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國譜
河邊慘案
1841年5月29日上午,從廣州城北門里走出一個中年漢子,此人濃眉大眼,膀闊腰圓,走起路來虎虎生風。他叫韋紹光,家住三元里村,靠種菜為生。他自幼習武,練得一身功夫,又為人正派。好行俠仗義,愛打抱不平,村里誰家受人欺負,有了委屈,總愛向他傾訴,他也總是挺身而出,為村民討還公道,所以深受村民們的信任和敬重。
此時,韋紹光挑著一副空竹筐正趕回村里,他一邊走,一邊望著竹筐里的一塊黑布,打心里稱贊妻子的賢惠,清晨賣菜出門時,妻子李喜對他說:“隔壁馬大嬸今天60大壽,你賣完菜買塊衣料。給她做件衣裳,也好表示我們的一點心意?!表f紹光正想著,只見村上的小五子迎面飛奔而來,未等靠近,就氣喘吁吁地說:“韋大哥,你快去吧,十幾個‘番鬼佬在河邊欺負大嫂她們,現(xiàn)在正打著呢!”韋紹光一聽,怒從心頭起,扔下竹筐。抄起扁擔,飛快地向村頭河邊跑去。
《廣州和約》簽訂后,英軍更加肆無忌憚,帶著武器在附近農(nóng)村橫沖直撞。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甚至盜掘墳墓,從棺材里搶陪葬品。三元里是一個幾百戶人家居住的村落,位于廣州城北五里,貼近英軍駐地四方炮臺,所以首當其沖。深受其害。
這天上午,在村頭的小河邊,李喜與村里的幾個婦女在淘米洗菜洗衣裳,不想被一隊正打算到三元里村搶掠的英軍發(fā)現(xiàn)。他們看到河邊只有幾位農(nóng)村婦女,勢單力薄,便像看到肥羊的惡狼一樣撲了過去。為了保護自己的女兒水秀,馬大嬸拼死跟英軍搏斗,狠狠地咬掉了一名英軍的半個耳朵。那名英軍惱羞成怒,竟然端起來福槍沖馬大嬸“砰砰”開了兩槍??蓱z正準備慶祝60大壽的馬大嬸,就這樣慘死在侵略者的槍下。
槍聲驚動了村民,村民們紛紛趕來,韋紹光也在此時趕到河邊。看到這一切的韋紹光怒不可遏,掄起扁擔,上揮下掃,左砍右劈,幾下便將幾名英軍打倒在地。剩下的英軍見勢不妙,丟下七八條同伴的尸體,如喪家之犬。倉皇而逃。
水秀姑娘伏在馬大嬸身上哭得死去活來,鄉(xiāng)親們眼睛血紅,滿腔悲憤。韋紹光把買來的黑布蓋在馬大嬸的遺體上,默默地站著,緊握拳頭。私塾黃先生走到韋紹光面前,對他說:“洋鬼子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我們先到古廟里去,商討一下對策?!?/p>
組織義軍
在村北三元古廟前,聚集著全村的男女老幼,他們憤怒聲討英國侵略者的罪行,請求韋紹光擔任首領,率領他們自衛(wèi)反抗。韋紹光、黃先生等人從古廟里出來,站在廟門口的臺階上。望著怒氣沖天的鄉(xiāng)親們,韋紹光臉色嚴峻地說:“鄉(xiāng)親們,咱們打死了‘番鬼佬,英國侵略者一定會來報復的,咱們不能坐以待斃,應該團結起來,自衛(wèi)反抗,趕走‘番鬼佬!我一定領這個頭,保衛(wèi)咱的家園!”
