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長庚應伴殘月

        2009-02-24 07:02:58
        作家 2009年2期
        關(guān)鍵詞:綏遠長庚將軍

        欣 力

        1

        長庚,就是金星,又叫啟明星、太白星,古人不知道它的運行軌跡,把早晨和夜里的金星當成了兩顆星,早晨在東方的叫啟明,夜里在西方的叫長庚。辛棄疾有詞:“萬事從教,浮云來去,枉了沖冠發(fā)。故人何在,長庚應伴殘月?!?《念奴嬌瓢泉酒酣和東坡韻》)

        中國歷史上有個人叫長庚,《清史稿》載:“(長庚)字少白,伊爾根覺羅氏,滿洲正黃旗人。”從光緒六年起,長庚歷任巴彥岱領隊大臣、伊犁副都統(tǒng)、駐藏大臣、兩任伊犁將軍、兵部尚書和陜甘總督,戍邊安民,政績斐然,史書上都有記載。

        這個長庚,是我外祖母的祖父,我的舅高祖,北京人俗稱:高舅姥爺。

        2008年9月5日,由北京出發(fā),經(jīng)張北草原,向呼和浩特,到綏遠將軍衙署,尋長庚遺跡。

        尋根,給人說多了,有媚俗之嫌。人到了一定年紀,想尋自己的出處,卻自然。

        歷史忽然近了。家國、血脈,那曾經(jīng)的一切,不再只是書上的年表,而是我的高祖、曾祖、祖父、祖母和他們的人生,那些耳熟能詳?shù)拿~——太平天國、伊犁將軍、義和團、端王載漪、慈禧太后、八國聯(lián)軍、庚子賠款……串起來,竟成我們家族故事的主脈。

        我站在地圖前,看內(nèi)蒙、寧夏、甘肅、新疆、西藏,呼和浩特、賀蘭山、阿拉善左旗;中衛(wèi)、蘭州、張掖、伊犁、拉薩……

        遙遠又蒼涼的地方!它們,從不在我的生活里。

        現(xiàn)在,這大片的土地,橫亙在我眼前——中國西北邊疆,那才是我最該去而未去的地方!

        為什么沒早點去呢,在歷史和現(xiàn)實還緊緊相依的時候?

        歷史是他們,現(xiàn)實里有我。

        他們,是我曾經(jīng)相依為命的人,我的外祖父母。

        1963年11月,跟所有的冬天沒什么兩樣。樓房里馬上要來暖氣了。我們家沒有暖氣。我們家,就是姥姥家。十年,從襁褓里開始,我跟他們擁有一個家一北京西城區(qū)麻花胡同九號,我們?nèi)∨鲲?,用蜂窩煤爐子。

        那年姥爺六十二,姥姥五十。我被收留在他們的羽翼之下。1963出生的人,胖的少。三年饑荒,在媽媽肚子里就沒的吃。我生出來黑瘦,媽說:“小手像鱷魚爪子?!倍叶嗖 箍蘩?。姥姥接下我,她從此不得安睡。據(jù)說嬰兒每天看著誰,就長得像誰,我看著姥姥,她秀麗的臉雖然憔悴,卻依然秀麗——慢慢地,我變好看了。

        文革很快開始,他們受難,老翅盡折。抄家了,姥爺突發(fā)腦溢血,此后十三年,半身不遂。

        父母把我接回他們家。那會兒我就是覺得,父母的家是他們的,姥姥家,才是我的。

        好多天,我不說話,只發(fā)呆。父母很急,不知道孩子怎么了。想是抄家嚇的吧?問我,我只說一句話:想姥姥。沒法,父母又把我送回去。小姨見我那樣,抱著就哭,說倫兒你怎么了?小姨是姥姥四十歲上得的老閨女,只大我六歲,我們相處得像姐妹。見她哭,我也哭了。這一哭好了,算沒落下病。

        人說,老人帶大的孩子心眼兒好。我母親總說:不該讓你學文學,那么多愁善感的,干嗎?說這話的時候,她四十,我十幾?,F(xiàn)在我到了她的年齡,不再多愁,從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但還善感。不是什么優(yōu)點,卻難改。我想說,那不是文學的緣故,是我的姥姥和姥爺,是他們的愛和人生,讓我成了這樣的人。尤其是姥姥,她的美麗聰慧出類拔萃和坎坷跌宕泥淖里的一生,叫人不忍想起。

        應該說,今天的尋找,是因為想念,我想念他們。年齡越大越想念,我要找到他們出生、成長、歌哭過的地方,走過看過撫摸過:老屋舊瓦,殘垣斷壁,山河依舊,物是人非——我好像拽住了一個繩頭,這一拽,一發(fā)而不可收。

        那是一部中國近現(xiàn)代史。我從來不知道,那些在書上念過多少遍的名字,曾經(jīng)跟我最親愛的人密切相關(guān)。我看見他們的生活,祖父、曾祖、高祖,他們的人生,正是中國之所以成為今天的中國的緣由。

        那將是一個什么樣的緣由?

