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勇
“新年到,新年到,爆竹聲聲把門敲。咚個隆咚咚,咚個隆咚咚,平安幸福好運到……”一提到春節(jié),我們眼前會浮現出許多熱鬧的畫面——放花炮、貼春聯、吃團圓飯、拜長輩、看春節(jié)晚會……每一個場面都喜氣洋洋,每一項活動都意味深長?!爸袊辍敝胸S富的文化意味,作為“龍的傳人”的你,是否都了解呢?本次“中國年,中國味”主題體驗活動,邀請你參加!
發(fā)倡議——春節(jié)總動員
要過年啦!這個春節(jié),就讓我們一起快樂地“玩”春節(jié),用心去體味,并用筆記下你在歡樂喜慶中的發(fā)現和感悟!
為了讓更多的人參與這次體驗活動,吳勇老師給五(5)班的家長們發(fā)了一份倡議書。
同學們,請你也給班級同學寫一份倡議書,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與!尊敬的家長:
春節(jié)是一個傳統(tǒng)佳節(jié),它的文化意味遠遠超過中國其他任何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這樣一個節(jié)日中,最開心的當然是孩子——穿新衣,放鞭炮,剪窗花,祭祖宗,拜長輩,收紅包……每一件事都會成為孩子美好的童年記憶,每一件事都會成為孩子習作中最鮮活的素材。讓我們帶著孩子走進春節(jié),去呼吸濃郁的年味;融進春節(jié),去感受過年的幸福吧!
與孩子一起“貼春聯”。春聯,是中國語言的藝術。寥寥數語,卻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不同的行業(yè),春聯中有不同的稱謂;不同的家庭,春聯中有不同的愿望;不同的年齡,春聯中有不同的祝福。與孩子一起創(chuàng)作春聯,與孩子一起書寫春聯,與孩子一起張貼春聯,與孩子一起賞讀春聯,其實就是領著孩子上一堂堂語文課呀!
與孩子一起“做年夜飯”。年夜飯也稱“團圓飯”,每道菜都有著有意思的說法:“魚”和“余”諧音,象征著“吉慶有余”;“菜”和“財”諧音,預示著“財源滾滾”……如果讓孩子和您一起參與到年夜飯的烹制中,不僅可以增添節(jié)目氣氛,還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心靈深處留下一份寶貴的文化記憶!
與孩子一起“看春晚”。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聯歡晚會,已經成為除夕夜一道必不可少的“年夜飯”。在小品、相聲里,累積著中國人幾千年來的語言智慧;在輕歌曼舞里,洋溢著人世間最真、最美的情感。這臺晚會,能給孩子帶來一個美麗的世界,一份高雅的情趣,一個鮮明的文化烙印。
與孩子一起“守歲”。守歲,俗名“熬年”,就是在除夕之夜不睡覺,迎接新一年的到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看電視,喝喝茶,吃吃瓜子,聊聊過去,說說未來。當新年的爆竹聲響徹夜空的時刻,一家人相互說著新年祝語,給親朋好友發(fā)送祝福短信,這該是一個多么溫馨、多么快樂的場面!
當然,您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許多與春節(jié)有關的事情。我們相信,每一件事情都能給您的孩子帶來歡快的笑聲,留下幸福的童年體驗。我衷心希望從您孩子的習作中,能讀到您家不一樣的春節(jié),能分享到您家別樣的快樂!最后祝您全家過一個健康、祥和、愉快的春節(jié)!
您真誠的朋友吳勇
12月30日
辭舊歲——春節(jié)預備時
春節(jié)的腳步越來越近,大街小巷張燈結彩,每一扇門窗都透顯出熱烈的“中國紅”;城市鄉(xiāng)村歡聲笑語,每一個角落都散發(fā)著濃郁的“年味”。此時的你,正和家人為喜迎新年的到來做些什么呢?
同學們,讓我們踩著春天的節(jié)奏,用眼睛去發(fā)現,用文字記下你春節(jié)前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所想,記錄下這歡快的“春節(jié)前奏曲”。
臘月二十四吃灶糖
吃灶糖?很有意思吧!在我們東北,每年臘月二十四,人人都要吃灶糖。
據說,每家的灶里都住著一位神仙,他就是無人不知的灶王爺。他是管吃飯的,只要誰得罪了他老人家,他就會一聲令下:“今天的飯非常難吃!”那一天從灶上做出來的飯菜就一定難以下咽。厲害吧!奶奶說,這位灶王爺每年的臘月二十四都要上天一次,向玉皇大帝報告一年來人問發(fā)生的各種事情。為了不讓灶王爺上天去說我們的壞話,人們就做了一種特別黏嘴的糖,往灶王爺的嘴上抹一抹,他上天說的就都是“甜言蜜語”了。
這不,媽媽和奶奶在灶臺(呵呵,其實是液化氣臺)上擺上各種供品,有蘋果,有糕點,當然還有很多糖果!奶奶點上一炷香,嘴里念念有詞:“灶王爺,上天多說好話,保佑我家來年生意興旺……”爸爸在外面放起了鞭炮,我跟在一旁大聲喊道:“灶王爺上天啦!”祭完灶王爺之后,我就開始吃起了美味的糖果。
(王晴)
臘月二十七寫春聯
臘月二十七,我和爺爺約好今天寫春聯。我要寫一副“福如東海闊,壽比南山高”的壽聯送給爺爺。
我先把兩張豎條紅紙折成五小格,鋪在桌面上,再用毛筆蘸上墨汁,工工整整地寫開了?!澳驿h起筆,轉中鋒……”我默念著老師所講的書寫要點,一揮而就,一個大大的“福”字便出現在眼前,爺爺連連稱好。我一鼓作氣,很快寫好了上聯。接著,我開始寫下聯,“刷刷”幾筆,下聯也成了。咦,怎么上聯長,下聯短呢?不好,原來我把“比”丟掉了。唉,都怪我太馬虎!“沒關系,沒關系,我再去裁紙?!睜敔斶B忙安慰我。我又重新提起筆來,寫好了下聯。
爺爺從房間里取出了一桶漿糊和一把毛刷,準備貼春聯。我搬來椅子,搶著踩了上去。我先用刷子蘸了點漿糊,在門上來回地刷了幾下,接著把春聯貼上去。剛貼上去的時候,上面鼓起了好多小泡泡,我用手輕輕地摁了摁。哎呀!漿糊沾在我手上了,紅紙把我的手指都染紅了!當我從椅子上跳了下來欣賞春聯時,我笑了,爺爺奶奶也笑了!
