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土壤改良方法
如果用土層較薄、土壤較貧瘠的山地或荒地建蘋果、梨、桃、李等果園,栽植前又沒進行過開園整地和培肥地力,果苗栽下后會因為土壤耕層淺、結構不良、肥力低、有機質含量少、酸堿度不適宜而生長不良。因此應針對存在的具體問題,及早采取以下措施進行土壤改良。
加深耕作層對坡度較大、水土流失嚴重、耕層淺的果園,可補修梯地或挖“魚鱗臺”,用以降低坡水流速,從而減少表層熟土沖刷流失,同時深耕臺面行間,重施農(nóng)家肥,翻壓綠肥植物,并進行合理間作,以加深土壤活動層,加速土壤熟化,使其逐步變成適宜果樹生長的園地。
改良土壤結構結構性差的重黏土、重沙土和沙礫土,進行“客土摻和”,即重黏土摻砂土,重砂土摻黏土、塘泥和河泥,沙礫土除去大礫石摻塘泥或黏土,再重施有機肥,進行合理間作,就可慢慢改良成結構性良好的土壤。
增施有機肥有機質分新鮮有機物和腐殖質兩大類,是土壤中特有的有機體。有機質含量多少是判斷土壤肥力的重要標志,也是保證果樹生長良好的重要條件。我國果園的有機質含量一般只有1%~2%,按多數(shù)果樹的需要應以3%~5%為宜。提高和保持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方法:翻壓綠肥植物,增施廄肥、堆肥、土雜肥和作物加工廢料,地面蓋草等。
調節(jié)酸堿度不同果樹適應的土壤酸堿度不同,如蘋果適宜的土壤pH值為5.4~6.8,梨為5.8~7,桃為4.5~7。pH值為6時,磷的有效利用最大,此時磷以磷酸一鈣的狀態(tài)存在。pH值小于5.5時,土壤中的氧化鋁和銨離子的危害作用最強,可使磷變成難溶性的磷酸鋁而不能被根系吸收。調節(jié)方法:除做好水分管理、翻壓綠肥植物和增施有機肥外,還應多施堿性和微堿性化肥,必要時增施石灰,使土壤中的酸與石灰中的鈣化合而生成硫酸鈣,從而降低土壤酸度。pH值超過8的堿性土壤,會使蘋果、梨等果樹發(fā)生生理性障礙,出現(xiàn)葉片黃化和缺素癥。調節(jié)方法:多施有機肥和酸性化肥,如過磷酸鈣、硫酸鉀等;建立灌排系統(tǒng),定期引淡水灌溉,進行灌水洗鹽,以降低鹽堿含量。使含鹽量降低在0.1%以下;地面鋪沙、益草或蓋腐殖質土,以防止鹽堿上升;營造防護林和種植綠肥植物,用以降低風力風速,減少水分蒸發(fā),防止土壤返堿;勤中耕,切斷土壤毛細管,降低水分蒸發(fā)量,防止鹽堿上升。
(據(jù)《河南科技報》)
介紹幾種柑橘貯藏保鮮方法
受四川蛆橘影響,漢中橘果銷售滯緩。為使橘農(nóng)減少損失,現(xiàn)介紹幾種行之有效的柑橘貯藏保鮮方法,供橘農(nóng)參考。
1室內(nèi)缸藏法
先用清水將缸洗凈,再用1%的福爾馬林液消毒,缸底鋪一層松針,然后放一層果,再一層松針,到缸要滿時,再在上面蓋一層松針。后期氣溫轉冷后,再加蓋。室內(nèi)溫度要保持在5℃以上,相對溫度保持在80%以上(可在室內(nèi)放置水盆增加溫度)。貯藏70~90天,好果率達85%以上。此法適用少量貯藏。
2室內(nèi)沙藏法
將消毒后的濕潤河沙(手握成團,和松即散),在室內(nèi)鋪一層約5厘米,然后一層果,一層沙,果間留有空隙,果蒂向下,進行排列(8~10層為宜),最上一層蓋上5厘米河沙即可。室內(nèi)溫濕度同上,貯藏70~90天。好果率達85%以上。
3窖藏法
在農(nóng)村可利用原來的紅苕窖,先行清理窖壁,用1%的福爾馬林液消毒,然后采摘橘果入窖貯藏。注意前期入窖口通風換氣。
4竹筐或紙箱法
將采摘的橘果用保鮮紙或塑料袋包果裝入竹筐或紙箱,堆碼在室內(nèi)(注意堆碼層數(shù)以5~6層為宜),室內(nèi)溫濕度同上。同樣可以達到一定的貯藏保鮮效果。
5藥劑處理法
采用低毒或無毒藥劑浸果后貯藏保鮮。宜用50%甲基托布津膠懸劑1000毫克/千克加2.4~D200毫克/千克藥液浸果即撈出,然后采用上述方法貯藏保鮮,效果更好。
6空氣放電貯藏保鮮法
利用空氣放電保鮮機使空氣產(chǎn)生臭氧(O3,臭氧是一極強的氧化劑,其殺菌力是氯的35倍,不但能殺死抑制橘果表面的病菌,而且能凈化整個貯藏環(huán)境。具體就是用KFB~1型空氣放電保鮮機,對貯藏橘果房室內(nèi)前期(頭一個月)每2~3天放電通風1次,每次放電半小時,中后期(后兩個月)每5~7天放電通風1次,每次放電半小時。此法適用于大量橘果貯藏保鮮,每臺保鮮機可貯藏保鮮橘果10萬千克。
(據(jù)《陜西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