        長庚的獨子趙欣馀,字培元,我外祖母的父親,我叫他“祖”。

        有關(guān)長庚的文字中多提到我祖趙欣馀,關(guān)于長庚生平的第一手資料也多來自他的回憶。

        長庚原籍江蘇江寧,就是現(xiàn)在的南京。祖上宋朝臣民,隨徽、欽二帝被俘人金,賜趙姓。元明時代,家族漸漸壯大,奉命遷移到葉赫河濱白戌部落。天命四年,清帝賜姓“伊爾根覺羅”,正黃旗。

        長庚兄弟十一人,他排最末。太平天國農(nóng)民軍血洗江寧,長庚家族五十幾口人遇難,十個兄弟慘死,唯他幸免,遂背著母親,由江寧逃到綏遠,投奔當時的綏遠都統(tǒng)景廉。

        綏遠,今天叫“呼和浩特新城”。

        景廉把他推薦到恭親王府辦事,后來到烏魯木齊都統(tǒng)平瑞的帳下當幕僚。烏魯木齊南山回民起義,圍困烏魯木齊城,平瑞自盡,長庚正在他麾下。在《烏魯木齊守城記略》里,長庚講述了“三月扼守孤城”的事。

        平瑞死了,長庚回到歸化。

        歸化,今天的“呼和浩特老城”。所謂歸綏,就是歸化和綏遠的合稱?!督椷h旗志》上說:“綏遠城在歸化城東北五里,周九里許。兩城倚角而當關(guān)外之沖,扼隴西之隘,謂北門鎖鑰者尋詢無以茲矣?!?/p>

        綏遠,是打開中國北門的鑰匙。

        同治六年,1867年,長庚奉命離開歸綏,到山西當縣丞。同治十一年,伊犁將軍榮全請他到新疆塔爾巴哈任職,從此跟新疆結(jié)下不解之緣。

        綏遠城,長庚從這里開始了他非凡的人生之路。

        2

        綏遠將軍衙署舊址,在呼和浩特新城西街路北。門前鬧市,車水馬龍,對面玻璃幕大樓,巍然聳立,碩大金字在夕陽中熠熠生輝:民主黨派大樓。

        從北京,一口氣四百公里,下午四點,到將軍衙署,外祖母有話:人是地里仙兒,今兒在這兒,明兒在那兒。停車場在衙署和民主黨派大樓之間,兩邊各一條馬路,過了北邊這條,就是衙署。路窄,卻忙一摩托車接踵而過,如魚在水,油門聲剎車聲不絕于耳。

        隔路看去。紅墻灰瓦,飛檐畫棟,門邊紅墻上有黑色石牌,上寫:清。將軍衙署舊址。門額上是布赫手書“漠南第一府”。

        當年長庚背著母親從南京逃出,投奔的就是這里。

        綏遠將軍衙署照《大清會典》里八旗駐防城的要求建造,布局、結(jié)構(gòu)、形制都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營造規(guī)范和技術(shù)水平,稱得上是一處完備的清代建筑博物館。

        衙署磚木結(jié)構(gòu),占地三萬平方米,六進院,前公廨,后內(nèi)宅。主建筑都在中軸線上,由南往北是照壁、正門、儀門、大廳、大堂、二堂、三堂、四堂;左右對稱有便門、廂房、耳房、東西跨院,照壁高大,匾額上書“屏藩朔漠”,是保衛(wèi)邊疆之意。

        繞過照壁,進得院來,先見大樹兩株,蒼郁繁茂,左右分立堂前,問什么樹,說是丁香。

        丁香是我們的市花,她又說。

        她,臉兒圓圓的蒙古姑娘,衙署的導游,老是笑瞇瞇地朝你,不笑不開腔,說渾源女人可愛,不全在長相,蒙古女人可愛,更在那個笑。笑靨粉紅,牙齒潔

        白,門牙略大了些,小兔子似的,卻不丑,栗色短發(fā)齊肩,配翠藍仿緞銀鑲邊的蒙古袍,腳上一雙自旅游鞋,矛盾的統(tǒng)一體,也不丑。

        問貴姓。她害羞地笑,說麗娜。問姓麗嗎?答姓包,包麗娜。后來在阿拉善左旗偶遇阿拉善博物館退休館長,她自我介紹叫傲云。問姓傲嗎?答:姓格日勒,傲云,格日勒。

        蒙古人跟美國人相仿,天真,可親,不設防。

        美國人初次見面,也先告訴你他的名,才說他的姓。漢人不同。一般問貴姓,必答免貴,姓包,你只能稱她包小姐或包女士了。美國人喜歡人家叫他名字,杰克瑪麗彼得蘇菲,上下級之間混熟了也這么叫,跟蒙古人一樣。

        院里的丁香幾乎都是百年老樹,粗干,蒼郁,結(jié)了苞,一粒粒,白果大小,顏色也跟白果相仿,淡黃微綠,只是頭上帶個小尖,硬硬的,看上去不像花蕾,更像果實,在碧綠的枝葉間,成簇地生著。

        說女人如花,若用花比女人,丁香該是個清幽嫻雅的女子,要生得清瘦些才對,比如林黛玉?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把丁香比江南雨中的姑娘。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他說丁香是憂愁的,他的憂愁太“小資”。此丁香非彼丁香。草原跟“小資”,沒一點相通之處。戴望舒若見了這院里的丁香,想也不會拿它比憂郁的姑娘了,

        呼和浩特的丁香壯碩高大,簡直跟國槐差不多;大樹冠,蓬蓬的,是頭發(fā)茂密的女人;樹干粗,身子結(jié)實。同樣的植物,水土不同,樣子大不同,云岡石窟的大樹珍珠梅,也算一例。

