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揚
朋友從美國回來,我去機場接他,有個外國小伙子跟他在一起。
“這是邁克,我的學生?!迸笥严蛭医榻B道。
“你在當老師?”我很疑惑。
“這是我老板的兒子。聽說我回國,老板便建議他隨我來中國練習漢語,我也順便賺點輔導費。”聽朋友說完,我看看邁克,這小伙子正在一邊很開心地笑著。
坐在車上,邁克用結結巴巴的漢語問我哪里有健身俱樂部,我報了幾處?!安诲e嘛,小伙子挺會享受生活的,到哪里都不忘健身?!蔽屹潎@道。
“他是在找工作?!迸笥研α诵?,接口說道。
“他不是來中國學漢語嗎?”我有些不解。
“他要付住宿費,還要付我的輔導費,另外還有生活費。他本來就是個窮學生,只好邊打工邊學習?!迸笥延煤艿坏目跉庹f道。
我更加不解了:“他不是你們老板的兒子嗎?”朋友月薪超過5000美元,而他供職的那家研究所是老板私人投資的,按道理,老板應該是個身家豐厚的千萬富翁啊。
“豈止是千萬富翁!但錢再多,那是他老爸自己的。過了18歲,他老爸就很少給他錢了。”朋友說完,對一旁的邁克笑了笑。
我很震驚,以前也聽說美國人在經濟上很獨立,即便有親情關系,要是沒有特殊理由,也不會輕易相互資助,他們把各自的經濟獨立能力看作和修養(yǎng)品行一樣重要。然而當我真的碰到這樣的情形,還是非常驚訝和感慨。
我將朋友和邁克引到一家三星級酒店。在辦理住宿手續(xù)時,朋友問邁克是住單間還是和他一起住雙人間,不料邁克卻結結巴巴而又非常認真地說:“沒找到工作之前,就住最便宜的?!庇谑牵笥血氉蚤_了個單間,而給邁克開了個最便宜的雙人間。
到了吃飯時間,邁克聽說要吃中餐,搓著雙手十分局促地向我們交底:“我沒請客的錢?!迸笥研χf這餐不用他付錢,算是歡迎他來到中國。席間,我突然想起一個問題,悄悄問朋友:“他老爸那么多錢,最后總要邁克繼承吧?”
“這倒沒準。現(xiàn)在老板成立了個慈善基金會,每半年都要捐出一大筆錢來。老板有一次很有成就感地跟同事們說,他家三代人中,一定要培養(yǎng)出一個窮人來。”說著,朋友看看邁克說:“我估計邁克就是他老爸培養(yǎng)出的窮人。”
(馮興方薦自2008年12月17日《武漢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