鄉(xiāng)親們個個摩拳擦掌,誓與英軍決一死戰(zhàn)。水秀走到韋紹光跟前,手里捧著一面黑底、鑲著三顆圓星的三角旗,她把旗子遞到韋紹光面前,跪了下來,抽泣著說:“韋大哥,這塊黑布是你為我娘60壽辰買的,現(xiàn)在娘走了,我用它做面三星旗,你就用它做令旗,帶領鄉(xiāng)親們殺‘番鬼佬, 替我娘報仇,替受苦受難的人出氣!”韋紹光接過三星旗,揮舞著,領著鄉(xiāng)親宣誓:“旗進人進,旗退人退;吹螺前進,鳴金收兵;腳踏故土,頭頂蒼天;殺絕英夷,生死無怨!”韋紹光講一句,鄉(xiāng)親們跟著講一句,群情激奮,喊聲震天,三元里沸騰了。
這時,唐夏鄉(xiāng)農(nóng)民顏浩長趕來了。顏浩長是韋紹光的朋友,他來找韋紹光,是要求與他聯(lián)合起來,共同對付英軍,因為唐夏鄉(xiāng)日前也遭到英軍的洗劫,村民早就對侵略者恨之入骨了。韋紹光很受觸動,對顏浩長說:“這一帶103鄉(xiāng),哪個鄉(xiāng)沒有受到鬼子的禍害?咱們派人去聯(lián)絡各鄉(xiāng),通知大伙兒今天下午在牛欄岡集會,商討殺洋鬼子的事?!?/p>
當日下午,103鄉(xiāng)的農(nóng)民、漁民、絲織工人、打石工人以及一部分愛國紳士代表,在三元里西北7里的牛欄岡:舉行會盟,當場決定:以三星旗為總指揮旗,各鄉(xiāng)為作戰(zhàn)單位,各打旗一面,推舉領隊一人,指揮作戰(zhàn);以鳴鑼為號,一鄉(xiāng)鳴鑼,眾鄉(xiāng)皆出,協(xié)同抵抗入侵者。并且要求15至50歲的男子,一律參戰(zhàn)。韋紹光當即部署作戰(zhàn)方案:明天一早。將英軍引誘到牛欄岡,一舉圍殲。
牛欄岡伏擊
第二天清晨,顏浩長率領一支群眾武裝,揮動三星旗,高喊“趕走‘番鬼佬”、“還我河山”等口號,沖到四方炮臺的前沿。聽到驚雷般的吶喊聲,正在吃早飯的英軍司令官臥烏古嚇得兩腿發(fā)抖,等到他來到炮臺邊朝外一望,才舒了一口氣:原來是一些老百姓,拿的只是大刀長矛。他將大肚子一挺。向那些嚇破膽的士兵罵道:“看你們一個個熊樣,還不趕緊集合!”不一會兒,2000名士兵集合完畢,在臥烏古的親自率領下沖出四方炮臺。顏浩長見英軍沖來了,忙將三星令旗往后一指,義軍依計后撤。臥烏古見了,驕狂地一笑,將指揮刀往前一揮,英軍拔腿就追。一名叫畢霞的少校軍官。更像是為了搶頭功似的,率領一隊士兵,當先緊追不舍。顏浩長心中暗喜:“好個龜孫子,老子今天要叫你們看看中國人的厲害!”
同行的義律是英國政府的代表,在中國經(jīng)商多年,是個中國通,他似乎看出了破綻,便對臥烏古說:“司令官閣下,此中可能有詐。你看,這牛欄岡一帶,丘陵起伏,樹木叢生,易于埋伏,你要謹慎從事?!迸P烏古不以為然地搖搖腦袋,不無諷刺地說:“領事先生,看來中國的水不養(yǎng)人呀,喝了中國的水,你就變成膽小鬼啦?”“不、不,”義律很嚴肅地說,“司令官閣下,你對中國不甚了解,中國人自古就通曉《孫子兵法》,而且英勇善戰(zhàn),不可輕視,不可輕視……”義律話音未落,只聽得遍山鑼響,不由一怔。臥烏古急忙環(huán)顧四面,剎那間,只見漫山遍野滾動著人流,以排山倒海之勢,向英軍席卷而來?!皼_呀!”“殺呀!”“殺‘番鬼佬呀!”喊殺之聲震撼山谷,驚天動地。臥烏古此時方知中計,急忙揮起指揮刀,命令部隊撤退,然而已經(jīng)晚了。