        呼和浩特的丁香樹是美麗可愛的蒙古女人。

        正堂,衙署主體建筑,在高二尺的青石階上,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懸山布瓦頂小式建筑。殿脊兩側(cè)置龍吻。岔脊的前端有仙人騎鳳、海馬、行什之類。屋子高、深,方格門窗,光線幽暗;堂中匾額高懸,乾隆御筆“澤敷遐邇”,鎏金的。匾額上頭,橫梁上繪了粉紅的芍藥,一朵朵,在幽藍的底子上惹人眼。

        堂前,一個石條砌成的大露臺,是從前官員做禮儀活動的地方。堂跟堂之間,有青磚甬道和拱門相通。

        建綏遠城,設將軍衙署,首要意義在軍事。清入關(guān)以后,跟漠西蒙古的準噶爾部常發(fā)生戰(zhàn)爭,準噶爾部數(shù)次攻掠,康熙幾次御駕親征噶爾丹。為保西北邊疆,清軍曾屯兵大同右衛(wèi)城,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右玉縣舊城,屬長城以里。建綏遠城,為的是把右衛(wèi)城駐軍北移到長城以外。

        雍正十三年,1735年,朝廷選定城址一歸化城東北五里處。同年,雍正帝敕建。未幾,雍正駕崩,工程暫停,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開始大規(guī)模動工,十萬民王用兩年零四個月,在乾隆四年完成,乾隆賜名“綏遠城”。

        綏遠屯官兵八千,在當時,可謂重兵。兵器有弩槍、弓箭、火銃、鳥槍等,還有外國進口的先進武器,叫“紅衣大炮”,是重型火炮。這樣的炮,綏遠有二十四門。

        綏遠將軍是一品封疆大吏,旗色也跟一般省份的不同,是鑲黃。清初八旗,由皇帝親自統(tǒng)領的是鑲黃、正黃、正白,稱“上三旗”。鑲黃屬頭一位??纯唇椷h將軍的儀從,就知道這皇家第一旗,是什么意思。

        “杏黃傘二柄,黃金棍一對,旗八桿,扇二把,兵拳一對,雁翎刀一對,飛虎旗一對,槍二對,獸劍一對,標旗一對(寬二尺二寸,黃心紅邊;長五尺三寸——均木匠尺),旗桿上大旗一對(寬六尺一寸,長七尺五寸——均木匠尺)?!?/p>

        十一個品種,二十二件家伙,顏色圖案也熱鬧——紅黃金銀飛禽走獸大旗呼啦啦飄。那綏遠將軍要是出門,比如由衙署出來,到了這西街上,還不得惹人瞧嗎?保準萬人空巷,交通堵塞。

        將軍呢?坐車還是騎馬?印房的西屋里有一駕車,綠呢頂子帶荷葉邊的,木輪推車,不是將軍坐騎,

        將軍得騎馬,高頭大馬,才顯英武之氣。而且肚子不能太大。不是說馬,是說將軍。一品官,年齡總不止五十有余了,發(fā)點福不算怪,肥了不行。

        將軍,從美學意義上說,應當是一個將人類雄性之美表現(xiàn)到極致的角色,所謂有勇有謀者是也。有勇無謀,莽夫之輩,缺少智慧的光輝;有謀無勇,心機纏繞,缺少精神的照耀??窗皖D、麥克,阿瑟,眉宇之間,就是那無與倫比的雄性之美。要緊的是,他們并非刻意表現(xiàn)什么。巴頓從來頂著那鋼盔,鷹眼鷂鼻,目光堅定而老謀深算;麥克,阿瑟最著名的形象,是叼個玉米稈做的煙斗,大殼帽下頭,瞇縫著眼兒,放松得很呢。中國將軍也有英武的。比如李宗仁、孫立人、張靈甫,相貌堂堂,器宇軒昂,卻少點美國人的調(diào)皮勁兒、幽默感。許是跟文化和體制有關(guān)。儒家文化,講究正,所謂正襟危坐,這是漢文化的審美觀,我倒以為,幽默是一種能力,所謂舉重若輕,是高境界,是大。

        三進院里有清代大鐵鍋一口,當年做防火、舍粥之用。

        三堂是民國時期綏遠省政府主席的辦公室,傅作義在這兒辦過公。

        從乾隆二年,1737年,到宣統(tǒng)三年,1911年,歷經(jīng)一百七十四年,清帝共授六十七任綏遠將軍,1912年,最后一任將軍坤岫被趕出衙署。從此,綏遠將軍衙署的主人走馬燈似的換個不停,長的幾年,短的月余。袁世凱、段祺瑞、曹琨、馮玉祥、張作霖、閻錫山都委派過他們自己的綏遠將軍、都統(tǒng)或主席。傅作義就是閻錫山屬下的綏遠省主席。

        軍事駐防是頭等要務,除此之外,綏遠將軍要做的就是把人民生活搞好,這方面成績突出的是第六十三任綏遠將軍貽谷,他任職七年,業(yè)績不少:疏河開渠、分地旗民、開辦工廠、創(chuàng)建學堂、植樹造林。他還創(chuàng)辦了“陸軍學堂”,建中學、高小和滿蒙學堂十多間,辦開放義學二十三所,還送學生留洋。他讓八旗滿民或耕或工,學會謀生本事,做自食其力的人,可謂用心深遠。

