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謙 何祉源
摘要目前高校對乒乓球課程考核的方法大部分是以選修組為基本單位,由老師選幾個基本動作進行“技術考評”,學期結束布置理論作業(yè)。然后將技術考核成績和布置的理論作業(yè)成績乘以各自的權重得到綜合的最后成績。這種乒乓球課程的考核方式,內容單一,過于重視專項技術及身體素質的評定,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能力考試評價,這種考核難以全面反映學生這個項目的整個學習過程實際。
關鍵詞乒乓球課程 考核 評價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
1 研究背景
2002 年8 月6 日教育部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學生的學習評價應是對學習效果和過程的評價。本研究旨在通過對創(chuàng)新模式探討,使大學生乒乓球課成績能夠得到更全面的反映。同時通過大學生自身參與評價活動的過程,提高大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發(fā)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
2 目前高校乒乓課考核評價的現(xiàn)狀
經過查閱文獻資料并調查省內多所高校,乒乓球選項課教學基本情況是:學生選修的積極性很好。但是由于場地設施、課時安排、教師指導水平及乒乓球運動的氛圍等客觀因素的一些問題,阻礙了高校乒乓球課程的開設。而最重要的是,在乒乓球課程考核時采用的都是傳統(tǒng)結構考核綜合評分方法,考核結構為:基本技術和考勤,在這幾項考核內容中大部分學校就是考核達到了60。以上考核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老師對于期末考核過于重視學習結果的評價,忽視對學生學習過程是否提高的考核。出現(xiàn)老師只為不能反映學習實際的教育現(xiàn)象,不利學生學習過程的體育能力培養(yǎng)。
(2)教師花在技術考核時間一般需要5-7學時,而這樣用于教學的時間非常短,教學任務完成不了,教學質量更是難以保證。
(3)在考核內容中一般不會涉及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合理評價,不利于建立課內外綜合評價的機制。達不到調動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積極性。
(4)對能力的考核重視不夠,現(xiàn)行的考核評價主要注重的是結果評價,沒有對學生學習的過程進行合理評價,因此高校其單一的評價體系,存在著明顯的缺陷。
3新評價模式的內容及運用
新評價模式的內容及運用傳統(tǒng)的考核內容是從身體素質、專項技術及考勤三個方面進行評分,其中身體素質、專項技術兩項就占了80分,這種分值的劃分是不夠合理的,不利于調動全體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因此,我們在傳統(tǒng)體育考核內容的基礎上,對考核的評價體系方法進行了適度的調整,在原來的三項內容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新的四項內容,即體育知識、課程學習進步獎、課堂學習表現(xiàn)和乒乓球裁判能力。同時,也降低了乒乓球專項技術分值,把由教師進行的“技評”改為競賽成績,成績由學生的互相評價、查表、競賽名次和體育理論等成績綜合評價。這種考核方式既增加了成績考核的公平性,又增加了學生對考核的興趣。
4結果與分析
增加出勤、課堂表現(xiàn)分,強化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使學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適度調控,為乒乓球課正常進行提供了保障條件。突破了以“技術考評”為主的考核方式,將老師的“技術考評”改為隊內比賽成績,使學生學習的技術能真正地發(fā)揮于實戰(zhàn),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及裁判實習能力,使學生專項技術能力和乒乓球專業(yè)裁判知識全面提高。通過讓學生也參與到乒乓球課程考核評分中去,發(fā)揮了學生主人翁的作用。適度增加體育課外進步獎分,強化了學生在課外進行鍛煉的積極性。
5建議與思考
(1)乒乓球課程的考核一定要與教學目的、任務相一致,這樣才能達到教學內容和考試標準相互貫通、緊密聯(lián)系,起到相互推動和制約的作用。(2)乒乓球課程要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體育能力,養(yǎng)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為目標。從學生上課實際出發(fā),把學生的體育知識的學習、上課出勤、上課的積極表現(xiàn)、學習態(tài)度,學習進步幅度納入考核內容。(3)對自己關系非常好的學生進行評分時,教師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能靠關系給他打高分,以偏概全。要本著對教師職業(yè)負責的精神,實事求是地公平地對待每個學生評分。體育結果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體育過程本身。(4)課程考試要盡量加入學生對學生的評價與評分,減少教師更多的主觀評價,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 佟鑄,李貴陽.體育教學評價現(xiàn)狀及改革趨勢[J].體育學刊,2003(3).
[2] 惠春祥.結構考核與綜合評分[J].中國學校體育,1992(1):32.
[3] 鄭橋.關于體育課成績評定的一點思考[J].貴州體育科技,2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