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BBC報道,在一項由廣告及行銷高手評選的“最酷品牌”競賽中,意大利重車Duoati拔得頭籌,美國動畫連續(xù)劇《南方公園》與《辛普森家庭》、日本啤酒Asahi等均榜上有名,而英國帽子Kangol則是時尚項目的贏家之一。
雖然頻率不是太高,以正經(jīng)聞名的英國人,偶而也可以和“酷”扯上些關(guān)系。最初靈感來自法國貝雷帽的Kangol,是貨真價實的英國品牌,剛剛才歡度其創(chuàng)辦70周年。一頂變化不大的帽子,說穿了,如何在經(jīng)過了如此漫長的歲月之后,仍能以突出時髦的姿態(tài),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除非讓帽子不再是帽子,讓帽子成為一種文化。
追隨時代變遷
圣誕節(jié)前夕,在可以觀望六本木東京中城(midtown)美麗夜景的東京硬石餐廳(HardRock Cafe),幾百頂Kangol帽子像波浪一樣舞動,戴著它們的是日本媒體界、潮流界與藝文界相關(guān)人士,這里正舉辦Kangol生日派對,而小舞臺上為此表演的人可非等閑之輩。
想看藝人還比較容易,但要請日本潮流教父藤原浩出馬,可就得場子夠有意思或他老人家心情夠好了。他當(dāng)然愿意出席,不止因為他旗下品牌Fragment和Kangol剛發(fā)表限量聯(lián)名款,而且他向來不吝于戴著Kangol曝光。Kangol現(xiàn)任總監(jiān)David Wilson便先從雜志上得知這號亞洲重量級人物原來是自家產(chǎn)品愛用者,某日他們在紐約街頭邂逅、相認(rèn),才開啟了合作機緣。
眾多年輕人追隨藤原浩身上稍縱即逝的潮流及永恒不變的經(jīng)典,就像上世紀(jì)80年代的街頭少年追隨Hip Hop歌手L.L.Cool,文藝青年追隨獨立制片導(dǎo)演昆汀·塔倫提諾,憧憬古典氣息又不甘臣服于舊體制的中產(chǎn)階級追隨戴安娜王妃?;蛘吒缰暗膿u滾世代跟著“披頭四”歡呼并高喊愛與和平;再早之前,好萊塢觀眾仰望傳奇的瑪琳·戴德麗與葛麗泰-嘉寶為銀幕女藝人開啟了一種神秘而個性化的另類形象;甚至回溯到世界大戰(zhàn)落幕后,歐美國家正充滿百廢待舉、躍躍欲試的蓬勃氣息。而這一切,都可見Kangol參與其中。如此一頂帽子,怎么可能被置身于流行的進展之外?
創(chuàng)造不同的酷
第一次大戰(zhàn)結(jié)束后,波蘭裔猶太人Jacob Henyk Spreiregen開始將法國貝雷帽(Beret)引進英國販賣。這據(jù)說最早由15世紀(jì)法國牧羊人所發(fā)明的無檐帽款,既不妨礙行動、保暖又摺收方便,在軍隊中風(fēng)行起來;法國坦克部隊、英國特種部隊甚至納粹裝甲兵都戴上貝雷帽,加上名將軍蒙哥馬利推波助瀾之下,作為戰(zhàn)亂年代中的勇氣表征,貝雷帽自然也開始備受矚目了。
最有生意頭腦的猶太人怎會放過此商機?1938年Spreiregen在英國郊區(qū)設(shè)立工廠,成立了自己的品牌Kangol,k代表編織(knitting),ang代表安哥拉羊毛(angora),ol代表羊毛(wool),非常直接了當(dāng),都是帽子相關(guān)詞匯。之后Kangol一方面贊助英國奧運代表隊與美國女童軍協(xié)會等鞏固其英偉形象,一方面請來Mary Quant與Pierre Cardin等新銳設(shè)計師開發(fā)更多帽款;上世紀(jì)60年代取得與Beatles獨家合作權(quán),更讓品牌一舉攻占年輕市場,自此,Kangol真的與“酷”劃上等號了。
更酷的是什么?傳奇女帽制造大師GrahamSmith從1981年起展開與Kangol長達10年的合作,他為戴安娜王妃設(shè)計的那些優(yōu)雅又戲劇化的華麗寬邊帽真是令人難忘?;适页蓡T開始搞叛逆,而街頭文化也到了引爆時機。包括Run DMC、L.L.Cool等嘻哈明星憑借音樂才華賺入大筆財富,他們披毛草、掛金鏈,然后戴上Kangol的帽子;在單曲《My Rhythm Aint Done》里,L.L.Cool如此寫道:“我戴Kangol,而不是偽造的白(人)頭發(fā)?!?/p>
當(dāng)然選配件不需要考慮這么多象征意義,好看又實用才是重點,眾多明星與藤原浩鐘情的,還是Kangot最傳統(tǒng)的504與Galaxy帽款;但或許歷史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成了產(chǎn)品最好的裝飾,讓我們在許許多多的帽子中,一伸手,就不自覺伸向了那只袋鼠標(biāo)志。
(責(zé)任編輯/袁紅)
海外星云 2009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