        六十七位綏遠將軍,任期最長的是第五十八任將軍克蒙額,歷時十一年,現(xiàn)在將軍衙署有御賜碑表彰他的功勞。任職次數(shù)最多的嵩椿,當過三屆綏遠將軍。

        廳前廊下,懸了燈籠,紙的,微黃,由細鐵絲網(wǎng)罩罩著,燈上墨筆寫“綏遠將軍”。燈做得不壞,字卻不講究,今人仿舊,功夫用得不夠。

        衙署里存著綏遠城北門“鎮(zhèn)寧門”匾額和南門“承薰門”匾額,都是真品。從前,第十層廳為慈禧專設,展示少女慈禧在歸綏的生活場景,現(xiàn)在去掉了。麗娜含笑,說慈禧跟著她爸,在這地方待過。問為啥現(xiàn)在沒了。她笑著搖頭。

        慈禧的父親惠征,原鑲藍旗人,在八旗里屬第五旗。慈禧成了皇太后,在咸豐十一年發(fā)上諭:“慈禧皇太后母家著抬人鑲黃旗滿洲?!被菡骷覐拇诉M入滿洲第一旗,后來史料上提到惠征,都說他是鑲黃旗人。

        惠征是從無品級的小官做起的。道光十一年他是筆帖式,沒品。道光二十八年,到了正四品——山西歸綏道的道員。當時的

        “歸綏道”,管轄歸化城、薩拉齊、清水河、豐鎮(zhèn)、托拉克、寧遠、林格爾七個直隸廳,駐地就在歸化城?;菡髯鰵w綏道員兩年零七個月,少女慈禧該是在此時隨父親在歸綏。但她肯定沒在將軍衙署里住過。所以衙署為她設展廳,確實牽強。

        衙署現(xiàn)有展廳如折房、回事處、官房、大堂、印房、二堂、客廳、佛堂等,按照舊時建制把房子布置了。最有趣的是印房。印房原是存大將軍印章的地方,現(xiàn)在改成了將軍的書房臥房和起居室,一明兩暗格局。堂屋里,有清代漆柜真品,套著玻璃罩,墻上一幅掛軸,上書李白詩《長干行》:“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落款鄭燮,筆法頗得板橋意味;東屋里,紫檀雕花掛幔大床一具——屋里用品設置一律仿古,假得可愛。

        讀《長干行》,那個思人的女子,讓我想起祖母。我的奶奶,五十二歲辭世,我父親十歲失去母親,祖父五十一歲失去妻子。他活到八十多,再未婚娶。

        祖父祖母都是四川人。我的籍貫,到現(xiàn)在還寫的是“四川省富順縣”。富順,在自貢東南不遠。祖父母是家里定的親。祖母姓何,按舊歷,她該叫鄭何氏。有句歇后語:姓何的嫁給姓鄭的——正合適。可是她,命苦。

        留下的幾張照片,都是我父親很小的時候他們的合影。那會兒她只有四十多歲。

        瘦削,沉靜,不笑,那么大的一雙眼睛,里頭是憂傷。小時候我想,我奶奶照相的時候肯定不高興,就像我,大人非讓照,很沒意思。可她跟我不一樣。我兩三歲時候跟我祖合影,不情愿,把嘴撅得老高。她不,她專注地看鏡頭,認真照相,只是不笑。站或坐,膝下總有我父親,兩三歲的樣子,跟我與祖合影時的年紀相仿。

        祖父不在。他從不在合影里。他是那個拍照的人嗎?還是根本不在家?

        祖母是由她的母親從四川送到湖北,與祖父成婚的。她大祖父一歲,兩人都二十大幾了。在那個年代的女子,實在是晚得有些過分。當時祖父在上海震旦學堂讀書,家在武昌。他們是早訂婚,晚結(jié)婚。祖母生第一個孩子——我的伯父時,已經(jīng)三十多歲?;楹笠荒辏娓钢簧砣V州任職,后來又去沈陽做張學良秘書,這期間大約八年,祖母生了一兒一女,是我的伯父和姑姑。祖父只是偶爾休假回家小住,聚少離多。

        憶妾深閨里,煙塵不曾識。嫁與長干人,沙頭候鳳色,五月南風興,思君在巴陵。八月西風起,想君發(fā)揚子。去來悲如何,見少別離多……(李白《長干行》)

        1930年,祖父任北京市政府秘書長,祖母攜兒女,到北京團聚。1932年,我父親在北京出生,那一年,祖母四十二歲。十年以后,她在北京去世。自從嫁人鄭家,她再沒回過四川,再沒見過自己的父母。姑姑說,看見她給娘家的信里有一句:“我恨不能插翅飛回?!?/p>

        想家,英語叫homesick。Home是家,sick是病。想家是一種病。一個人想回家,到了生病的地步,還要忍,是傷心更傷身的。

        四十歲的奶奶從照片上看我,不笑。我想象她的生活,她的心情,可我怎么想象得出?別林斯基說:才華不是華麗的外表,不是娛樂,而是看到生活深處的能力。偉大的作家如托爾斯泰、茨威格、魯迅,他們是男人,卻把女人的內(nèi)心寫透一一《安娜,卡列尼娜》《一個女人的二十四小時》和《傷逝》……再讀,總還是被觸動,他們?nèi)绾慰赐概说男乃?他們是天才。

        奶奶的女紅一流,我見過她留下的繡品,鞋墊手絹之類,水紅軟緞上繡了百合、西番蓮、鴛鴦戲水。繡工精致,顏色配得也好。姑姑說,奶奶是家里最早起床,最晚睡覺的那個人。她要照顧一大家,上有公婆,下有稚子,還要管理傭人,盤算開銷。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應瑣事,全由她支應,入不敷出了,得拆東墻補西墻,實在沒法了,就當東西。

