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王 海
對于很多美國觀眾來說,章子怡在他們心目中還是那個勇敢執(zhí)著,甚至有些潑辣野蠻的《臥虎藏龍》中的玉蛟龍,不過3月6日,她主演的好萊塢新片《騎士》中的角色就將徹底顛覆形象。
在《臥虎藏龍》之后,章子怡出演了《英雄》,在《忍者神龜》的電影版中配音,還主演了好萊塢制作的《藝伎回憶錄》。不過她在《英雄》中的戲份不多,而《忍者神龜》和《藝伎回憶錄》的反響平平。當然,章子怡在2006年接受北美記者采訪時就說,在《臥虎藏龍》之后,很多好萊塢公司找她簽約新片,但由于其中的角色往往是柔弱的亞洲女性形象,所以她不愿意接片。而這次將要上映的《騎士》則明顯不同,章子怡在片中飾演的亞裔女性克里斯滕是一個雙面嬌娃:人前她是以柔弱嬌美的形象出現,背后卻是一個連環(huán)血案的變態(tài)殺手。在片中,她與丹尼斯·奎德飾演的剛剛喪妻的警探布萊斯林有著一系列精彩的對手戲,讓人很容易想到《沉默的羔羊》中朱迪·福斯特和安東尼·霍普金斯。
《騎士》主要講述了在一宗連環(huán)殺人案的調查中,警探布萊斯林發(fā)現4名受害者都與一名被美國某富有家庭收養(yǎng)的中國女孩克里斯滕有關。從預告片里可以看出,其中一條重要破案線索是兇手在現場用血液寫下“come and see”(自己去看)的字樣。驚悚、懸疑是該片的最大賣點,兇手的殺人手法極為血腥,讓人聯想到《圣經》中關于末日審判的描述中,代表戰(zhàn)爭、饑荒、瘟疫和死亡的“四騎士”,帶有神秘的宗教色彩,這當然也是片名的由來。從內容看,本片頗有當年《七宗罪》和《沉默的羔羊》的風格,就連章子怡本人也承認,接這個角色主要還是因為相當有挑戰(zhàn),她也借鑒了《沉默的羔羊》中霍普金斯的表演。當然,這種與宗教有關的變態(tài)殺手影片在好萊塢也是屢見不鮮,不過這次章子怡的角色顛覆了以往影片中的殺手以男性為主的傳統(tǒng),塑造了一個身世凄慘但又殺人不眨眼的美艷女魔頭形象。從這點上來看,《騎士》又有些借鑒《本能》的想法。
雖然糅合了幾部懸疑驚悚片的特點,說到底這還是一部靠血腥場面和漂亮女主角來做賣點的典型B級片(拍攝時間短暫且低制作預算的影片)。本片實際上在2007年已經完成,但試映之后效果不佳,導演甚至被迫在2008年初重新拍攝部分情節(jié),以使得全片顯得更加合理,緊湊,并扣人心弦。今年1月本片已經在意大利公映,反映還不錯,因此最后確定今年3月6日在北美進行有限范圍內的公映。
值得一提的是,章子怡在《騎士》中說的一口流利英語完全是她本人親自上陣操練的,跟當年在《尖峰時刻2》中蹦出生硬的幾個英語單詞可謂天壤之別。在接受北美記者采訪時,她就提到自己閉門3個月,專門請老師來幫助其提高英語口語水平的“地獄特訓”,畢竟片中的克里斯滕是從小就來到美國的華人,如果還是蹩腳的英語未免難以讓人信服。鑒于《紐約郵報》的博客上把本片列為2009年春季必看的影片之一,可見北美觀眾對她的全新角色還是頗有期待的。
章子怡這次出演反角,是否會跟當年李連杰在《致命武器4》中做梅爾·吉布森的陪襯如出一轍還不得而知。而對章子怡在好萊塢的星途來說,更重要的可能是環(huán)球影業(yè)正在拍攝的《愛在心口難開》。此外,她和陳可辛導演合作的《等待》以及她自己投資并主演的《蘇菲的復仇》也讓人感到奔三的章子怡的努力。相比有些廉頗老矣的成龍、李連杰和周潤發(fā)等人,在好萊塢摸爬滾打的華人影星中,還是章子怡最春風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