加半杯水,隔水文火燉蒸2~3小時,服藥汁;也可泡酒飲用,一般500毫升酒用5克鹿茸。
鹿茸3~5克與瘦肉、家禽同燉,分次食用后可增強性功能,能治療腰膝酸軟、血虛暈眩、精疲力乏等證。
用于防治骨質疏松癥,任何季節(jié)皆可服食。最好取1~2片茸片直接放入口中,徐徐溶化,再將余渣嚼碎吞下。鹿茸散可治療佝僂病及其他虛弱癥(將鹿茸與當歸、阿膠、烏賊骨等共研為末,直接用淡鹽水送服或調成糊狀吞服,源于《千金方》)。
鹿茸的服食時間以日間半空腹時為宜。中醫(yī)認為,陰虛陽亢者忌服。凡服用后全身燥熱、頭漲胸悶、鼻衄(鼻出血)、口干唇裂、眼紅、心跳加速,應停用。不主張給孕婦及嬰幼兒使用。四川內江醫(yī)務人員報道,某孕婦孕期體弱,于妊娠5~6月使用“鹿茸精”肌注,致幼兒性早熟。3歲睪丸、陰莖如成人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