        這個主婦當?shù)?,實在費心血,耗氣力,那她什么時候繡的那些鞋墊手帕呢?只能是夜里。

        五月不可觸,猿鳴天上哀。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妄心,坐愁紅顏老。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坐愁紅顏老”,或許是她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我沒見過她,但想起她,總是那雙憂傷的眼睛,像個謎,讓我老想發(fā)問?,F(xiàn)在我懂了,有些事是不能問的??吹缴钌钐幍哪芰Γ颂觳?,還要經(jīng)驗。生活的滋味,只有體會過的人才能想象。

        跟麗娜告別,我說給你拍個照,她害羞地笑,朝旁邊我們同行的朋友說:跟大哥一起照吧?又朝大哥說:你像我們蒙古族呢。

        這位大哥,六尺漢子,濃眉細目,黝黑結(jié)實。

        都笑,起哄,說他,可不就是蒙古族嗎?不如你倆認個兄妹吧。

        大哥高興了,欣然上前,跟蒙古小妹合影。

        鏡頭里,她依偎著他,笑得花兒似的。

        3

        大召寺是召廟,蒙古族藏傳佛教的寺院。

        呼和浩特召廟多,從前有“召城”之稱,所謂“七大召,八大召,七十二個綿綿召”,是明清時候的民間說法,大召寺建得最早,是“七大召”之首。

        大召在老城,當年的歸化城,如今的玉泉區(qū)大召前街。大召寺始建于明朝萬歷七年,1579年,為明神宗朱翔均賜土阿拉坦汗所建,原名“宏慈寺”,清代重修,改成現(xiàn)在的名。明代以來,一直是內(nèi)蒙古地區(qū)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陽斜了。寺前廣場上人不多,邊上有些地攤。賣銀飾的,簪子手鐲懷表;賣水果的,甜瓜蜜柑葡萄。甜瓜生得長,皮淡黃有碎紋。外祖母的回憶錄里寫過蘭州醉瓜,說一經(jīng)剖開,酒香四溢。

        問是醉瓜嗎?說是呢。問甜嗎?說甜呢!問要是不甜,能退嗎?說咋不甜呢?我切開你嘗!

        還是作罷,轉(zhuǎn)身走。

        后頭叫:咋不買呢?哎,你咋不買呢?

        寺門大開,暗紅的兩扇,厚,重。門邊,坐了喇嘛,老的小的都有。兩個小的,擠一個凳坐。細聽,說閑話呢,你一句他一句,沒主題。

        進得門來,廊下站了喇嘛,壯年的,也三兩個聚著,也說閑話,曬太陽。都閑著,想是白天的事做完了,正歇著。

        迎面一棵樹。果子殷紅,累累,襯了瓦藍的天,像麗娜——藍緞袍子襯紅臉蛋,俊。站住,瞄準果子,拍照。后頭進來個人。也跟著站住,也抬頭——瞧,以為此樹必有典故吧?她問:這什么樹啊?

        我回頭,年輕女人正看我,她毛毛卷披一頭一肩,杏核眼大睜,等我說話。我說蘋果樹吧,說罷便走,就聽見身后議論。

        女人:噯,蘋果樹,拍一張吧?

        男人:蘋果樹有啥拍的?

        女人:人家都在這兒拍呢……

        男人:人家上茅房,你也去?

        女人挑了聲兒高叫,不依不饒了。

        忍不住樂。女人有意思,男人更有意思。人云亦云,就是這么回事。要是我圍著那樹多轉(zhuǎn)悠

        會兒,引來一群老少不難。所以說潮流,其實是可以引導的。老說順應潮流。其實潮流里的大多數(shù)不知道朝哪去;知道的,只是走在頭里的幾個。

        多數(shù)人喜歡盲從。

        盲從始于崇拜,先崇拜而后盲從。上一屆的法國總統(tǒng)候選人羅雅爾是個女的,人生得美,又能干,據(jù)說她競選,每次出場之后,發(fā)型、裝束和臉上的妝都立即成為新時尚,法國婦女爭相效仿。自由思想之發(fā)祥地如法蘭西,也需要偶像崇拜。

        盲從省事,跟著偶像走唄,用不著分析研究,心里不累,可是害人。比如希特勒統(tǒng)治下的德國,比如我們的文革,都是現(xiàn)代史上駭人聽聞的悲劇,是盲從的代價,人類的恥辱。

        并非所有人都在盲從。德國有辛德勒,中國有張志新。一時就想起這兩個人,把他們放一起,不一定合適。但有一點,他們是相同的,就是在萬眾齊盲從的年代,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和行動。他們都偉大,盡管偉大的方式不一樣,結(jié)局也很不同。

        獨立思考不易,特立獨行更難,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shù)》里說過自己原先沉默,后來不那么沉默的原因?,F(xiàn)在拿來再讀,發(fā)覺關(guān)于那個原因,他其實沒說什么,而我們已經(jīng)明白了,是心照不宣,每一個經(jīng)歷過的人都會懂,中國人喜歡當面沉默,背后說話。是什么原因呢?

        幾個朋友探討這事,有說是歷史使然,中國幾千年封建制度壓迫人啊,哪還敢說話?有說是國民性,有什么樣的國民就有什么樣的制度。兩邊爭論起來,各有各的說法,最后在一個觀點上一致了——像林昭、張志新那樣的,能有幾個?

