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學特性
無芒雀麥適應性廣,適宜冷涼、干燥的氣候條件。耐旱性與苜蓿相當,是禾本科牧草中抗旱性最強的一種,在年降雨量400~500毫米的地區(qū)生長良好;抗寒性強,在-30℃低溫下可安全越冬。耐陰性強,在郁閉度高的密林樹下能夠良好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耐瘠、耐堿性很強。
二、栽培技術(shù)
1.整地。播前應深翻土地并施入農(nóng)家肥做底肥,缺乏農(nóng)家肥時可667平方米(1畝)溝施復合肥10~30公斤,或磷酸二銨10~20公斤。
2.播種。在5~6月份雨前播種。條播較好,行距為30~40厘米。播種量為667平方米1~2公斤,播深2~3厘米,覆土后鎮(zhèn)壓。
3.除草和追肥。當年播種后25~40天除草1次;種植后第2~10年,每年無芒雀麥返青長至10~20厘米高時除草1次。除草后667平方米條施尿素5~10公斤。
4.刈割。種植當年的9月中旬刈割1次(果園可安排在采摘之前);種植后第2~10年,在每年的7月和9月分別各刈割1次。留茬高度為4~5厘米。
5.澆水。干旱年份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澆越冬水1次,以提高無芒雀麥的越冬率(彩圖參見82頁圖2)。(北京市農(nóng)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環(huán)境保護研究所 盧向陽 郵編: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