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與大部分華爾街華人金融家不同,紐約拉扎德資產管理公司的執(zhí)行董事、高級基金經理鄧琨原本讀的是文科。而這個文科生的另類投資理念,竟連續(xù)創(chuàng)造了“世界第一”的投資佳績,不能不讓人刮目相看。
鄧琨原籍江西,他的外公涂公遂是原北京大學校長、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弟子,后來任香港大學教授、新加坡南洋大學中文系系主任及文史研究所所長,是當時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受家庭影響,我喜歡閱讀中國詩歌和外國戲劇,一直想做一個文學家,從來沒有想要做個基金經理?!编囩f。
1989年從北京大學英語系畢業(yè)后,鄧琨赴美留學,在紐約大學獲得比較文學博士學位。畢業(yè)之初,他當了一名教師,每天過著悠閑的校園生活。
可很快,他就不再滿足于這樣的生活現(xiàn)狀,他說:“文學畢竟只是陽春白雪,距離現(xiàn)實生活太遠。”于是,為了新的理想,他棄文從商,決定到哥倫比亞大學去讀國際金融碩士學位。
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yè)后,鄧琨在美國康州一家避險基金公司擔任分析師、研究部主任,然后被拉扎德公司作為高級人才挖走。進入拉扎德公司之后,鄧琨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1997年鄧琨加入拉扎德公司時還只是一位副總裁,第二年就升任高級副總裁,兩年后獲聘公司董事,成為這家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老牌投資公司的少數(shù)合伙人之一。這樣的經歷,讓鄧琨成了華人在全球封閉型基金領域的一個傳奇。
鄧琨認為自己在投資上是個“半桶子水”。他常常謙虛地說:“我數(shù)學不精通,統(tǒng)計不精通,經濟也不精通?!钡?,正如中國古人所說,“功夫在詩外”。世界萬物,其背后的道理也都是相通的。因此。鄧琨又說:“我成功的關鍵是因為我有變通的思想?!?/p>
根據(jù)英國《金融時報》的專業(yè)評比,鄧琨管理的世界信托基金在2004年每月平均回報是1.93%,在661只全球性基金中名列榜首,而全部基金每月平均業(yè)績?yōu)?.51%,在此前3年間,鄧琨的基金每月的平均業(yè)績是1.75%,在424只基金中名列第一,而所有基金的每月平均回報為-0.24%,可以說,鄧琨的業(yè)績讓華人基金經理在國際金融界首次拔得頭籌。
如今,拉扎德公司的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的資訊欄里又赫然寫著“KunDeng”,這個名字已經成了公司招徠客戶的金字招牌。
(林燦摘自萬維讀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