        然后,大家各自散去。明天呢?還跟昨天一樣生活。

        可巧,那兩個讓人提起的勇敢者,都是女的,女人是弱者,精神上再強大,身體上還是弱的,遠到江姐,近到林昭、張志新。江姐,我沒見過照片;林昭和張志新的,見過,都生得不差,特別是張志新——我喜歡那種長相的人,跟奧黛麗·赫本一個類型,清純而略帶稚氣的美。有一陣她的照片常出現(xiàn)在報刊上,黑白的——在拉小提琴,或凝神看你。那樣子,讓人不忍看——像一朵花。盡管她眼神堅定自信,還是一朵花。這么美的花遭摧殘,叫人怎么想象?

        她們經(jīng)歷的苦難,我們沒法想象。

        說中國人當面沉默,背后說話,也不全對。少數(shù)人不這樣。我想起的這個,可巧,也是個女的——龍應臺。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shù)》里提到她,說她在國外年頭多了,看不慣國人的沉默,簡直成了心直口快的外國人了。

        心直口快,怎么想就怎么說。真讓十三億中國人這么做,大家不一定習慣??墒?,我愛龍應臺的文章,最愛就是她的心直口快。有才華有見識的人不少,敢說,而且說得那么真心動人的,在當今華人世界里,少見。

        誠實,是小孩子都懂得遵循的道德。而我們,卻要為一個成年人的誠實,向她敬禮。

        成年人的世界真不可思議。

        1963年8月23日,美國黑人民權(quán)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林肯紀念館發(fā)表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

        朋友們,今天我對你們說,在此時此刻,我們雖然遭受了種種困難和挫折,我仍然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國的夢想中的。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真正實現(xiàn)其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夢想有一天,在佐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

        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這個正義匿跡,壓迫成風。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將變成自由和正義的綠洲。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yōu)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里生活。

        我以為,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并不限于美國黑人的解放,他夢想的,其實是整個人類能夠誠實地生活,不分膚色種族,誠實地面對真理,面對彼此。誠實,才是自由民主的基礎。

        這問題不簡單。美國笑星Bob Hope(鮑伯,霍普)演過一個電影,說誠實問題——個人跟朋友打賭,保證二十四小時內(nèi)不說謊。Bob Hope演的就是這個不說謊的人。二十四小時,除了睡覺,剩下十幾個小時,一句謊話不說,卻難,簡直難死了。結(jié)果他處處碰壁。英文里有個詞叫White lies,意思是善意的謊言。比如人家生了孩子,你大概得說點吉利話的,這叫人情世故——一個人,得懂。不過,世故過了頭,就跟虛偽無二了。虛偽的生活是沒有安全感的,因為騙人的,最怕自己被騙。

        王小波的可愛之處,也在他的誠實。認真思考,嚴肅為人,不裝孫子,難得??墒呛髞碛腥顺此恍┎粋惒活惖奈淖终f他,效果類似惡搞。要是他九泉有知,一定不喜歡。讀他的文字就知道,他哪是那么忽悠的人啊?

        寺院坐北朝南,風格藏漢結(jié)合,占地約三萬平方米,主體建筑是“伽藍七堂式”布局。沿中軸線有牌樓、山門、天王殿、菩提過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樓、東西配殿、廂房,附屬建筑有乃瓊廟、家廟等。寺外有甬道繞寺一周,另辟有東西倉門。

        大召藏品豐,有“大召三絕”——銀佛、龍雕、壁畫,是明代遺物。

        銀佛,釋迦牟尼像,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銀佛之一,距今四百多年。佛像坐姿,高三米,純銀鑄就。據(jù)說當年銀佛落成時,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親臨大召,為銀佛開光,所以大召寺又有“銀佛寺”之稱,

        龍雕。銀佛座前兩根通天柱上,有金色蟠龍一對,高約十米。雙龍相對,盤旋仰望,生龍活虎,氣勢逼人。

        壁畫,以佛祖與外道六師辯經(jīng)、斗法圖最美,畫面既整體連貫,又獨立成章。全圖繪神佛、凡俗等人物770佘人,場面宏大。壁畫用天然石色繪成,經(jīng)數(shù)百年,艷麗依舊。另有彩塑和金銅佛像、巨幅唐卡、108部甘珠爾經(jīng)卷、法器、面具等等,樣樣是稀世珍寶。

        還有一件寶貝,要在晾大佛的時候才得見。

        晾大佛,一年兩次。農(nóng)歷正月十五和六月十五,大佛是一幅巨大的邁達佛像,長2丈、寬1.5丈。邁達是藏語,“彌勒”之意。巨大的彌勒掛在大殿前曬太陽,可以想見的壯觀。同時行法會,眾僧誦經(jīng),法樂齊鳴,膜拜布施,敬獻哈達。

        山門額上懸匾一塊,書“九邊第一泉”,據(jù)說由清代山西文人王用禎棉筆寫就?!熬胚叺谝蝗闭f的是大召門前的玉泉井。

        傳說康熙西征返京時,經(jīng)過歸化,在大召門前歇腳。天正熱,人馬焦渴難耐。皇帝的一匹御馬忽然間奮力刨地,蹄落處,出清泉一股,泉水長流不斷,就有了“御馬刨泉”一說。后來,泉眼上筑了井臺,專讓人打水。此水非同一般,清冽甘甜,有如瓊漿玉液,便得“玉泉”名,在北方邊鎮(zhèn)有盛譽?!氨狈骄胚叀笔潜辈窟吶能娛轮劓?zhèn),明代始,有遼東、宣府、大同、榆林、寧夏、甘肅、薊州、山西、固原九個地方,所以“玉泉”又叫“九邊第一泉”。

