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利
現(xiàn)代教學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更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體系的建立,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價值追求,為現(xiàn)代教學進行了新的定位。越來越多的新課程理念在人們的日常教學中不斷得以滲透和體現(xiàn)。比如,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的親身經歷和體驗等學習思路的提出,都說明在教學中更加重視實踐性,特別是化學教學,如何將枯燥的理論講解變得深入淺出,讓學生更易懂,真正的實現(xiàn)寓學于樂,那就是讓學生自己去體驗,通過實驗,把理論知識變得更直觀,更形象,使學生易學易記。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日常教學中主要是基礎類的演示性和驗證性實驗。通過對某一實驗過程的演示,來驗證某些定理及現(xiàn)象的正確性。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通過實際動手操作,可深入理解一般化學的反應過程,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處理,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自主學習。
化學實驗在操作上有更多的自主性與創(chuàng)造性,而化學教學具有很強的基礎性和理論性,二者之間并不會產生矛盾,相反在實施的過程中可以形成互補,使二者在融合中得到推進。
一、化學教學為化學實驗提供了可靠的理論基礎
化學教學是學生認識和理解化學這一學科的前提,只有深入地學習了理論知識才能對化學實驗進行有效地指導。化學教學是化學實驗的前提和基礎,為化學實驗提供了理論指導。然而這種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教學方法,學生習慣于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在接受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定論的形式直接呈現(xiàn)出來的,學生學習的心理機制或途徑相同化,學生只是知識的接受者。而化學實驗的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接受和發(fā)現(xiàn)兩種學習方式。
二、化學實驗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要途徑
單純的理論學習難免使學生產生枯燥感,因此可以通過一些化學實驗來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及學習興趣?;瘜W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工具和重要輔助手段。
1.通過創(chuàng)設趣味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是學生感知事物、追求新知、發(fā)展思維的強大內驅力,是智力發(fā)展的基礎。然而,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興趣需要通過外界事物來激活?;瘜W實驗既是化學教學的必須,又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直接手段。
以往有學生反映,化學難學,對教材內容不理解,記不住,完成作業(yè)時屢見錯誤,常常是由于不注意或沒有理解引起的,而通過創(chuàng)設趣味實驗進行教學,效果就很理想。如在講授酒精的性質時,用一塊棉手帕,在盛有70%酒精的燒杯中浸泡,待均勻濕透后取出。展開手帕,用鑷子夾住兩角,在火焰上點燃,當火焰熄滅后,手帕完好無損。奇妙的實驗表演,導致一片嘩然,學生對化學的學習產生了興趣,好奇心促使學生都爭著去做,在做的過程中對每一個步驟都很認真,從而對理論知識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探索科學、揭示奧秘的興趣。學生進入了學習心理的最佳狀態(tài)。
2.通過課堂演示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對學生觀察力的培養(yǎng),不斷用實驗啟發(fā)學生積極感知事物的變化,自覺地進行觀察實驗中表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象,在大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并透過現(xiàn)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對個別實驗還可借助攝影演示實驗,它既能放大實驗現(xiàn)象,增強實驗的可見度,更易于學生認真、細膩有序的觀察。例如,教學《氯氣的性質》時,可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實驗,把分別蘸有品紅溶液、淀粉碘化鉀、溴化鉀溶液和氫氧化鈉的酚酞溶液的棉花團,通入氯氣后,蘸有不同溶液的四個棉花團分別變?yōu)椋簾o色、藍色、紅棕色和無色。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進一步理解了氯氣的性質。因此,課堂演示實驗和投影演示實驗,可以培養(yǎng)和誘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在對某些化學反應進行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中,認識物質變化的規(guī)律和實質。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又能使他們逐步學會從事物的表面看本質的思維方法。
3.自行設計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自行設計實驗,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并且具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在實驗中能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知識的“再發(fā)現(xiàn)”,讓他們主動地去觀察、分析、綜合、歸納、遷移、猜想等,來展示他們思維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如根據木炭具有吸附能力的性質,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制作一個簡單的家庭小凈水器。學生通過親自設計實驗,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鞏固驗證,加深和擴大他們所學的理論知識。做實驗的過程就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真正培養(yǎng)大家動手能力和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的過程。學生在做家庭小實驗時,需要獨立思考,去想象、去鉆研、查資料,在不同程度上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知識,這些小小的制作和發(fā)明,不僅有助于學生智力與創(chuàng)造才能的發(fā)展,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
三、化學實驗是理論學習與動作過程的有機結合
化學實驗既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又是最常用的、有效的教學方式,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和有效的學習方式。有些教師和學生認為化學實驗繁瑣、危險,不愿進行化學實驗,使化學教學效果較差?;瘜W實驗,是學生綜合運用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的一種多邊活動。學生通過實驗,將進一步加深理解和消化知識,是又一次靈活運用知識的再實踐。又如,在進行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堿中滴入石蕊試液變藍色,酸中滴入石蕊試液變紅色,學生用已學過有關酸堿的性質來理解實驗現(xiàn)象,因而對中和反應的實質獲得本質上的理解?;瘜W實驗,不僅能使學得的理論知識系統(tǒng)化,更有助于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也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
化學實驗與化學教學盡管是方法不一樣,但價值取向是一樣的,在共同的目標追求下,只是具體的實施方法和途徑及實施的重點有所不一樣。
各種化學實驗以其直觀性、形象性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使其充滿著趣味性、思維性、挑戰(zhàn)性、探索性和創(chuàng)造性,實驗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把枯燥的理論學習與實物的動作過程有機結合起來,為深化書本知識,理論聯(lián)系實際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并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真正地實現(xiàn)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為學生的學習和創(chuàng)造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可靠的保障。為此,從根本上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開好、開全中學化學實驗課,讓新課標提出的“三維目標”真正得以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