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瑤
我獨自漫步在小路上,一陣涼爽的風吹過,枝頭的樹葉嘩嘩作響,偶爾有幾片葉子落下,在風中輕輕打著旋。天空中飛過一群南遷的鳥兒,它們似乎在告訴我,秋天到了。
小路兩旁的一些樹木已脫下了夏裝,換上了一件件金光閃閃的衣裳。它們都不再年輕,告別了活力四射的青春年華,迎來了成熟穩(wěn)重的成年。
在小路的盡頭,有一條小河蜿蜒著伸向遠方,一陣風吹過來,平靜的水面蕩起了一圈圈漣漪。
河對岸,是一片金色的稻田,經過嚴冬與酷暑的考驗,它終于迎來了自己的輝煌。
古往今來,不同的人對秋天有不同的評價,大多數時候,秋都被人們當作哀怨、凄婉的象征。
秋天是萬物凋零的時候。在這個季節(jié)里,沒有春天百花爭艷、百鳥爭鳴、生機盎然的景象,也沒有夏日綠樹成陰、熱情奔放、活力四射的生氣,有的只是漫山的黃葉,給人一種生命即將逝去的感覺,怎讓人不凄涼?
可是,在我看來,也許某些時候,秋天是有一些凄清和蒼涼的,但這絕不是秋天的全部。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農民經過辛苦的耕耘之后,終于有了回報,有了收獲,他們的辛苦沒有付諸東流。在農民的眼中,秋天給予了他們驚喜。
秋天也有許多不逝的生命:挺拔蒼翠的松柏、傲霜開放的秋菊等,它們在經受了秋天嚴峻天氣的考驗之后,依然屹立不倒。秋天讓這些生命有了堅韌之心。
秋天的確也是某些生命凋零的時候,它們的活力慢慢被抽干,生命悄悄在流逝,可是,它們并不是赤裸裸地走了,它們有的給自己留下了種子,有的脫去了累贅的裝扮……所以,秋天可以讓頑強的生命得到延續(xù),讓新的生命得以萌發(fā)。
其實,人生就猶如季節(jié)更替一樣,天真活潑的童年是春天,活力四射的少年是夏天,成熟穩(wěn)重的中年是秋天……也許,人們認為中年是乏味的,可是在中年的時候,我們猶如秋天一樣,已經經歷過無數嚴冬酷暑的考驗,從而告別了稚嫩,收獲了財富,有了如秋天一樣的美。
秋天漫步,漫步在秋天。
(作者系貴州省湄潭縣求是高級中學高一2班學生指導老師:劉云福)
點評
此文的作者和《即使微小》的作者不同,她將鏡頭對準整個秋景,既有對秋景的實寫,又有對秋景的虛寫,并由此引發(fā)對人生的思考。文章緊扣秋的特點,如同攝像機般先將鏡頭對準能代表秋天的多種景象,然后話題一轉,將景物描寫轉為對秋天的精神描寫,寫農民,寫松柏,寫秋菊,寫種子……一步一步將秋天的精髓體現出來,可謂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