        那塊匾,原物在文革中被

        毀?,F(xiàn)在的這塊是八十年代重修寺院的時候復制的,形雖在,神已去。

        大召門前,另有一可去之處——“明清一條街”。街長約半里,清一色的老屋。

        賣古玉的,賣貂皮的,銀器銅器,留聲機八音鐘古錢幣老松石老蜜蠟……經(jīng)營項目全寫在窗玻璃上,大個兒的美術(shù)字,黃套紅,紅配綠。檐下懸了燈籠,窗前擺著花盆。

        這一家的盆栽小石榴墜滿了果,一個個紅紫油亮。下頭,有一盆淡粉的風仙跟它配著。

        女店主出來,身腰茁壯,腳下生風,笑容可掬。她穿翠藍褂子,前襟貼一身亮片,大大小小,層層疊疊,一律由胸口朝外散發(fā);V字領開得大,掛珍珠項鏈一串,串上墜了一大塊銀,銀上頭鑲了松石。

        我問這是石榴嗎?她愣一下,笑,說是,我們這兒的小棵石榴。說著,挑了眉瞧我,說看點啥?她身后,有徐悲鴻的馬、成吉思汗的像、壁毯、羊毛褥子,還有成排的皮手套,案子上有玉啊銀啊銅啊……我的眼卻舍不得離開石榴。

        她再挑眉,說你喜歡花,那你看看這個,轉(zhuǎn)身拿了銀釵一只,說這花型,多好!

        我問:老的?

        她壓低了聲回:晚清,

        問價,還價,談不攏。

        男人出來了,黑瘦的一個,沒她壯,不像她那么笑開了花,可挺和善,聳了肩說生意不好做不好做,老東西難找啊!就說和田玉,和田哪來那么多玉啊?

        我笑說:就是,和田玉早沒了,咱還是爽快點兒,您收了錢,簪子歸我,行不?

        女人看男人,怏怏的。

        男人不看女人,兩眼看定我手里的銀簪,搖頭說:不好做不好做。一只手已經(jīng)伸出來,接下錢,去了。

        簪子插頭上,我轉(zhuǎn)身上街——房子老,東西舊,那形形色色的“古物”前頭,偏偏站出個鮮亮亮的可人兒。

        瞧她,膚如凝脂,手似柔荑,身上杏黃,腕上翠綠,頭上岫紫,腳上桃紅,由垂了珠簾的老屋里出來,站太陽地兒里,左顧右盼,一邊往手上抹油,美人兒不光在臉,十指尖尖,不是說的,是養(yǎng)的,

        老街上猛出來這么個標致的人兒,惹眼,想她自個兒也知道,就眼波流轉(zhuǎn)的。沒好意思對著人家拍照,趁她轉(zhuǎn)身兒,拍了背影兒。

        背影兒有背影兒的好。

        4

        綏遠將軍衙署不見長庚遺跡,在意料之中。長庚到這兒的時候,還是個青年,但他日后作為西北邊疆封疆大吏和兵部尚書的人生之路由此開始。這個“最初”,是值得看的。照祖的說法,他們本非滿人,他又說,長庚生在1843年11月的甘肅,那他的父親該是在西北做過官的,或許跟綏遠都統(tǒng)景廉是至交,不然他不會千里投奔了來。

        歷史跟現(xiàn)實不再相依,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所有歷史里頭的人都去了。父親母親是革命的一代,他們有太多重要的事得做,對于家族舊事,似無暇詢問。

        歷史卻并不因此黯淡。

        在《文史資料選輯》的目錄里,我發(fā)現(xiàn)了祖的文章《回憶先父陜甘總督長庚在西北的四十余年》。

        祖是長庚的獨子,1914年11月6日天津《大公報》載有長庚逝世訃告,題為“長少白逝世之傳聞”,其中,把祖稱為“伊子培元”。

        訃告說,長庚是“治邊干員……大總統(tǒng)特召其來京,擬位以邊省將軍,詎意,長回京,宿疾復發(fā),日益轉(zhuǎn)劇,遂至不救。定于五號由伊子培元在安定門內(nèi)大佛寺開吊,大總統(tǒng)擬派員致祭,昨向人云:一月內(nèi)如陳昭常,如丁振鐸,如唐景崇相繼歿去。今長庚不以病死,老成凋謝,言次喟然者再”。

        訃告不知出自誰手,竟然連感慨一并寫上了。照他說,袁世凱還要派長庚去當戍邊將軍,他沒接,回了北京,舊病復發(fā),不治而逝。文中說的陳昭常、丁振鐸、唐景崇,都是翰林院編修,就是現(xiàn)在的學部委員,大知識分子,在清朝歷任要職,又受民國政府青睞,可是,他們對于民國政府的任命,都不熱衷。

        陳昭常遍游西歐日本,通洋務,善詩文,當過吉林巡撫,死的時候,只有四十七歲,留下詩文集《廿四花風館詩詞鈔》《廿四花風館文集》,丁振鐸是清末國史館總纂官、監(jiān)察御史、云貴總督、協(xié)理資政院事兼弼德院顧問大臣,唐景崇當過學部尚書,內(nèi)閣學務大臣兼功德院顧問大臣,對《新唐書》做過補注。

        跟他們一樣,長庚也沒接受袁世凱的任命,回家去了。寫訃告的人由他的辭世,念及上面三人,似有深意。他們又在同年同月辭世,確實叫人感嘆。時代要前進,清廷已經(jīng)腐敗透了,對于這個,想他們是了然于心的,都不是等閑之輩啊??墒切聲r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在紛擾交雜的混亂里,他們看不見方向。

