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勝 王志剛等
1選育經過
金秋紅蜜是冬桃的自然實生。1986年冬處理冬桃挑核時,發(fā)現1個特大桃仁,經沙藏后播種,1991年結果,經鑒定發(fā)現,該桃苗所結桃果著色比冬桃好、果個比冬桃大、含糖量也高,我們將其選為優(yōu)良單株。1992年將該優(yōu)良單株芽接在冬桃實生苗砧木上,嫁接的苗木于1995年全部結果,這些苗木所結的果實均表現著色好、果個大、含糖量高、耐貯等特點,選為新品系。1995—2001年連續(xù)觀察6年,確認該新品系遺傳性狀穩(wěn)定。經專家初步評審后,于2001—2006年在山東省臨胸、淄博、泰安、臨沂、青島等地建立試驗園,期間我們觀察了果實經濟性狀、生長結果習性,其表現性狀穩(wěn)定。2006年10月通過了專家鑒定,定名為金秋紅蜜,2007年9月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目前,已在山東、河北、北京、陜西、河南、山西等省、市栽培333公頃。
2主要性狀
2.1植物學特征
樹姿半開張,樹冠緊湊。1年生枝條紅褐色,枝條粗壯,節(jié)間較短,平均節(jié)間長1.8厘米。葉片披針形,成葉綠色,幼葉棕綠色,平均長16.0厘米、寬4.3厘米,葉尖漸尖,葉基楔形,葉緣鋸齒粗,葉面平滑。葉柄長1.18厘米,葉腺腎形,蜜腺一般有2~4個?;ㄑ恐写?,囊狀,頂端鈍尖,半離生,茸毛少。花冠大,粉紅色;雌、雄蕊健全,花粉量多。
2.2果實經濟性狀
果實圓形,果個大,平均單果質量285.0克,最大600.0克,果個大小均勻。成熟果實底色乳白色,套袋果著色面積占果實面積的70%以上,縫合線較明顯,果頂略突,果面茸毛稀、短。果皮中厚,不易剝離,黏核,近核處有紅暈。果肉乳白色,肉質細、密、硬脆,香味濃郁,風味甘甜,品質上等??扇苄灾苄挝?5.00%~20.00%,最高達25.50%,耐貯運,貨架期長。
2.3生長蛄果特性
金秋紅蜜生長勢強健,萌芽率高,成枝力強。絕大多數1~2次副梢都能形成花芽結果,長、中、短果枝均能結果,長、中、短果枝分別占58.60%、20.70%、20.70%。金秋紅蜜花芽飽滿,復花芽多,花量大,白花結實率高,自然授粉坐果率24.30%,對照品種冬桃自然授粉坐果率27.10%。新栽樹成花早,結果易,具有結果早、豐產特點。2002年在臨胸縣營子鎮(zhèn)沙崖村栽植1年生速生苗,當年即能形成花芽,第2年開花、結果株率達100%,株產3.5~3.9千克,第4年進入豐產期,每667平方米產量在4000千克以上;在山東省淄博和泰安,3年生樹折合每667平方米產量為999.6、1075.2千克。
2.4物候期
在山東濰坊地區(qū),金秋紅蜜3月底萌芽,4月4日初花,4月9日花期結束,4月下旬新梢開始旺長,9月20日前后果實著色,9月底至10月中旬果實成熟,發(fā)育期175天,比冬桃早熟約15天,11月中旬果實落葉。
2.5適應性
金秋紅蜜在山東省臨胸、淄博、泰安、臨沂、青島等不同立地條件下栽培。均表現出良好適應性,耐瘠薄,耐旱,生長良好,生長量大,樹冠成形快。2002年春在受晚霜害情況下,仍能坐果。桃褐腐病、桃瘡痂病和桃細菌性穿孔病很少發(fā)生。
3栽培技術要點
(1)栽植行株距。金秋紅蜜桃生長勢強健,枝條生長旺盛,平原地栽植行株距4米×4米,丘陵山地栽植行株距3~4米×2米。
(2)適宜樹形。樹形選用自然開心形或“V”形或多主枝杯狀形。苗木定植后夏季應及時摘心,促進擴冠和及早成形。骨干枝開張角度60°~70°,主枝上可直接著生結果枝組。結果枝組不短截,結果后回縮更新。
(3)留果量。一般長果枝留果3~4個,中果枝留果2~3個,短果枝留果1~2個。
(4)合理施肥。施肥以施有機肥為主。追肥,早春以施氮肥為主,夏秋季注意磷、鉀肥的施用?;ㄇ啊⒐麑嵟虼笃诤筒晒罂筛髯贩?次。結合噴藥。在農藥中混入尿素、磷酸二氫鉀、光合微肥等,進行葉面追肥。
(5)病蟲害防治。前期注重防治蚜蟲,采果后注意防治紅蜘蛛、潛葉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