(黃頔旸)
迎新春——春節(jié)進行時
在千門萬戶的喜慶春聯中,在除夕之夜的絢麗煙花中,我們不知不覺地跨進了新年的門檻。當新春第一束陽光照亮大地,我們的快樂和甜蜜也拉開了序幕……
同學們,只要你留心觀察,用心感受,在你的“春節(jié)進行曲”里,一定能捕捉到特別華美的新春樂章!
大年初一新年“第一餐”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揉著惺忪的睡眼走到樓下的餐桌旁,只見桌上放著一大盤娃娃菜、一碟紅棗和一塊年糕。
我一邊伸著懶腰,一邊問奶奶:“奶奶,大年初一早上,怎么吃這些呀?”
奶奶笑著說:“大年初一早晨就吃這些菜,這是我們這兒的習俗?!蔽腋械胶芷婀郑骸澳棠?,這些菜我們平時不也吃嘛,為什么要把它們作為今天的早飯呀?”
“孩子,我們平時吃這些菜呢,沒什么講究,今天可就不同啦!吃娃娃菜就代表著今年‘財源廣進;這紅棗呀,是必須吃的,因為它代表著今后的日子紅紅火火!”
我夾了一小塊年糕送進嘴中,邊嚼邊問:“那吃這些年糕呢?”
“年糕不是放在鍋里蒸熟的嘛……”
“奶奶,我懂了,這年糕一定預示著今年的生活蒸蒸日上!”哦,原來這些菜里還蘊藏著這么多的學問呢!
“爸爸媽媽,快起床吃早飯啦!”我扯著嗓子喊道。等他倆坐到餐桌前,我便當起“新年第一餐”的向導:“爸爸媽媽,你們一定要多吃娃娃菜和紅棗喲!”“為什么呀?”他們異口同聲地問道?!俺粤送尥薏撕图t棗,你們今年生意一定會紅紅火火,財源一定會滾滾而來呀!爸爸媽媽,你們還要嘗嘗年糕!”
“這又有什么講究?”爸爸故作驚訝地問道。“你和媽媽的生意一定會再上新臺階,讓同行‘高不可攀!”我現炒現賣起來。
“哈哈哈……”爸爸爽朗的笑聲彌漫在新年的晨曦里。
(施海夢)
大年初五鉆“佛母洞”
大年初五那天,我們一家去五臺山鉆佛母洞。據說,在新年里鉆一鉆佛母洞,就能丟掉晦氣,新一年的生活就會順順當當、平平安安。
我們爬了幾千級臺階,終于來到了大名鼎鼎的佛母洞!佛母洞又名“千佛洞”,里面都是鐘乳石。它分內洞和外洞,中間有小石孔相連,僅可以容納一人出入,瘦的人進出自如,至于胖子嘛,那就很難了!
鉆洞之前,必須要敲一下木魚,表示對佛母的敬仰。大姨父一馬當先,先敲了一下木魚,鉆了進去,我們幾個小孩緊跟著,爸爸殿后。我們一路上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到了外洞和內洞的連接口——小石孔。這下大姨父可犯愁了,他太胖,足足有一百五十多斤,而石孔的直徑才45厘米,如果沒有“內援”,他怎么能擠進去呢?爸爸身材“苗條”,一扭身便鉆了進去,接著從里面呼喊讓大姨父進去。大姨父見有了“內援”,一下子來了精神,取下手表,掏出手機,放進我的小包里,然后收腹,身子貼著石壁,開始進洞了。前面有爸爸拉,后面有我們推,“哇呵……呼……呼……哎呀!”好不熱鬧!經過幾個來回,大姨父終于成功地進了內洞!我們幾個小孩相互拉著、扶著、攙著,也陸續(xù)進了內洞。
從佛母洞出來,眼前一片光明,我們好像變了個人似的,精神十足,這大概是佛母“顯靈”了吧!
(陳非凡)
同學們,欣賞了前面同學的精彩文字,你一定對今年的“春節(jié)”有心向往之的感覺吧!來,讓我們帶著這份憧憬、這份喜悅、這份期待,一起走進“?!蹦甏汗?jié)!讓我們在這段時間里,盡情沐浴民俗文化的醉人芬芳,用心體味家人間的溫暖親情,用自己的行動,用自己的文字,抒寫“歡樂中國年”中屬于自己的那份“中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