        長庚身后寂寞否?好在他還有我祖趙培元為他吊喪,大總統(tǒng)也派專員吊唁。

        大約六十年后,我祖趙培元辭世,情形跟他的父親似有天壤之別。這一對父子,生的志向不同,死的情形迥異。

        瘦小,干枯,像個干了的核桃,殼還硬著,是祖在我記憶里的樣子。祖青年時畢業(yè)于貴胄學堂,好讀書,喜收藏,淡泊名利,厭惡官場,多結(jié)交文人雅士,跟杜少牧、袁寒云、潘寒溪是至交,祖不事生產(chǎn),做過些小官,也是給生活逼的,在寧夏中衛(wèi)當過縣長,在河南鄭州也任過職。沒錢了,就當東西,賣房,收藏的文物卻一件合不得賣。

        祖辭世,在六十年代末,那會兒,他那些一輩子不離身的寶貝文物都化成灰了。姥姥說,有一次為怕抄家翻出古人字畫得罪名,大舅要把祖的最后一點收藏拿去毀了。祖不肯,舍了命地去搶。想那會兒,他已經(jīng)是耄耋之年,八十多了,結(jié)果還是毀了——用水泡了搗碎,倒進了公廁里。幾大箱子文物,沒了。那其實不是物,是他的命。說人活一口氣,精氣神兒沒了,他對這個世界,一無留戀。

        四十多年前那個冬天的早晨,一口薄棺停在麻花胡同七號的破門后頭。七號在九號旁邊。祖住緊里頭一間小屋。去過一次他的屋,是夏天的傍晚,滿屋太陽,蒸籠似的,

        不記得跟他說過話,卻有一張合影——我兩三歲模樣,穿吊帶裙,柔嫩的小膀子裸著,眼翻著鏡頭,嘴撅得掛兩個油瓶還富余,站他膝下。他穿老頭衫,就是那種短袖圓領的薄棉布針織衫子,軟塌塌,掛在他身上。我不高興,情緒很壞;他不在意,泰然處之。

        祖死了。姥姥痛哭。我也哭。從來,她哭,我就哭,不需要問她為什么哭。她哭,這件事本身已經(jīng)足夠讓我心碎。

        沒人來吊唁我祖,大佛寺已成“四舊”。他的那些舊友早已作古,即便活著,也是各自飄零,音訊不通了。

        七號院門后的通道從沒顯得那么幽暗,

        沒人管我,所有大人都進了七號,再不出來,我在門口探頭探腦,看見棺材,突然怕得要命,狂奔回家。等我攢足了勁兒,再過去,棺材不見了。

        中午,姥姥回來,從口袋里掏出黑紗,跟大舅說:在家戴戴吧。

        祖去了,通向歷史的那扇門悄悄關(guān)上,沒人再提起長庚、伊犁將軍、陜甘總督、駐藏大臣、杜少牧、袁寒云、潘寒溪和那幾大箱子字畫,沒人再去思想那些陳舊得好像不是這個世界的事。我們要進步,我們得進步,我們要加入紅小兵、紅衛(wèi)兵、共青團,我們要上大學,出國留學,衣錦還鄉(xiāng)……

        歷史,并不因此消失。

        鉤沉,《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探索深奧的道理或散失的內(nèi)容。

        我的探索由此開始,繼續(xù)——向西,經(jīng)包頭、巴彥淖爾、磴口、烏海、石嘴山,穿賀蘭山,到內(nèi)蒙阿拉善左旗,尋蒙古羅王府和定遠營遺址。那是我最親愛的人,外祖父愛新覺羅·毓運出生的地方,是他的祖父端王載漪被罪后流落寄居之地。

        沙漠如毯,戈壁好像干枯的河底,賀蘭山橫亙,在云霧里昂首。

        故人何在?

        只有長庚,依然和殘月相伴,

        2008年9月5日在呼和浩特綏遠將軍衙暑尋長庚遺跡;2008年11月22日完稿于北京

        責任編校郭海燕

        猜你喜歡
        綏遠長庚將軍
        民國時期綏遠改省時間小考
        我家的“將軍”
        小讀者(2021年2期)2021-03-29 05:03:14
        紅利
        遼河(2020年10期)2020-11-10 04:39:57
        許長庚
        書香兩岸(2020年3期)2020-06-29 12:33:45
        寬厚的“綏遠方式”
        將軍
        伊犁將軍長庚
        將軍駕到
        清華長庚 有溫度的服務
        將軍完婚
        小說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15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日韩国产有码精品一区二在线 | 久久AV老司机精品网站导航| 免费国产调教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人妖视频国产| 大地资源在线影视播放|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巨乳人妻| 国产另类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二区|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成人| 日韩一级137片内射视频播放| 92午夜少妇极品福利无码电影| 性一乱一搞一交一伦一性|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蜜桃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麻花传媒二三区别| 国产精品白浆免费观看| 日本黄色3级一区二区| 37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张筱雨| 亚洲中文无码久久精品1| 亚洲美女主播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原千岁中文字幕| 国产黑色丝袜在线看片|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三级| 一边捏奶头一边高潮视频| av蓝导航精品导航| 91免费国产高清在线| 国语对白免费观看123|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5388| 亚洲国产精品av麻豆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a片久久久| 国内露脸中年夫妇交换| 九色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一|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