畢霞少校原來正追在興頭上,陡然要撤,卻被后面的部隊擋住了去路,只得硬著頭皮往前沖殺。原先后撤的顏浩長,此時早已立住陣腳。率領眾人回身沖向英軍。只見他三步并兩步?jīng)_到畢霞跟前,長矛一抖,挽出了五朵槍花,大喝一聲,向畢霞少校刺去。畢霞還未反應過來,只覺眼前一花,緊跟著心窩一陣劇痛,等他回過神來,才發(fā)現(xiàn)心口多了一個大窟窿,隨即一口鮮血噴出,倒地斃命!其他英軍見了,立時魂飛魄散,急忙向右邊逃竄。右邊的樹叢里早就埋伏了弓箭手,梭標、投槍、羽箭、石彈紛紛投來,前面的英軍應聲倒下,后面的見勢不妙。又抱頭向左邊突圍。左邊的山坡上卻沖下一支農(nóng)民軍,大刀揮舞,火繩槍直射,英軍又倒下一片。臥烏古這下可慌了神,急忙組織部隊分兩路突圍,向四方炮臺撤退。他的意圖,早被站在高坡上的韋紹光所掌握。韋紹光揮動三星令旗,武裝群眾已心領神會,當即從兩翼包抄過去,截斷了英軍的后路。
一見這陣勢。義律不由心驚膽戰(zhàn),忙對臥烏
古說:“閣下,快想想辦法吧,不然我們都會完蛋?!迸P烏古強裝鎮(zhèn)靜地說:“我就不信,我們的槍炮是吃干飯的!”他命士兵用炮車圍成方陣,發(fā)炮向山林猛轟。義軍突襲得手,并不急著廝殺,而是乘著英軍盲目轟擊的時機,躲在山石背后吃起午飯來。
雨中殺敵
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英國侵略軍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連上天也看不過去了。正在英軍和義軍互相僵持不下之時,一陣烏云壓境。霎時間閃電劃破長空,雷聲滾落大地,暴雨傾盆而下?;鹚幨艹?,侵略軍的大炮成了沒用的鐵坨子。來福槍變成了木棍。英軍慌了手腳,一個個擔驚受怕,士氣低落。相反的,義軍卻歡呼雀躍,興奮不已。他們披蓑衣、戴斗笠,揮大刀,舞長矛,精神抖擻,斗志更旺,乘著大雨,又一次向敵軍殺去。英軍慌作一團,只得用刺刀抵擋,而那刺刀在中國人的長矛面前根本派不上用場。韋紹光揮舞大刀,沖進敵群中,左砍右殺,那大刀上下飛舞,寒光閃閃,正如切葫蘆砍瓢一般,敵人挨上就死。倒下一片。顏浩長抖動長矛,點刺、上挑、橫掃,如毒蛇吐信,似青龍擺尾,殺得敵軍鬼哭狼嚎。
義律躲在大炮底下,身體瑟瑟發(fā)抖。他感到絕望了,沖著臥烏古大發(fā)脾氣:“你狂妄自大,當初不聽我的勸告,現(xiàn)在弄成這樣,你要為大英帝國負責!”一直拎著指揮刀氣急敗壞的臥烏古大叫道:“現(xiàn)在埋怨有什么用?”他知道現(xiàn)在不是跟義律爭辯的時候,再這樣下去。他的部隊非得全軍覆滅不可。他急令部隊不惜一切代價向四方炮臺突圍。這是求生的唯一出路。
大雨停了,淋得像落湯雞一樣的英軍,長長的軍服裹在身上,長統(tǒng)皮靴穿在腳上,在泥濘的田埂上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又滑又重,幾乎寸步難行。有的跌落在水田里,陷在爛泥里半天爬不起來。而赤著雙腳的農(nóng)民們。則敏捷地從水田里殺過來,就像在稻田里捉王八,不費吹灰之力。鄉(xiāng)親們越戰(zhàn)越勇,英軍則狼狽逃竄,哭爹叫娘。
戰(zhàn)斗結果
臥烏古和義律帶著逃兵。在炮臺守軍的接應下,終于在天黑以后逃回四方炮臺。然而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是,中國人打擊侵略者的決心如此之大。第二天,他們發(fā)現(xiàn)有數(shù)萬廣東民眾包圍了炮臺。侵略者害怕了,他們派人喬裝打扮?;斐雠谂_向清政府的奕山求救。奕山不僅不為義軍的抗擊英軍行為振奮,反而惶恐異常,趕緊派廣州知府出面,連安撫帶威脅,總算讓圍困四方炮臺的民眾散去。英軍一看。再也不敢多呆一分鐘,急忙率領軍隊離開四方炮臺,乘船撤離了廣州。
而抗英英雄韋紹光,此后一直在三元里村,過著安居樂業(yè)的生活。
探索歷史2009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