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婷
“冷媽”,這個全新的網(wǎng)絡(luò)熱詞,源于“80后”媽媽們現(xiàn)在最熱衷的一種教育方式——哪怕再愛孩子,也不會始終保持脈脈含情的模樣,更不會無條件地給予孩子太多東西。這些“80后冷媽”們做得最多的是教孩子直面殘酷的人生。從某種程度上說,“冷媽”代表的是一種新的教育模式?,F(xiàn)象:職場媽媽,不把母愛當成“頭條”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痹趥鹘y(tǒng)的教育觀中,媽媽們的職責(zé)是無微不至地呵護孩子,盡量讓他們少走彎路。然而,“80后冷媽”的橫空出世,讓不少傳統(tǒng)型母親大跌眼鏡:“冷媽”的教育口號是“不把母愛當成頭條”。
“冷媽”現(xiàn)象,究竟是源于“80后”的特立獨行,還是另一種不負責(zé)任的做法?在某媒體工作的周女士告訴筆者,因為父親去世早,母親非常寵愛她?!傲邭q了,媽媽給我喂飯仍是常事;讀到高中,從來沒洗過一雙襪子”,但事事包辦讓她幾乎喪失了自理能力。成年以后,她對自己的個性非常不滿。兒子笑笑出生后,周女士基本不怎么管他,別人以為她是工作太忙,其實她自己知道,“這是有意為之,我不想讓孩子步我的后塵”。
今年剛剛當上媽媽的賀女士,則認為自己事業(yè)上的成就得益于當年媽媽的“冷漠”和“偏心眼”。賀女士是廣州一家知名外資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jīng)理,她告訴記者,媽媽從小就對她特別嚴厲:“從我4歲開始,媽媽就讓我照顧弟弟,多做家務(wù)事。我成績再好,她也不會特別夸獎,好像這是理所當然的。小時候我經(jīng)常埋怨媽媽偏心眼,現(xiàn)在想來,媽媽這種教育方式成就了今天的我,讓我從小就知道,必須靠自己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p>
在某親子群里,一位準媽媽“芳草”拋出了旗幟鮮明的育兒觀:孩子出生后,三四歲就要讓他學(xué)習(xí)做家務(wù),如果是男孩子,待遇還會更加“冷酷”。這位“80后”準媽媽稱:“現(xiàn)在社會競爭太激烈了,與其讓孩子長大后再去感受殘酷的現(xiàn)實,不如早點讓他直面現(xiàn)實的人生?!薄盀楹⒆影k一切,孩子就永遠長不大?!?/p>
對“芳草”的看法,不少年輕媽媽表示贊同:“父母太溺愛孩子,造成了很多不懂得愛為何物的小公主、小皇帝,而且心理承受能力特別差?!彼齻冋J為,“冷媽”是現(xiàn)代生活賦予部分職場媽媽的新形象。觀點:“冷”,是給孩子成長的機會
“冷媽”的育兒觀點看似另類,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但實際上,“冷媽”冷酷的外表下,是一顆火熱的心。
小雅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告訴筆者,帶第一個孩子時,因為缺少經(jīng)驗,犯了不少錯誤。帶第二個孩子時,就格外注意“自我教育”,系統(tǒng)地看了不少育兒書籍后,有了明確的方向。小雅以8個字定義“冷媽”——“膽大心細,外冷內(nèi)熱”。
“冷媽”小雅遵循的教育法則是:“多讓孩子自己活動,不要打擾孩子,生活上保持三分饑和寒?!毙⊙鸥嬖V我,孩子在家里經(jīng)常爬上爬下,想著法子玩,因為自己很少去干涉他,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反而特別強。“一歲四個月時,孩子就能很利索地上下小區(qū)里的拱橋。鄰居的孩子,跟我家孩子差不多大,到現(xiàn)在走路都還不敢下腳?!睂<遥簩⒆涌梢赃m當“冷”一點
許多傳統(tǒng)型的家長,喜歡采用“恩威并施”的教育方法,一方面過度保護孩子,不讓孩子有絲毫的冒險;一方面又對孩子嚴格要求,比如要求四五歲的孩子吃飯端坐不動,不能掉飯粒,七八歲的孩子,說話彬彬有禮,做事老練周到,這些成人化的要求,往往讓孩子無所適從。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和過高要求,往往會讓孩子早早喪失自我判斷能力,導(dǎo)致孩子出現(xiàn)心理問題和種種困惑。
實際上,除了心理上過度“圈養(yǎng)”會導(dǎo)致孩子無法獨立外,身體上的過度呵護也會讓孩子免疫力大大降低。天氣變冷后,有些家長就給孩子穿很多衣服。其實,兩個月以內(nèi)的嬰兒,很容易患上“焐熱綜合征”。而兩歲以上的孩子非常好動,被冷風(fēng)一吹,汗液蒸發(fā)帶走熱量,就容易著涼。還有一些家長因為擔(dān)心孩子著涼,習(xí)慣天一冷就把孩子“圈養(yǎng)”在家里,孩子很少接觸冷空氣。呼吸系統(tǒng)缺少鍛煉,抵抗力下降,在氣候冷熱變化的情況下不能很好適應(yīng),稍一吹風(fēng),感冒發(fā)燒便接踵而來。其實,平時家長不妨適當“冷處理”,只要孩子能保持四肢微溫的狀態(tài),就沒有必要給孩子添加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