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麗
豫東平原位于黃淮之間,氣侯適宜,土壤肥沃,能充分發(fā)揮楊樹的速生特性,是我國最重要的楊樹速生用材林基地之一。該區(qū)楊樹栽培面積占森林總面積的90%以上,其中80%以上是中幼齡林?,F(xiàn)實中,對楊樹中幼林的管理粗放,不撫育或撫育不科學,致使楊樹林生長不良,林分質(zhì)量下降,這已成為一個日益突出并亟待解決的問題。
1楊樹中幼林撫育中存在的突出同題
絕大多數(shù)楊樹中幼林是同齡純林,初檀密度大。且大多數(shù)沒有進行過撫育管理,基本處于自然生長的狀態(tài),或者即使有撫育也不太科學,達不到撫育的目的。
1.1不開展撫育間伐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密度過大是中幼林撫育中普遍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大多數(shù)楊樹林分沒有進行過撫育間伐,林木相互擁擠,生長緩慢,平均胸徑小,樹勢弱,有的林分已出現(xiàn)明顯分化。被壓木、瀕死木甚至枯死術隨處可見。
1.2不開展人工修枝或修枝不臺理
對培育膠合板材的楊樹林來說,修枝是最重要的撫育措施。而大部分沒有進行過修枝撫育,小部分的楊樹進行過修枝,但由于時機掌握得不好,留樁過長,沒有持續(xù)開展修枝。達不到修枝的目的;或者修枝過度,使楊樹變成了大旗桿.嚴重削弱了楊樹的生長勢。
1.3其他撫育措施不到位
很多楊樹專家的研究表明,施肥、澆水、除草松土等是楊樹速生用材林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必不可少的技術措施。但大部分的經(jīng)營者卻不以為然,從來不施肥、灌溉、松土除草等,對病蟲害放任其發(fā)展。
2楊樹中幼林撫育管理技術
楊樹的速生性很強,尤其是前5~6年對土壤水分、肥料、光照、溫度及各種營林措施的反應都非常靈敏,近似于農(nóng)作物。因此。有必耍把楊樹看作1種多年生的作物,像莊稼一樣精細地經(jīng)營管理。
2.1合理開展撫育間伐
這是當前楊樹中幼林撫育中最關鍵的措施。因為密度過大是當前楊樹中幼林中表現(xiàn)出來的1個最突出的問題。根據(jù)密度效應法則和最大密度線原理,在一定的林分中,單位面積生長量和蓄積量隨密度增加而增加,到一定密度時達到最大值,以后隨密度增加反而會減小,而林木的平均胸徑則隨密度增加而減小。由此可知,林分的密度制約著林分的生長量和木材規(guī)格,從而決定了林分的價值。間伐的目的是以采伐部分林木為手段,調(diào)節(jié)林木密度,改善光照條件,增加單株營養(yǎng)面積,從中提高林木質(zhì)量,減少無益競爭,縮短工藝成熟齡,提高木材總利用率及增強林分對不良條件的抗性。撫育間伐的實施應根據(jù)經(jīng)營目的而定,培育大徑材要及時會理間伐,如要培育中小徑材和紙漿林,由于其輪伐期短不宜間伐。
間伐方法:一是下層撫育法。遵循自然稀疏規(guī)律,伐除被壓木、小徑木、病蟲害木、枯死木和干形不良的斷梢、彎曲、多權木。這種方法用于6年以后已出現(xiàn)明顯分化的林分。二是機械撫育法。即按照隔行、隔株的原則進行閫伐。主要優(yōu)點是工藝簡單,易于機械化操作。如果適當配合伐劣留優(yōu)、伐小留大、伐密留疏的選術原則,效果會更好。目前各國相繼使用此法對人工幼林進行早期聞伐。這種方法用于4~6年.個體分化不太明顯,但又必須間伐的林分。楊樹造林后第4~6年,進行1次間伐,強度為25%30%;林齡在6年以后。且以前從未進行過間伐的,初次間伐時,強度應適當小一些。以免林木因突然疏開無法適應新的環(huán)境而遭受各種災害。最好在秋初樹木未落葉以前進行間伐。這時樹上的樹葉依舊,有助于判斷樹木的生長狀況。依據(jù)樹冠形狀及各林術間的相互關系,正確選擇是砍伐還保留。
2.2合理修柱
修枝的目的是確保6~8m以下的樹干通直無節(jié)疤,尖削度小,同時形成合理的樹冠結構,促進林木生長。修枝應遵循及時、適度、循序漸進的原則。1~3年,只疏除競爭枝及上部卡脖枝;4年以后,逐年修去樹干直徑12cm以下的側(cè)枝,直至8m高為止。修枝一般在落葉后至萌芽前進行,避開生長季節(jié)。修枝時宴緊貼樹干修,不留樁,不撕裂,傷口要平滑。傷口過大的要涂漆和防腐藥劑。剪口、鋸口處往往會萌發(fā)嫩條,要在春末夏初及時抹去。
2.3合理施肥
施肥前要對林地的土壤進行化驗分析,然后確定施肥量和配比。追施土雜肥一年四季都可,以10月底至翌年2月為最好。方法是把腐熟的有機肥撒施在林地上,然后淺耕。以施30~50kg/株為宜。追施無機肥,造林第1年不施,從第2年至采伐前3年每年1次。無機肥的施肥量和種類要根據(jù)土壤化驗結果而定,時間為4-5月。穴施或于樹四周開溝條施.或株間兩側(cè)各開1條溝,溝應位于樹冠邊緣投影下。隨樹冠擴大而逐年外移,深度20~30cm。施后覆土,旱天施肥要及時灌水。5年以后以撒施淺耕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