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亮
[文題展示]
《辭?!氛f,令人尊敬的身份與地位即尊嚴。
請以“尊嚴”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題目自擬,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名言點睛]
1人受到震動有種種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經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強烈、最持久的則是在個人尊嚴上。
——約翰·高爾斯華餒
2每一個正直的人都應該維護自己的尊嚴。
——盧梭
3自尊,迄今為止一直是少數人所必備的一種德性。凡是在權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從于其他人統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
——羅素
4沒有自我尊重,就沒有道德的純潔性和豐富的個性精神。對自身的尊重、榮譽感、自豪感、自尊心——這是一塊磨煉細膩的感情的礪石。
——蘇霍姆林斯基
5自尊自愛,作為一種力求完善的動力,卻是一切偉大事業(yè)的淵源。
——屠格涅夫
6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驕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評精神的同義詞。自尊心強的人不是認為自己比別人優(yōu)越,而只是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克服自己的缺點。
——伊·謝·科恩
7尊嚴是文明,但又像一層貼在臉上的東西一樣容易脫落。
——陳家琪
[經典素材]
動物也有尊嚴
珊瑚生活在幽深的海底。在海水的懷抱里,也只有在海水的懷抱里,它才是柔軟的——所有小小的觸角輕輕地,一張一合,似乎每一陣水流的波動都在柔柔地撥動著它的心弦。在寂寞寧靜的海底,珊瑚仿佛是沐浴在愛情之中的女子,每一絲每一縷都是生命,每一分每一寸都是光彩??墒?,采珊瑚的人出現了,當那雙習慣截取生命的手把珊瑚帶出水面時,珊瑚就會變得無比堅硬。在遠離大海的燦爛陽光下,珊瑚只是一具慘白僵硬的骨骼。
水獺有著令人驚嘆的美麗皮毛,在陽光下,是深紫色的,像緞子一樣,閃爍著華美、神秘而又高貴的光澤??墒撬H的美麗卻給它帶來了滅頂之災??傆幸恍┤?,想把它的皮毛剝下來,制成帽子,戴在紳士的頭上;制成大衣,裹住淑女豐美的身軀。于是,有人帶著獵槍闖進了水獺的家園,在陽光下,他瞇起一只眼睛,扣動了扳機。槍響過后,水獺死了。讓人奇怪的是,水獺的美麗也消失了,躺在巖石上的只是一只平凡的水獺,它的皮毛干澀,粗糙,毫無光澤。
麝香是非常名貴的藥材,也是珍貴的香料,但實際上,麝香不過是雄麝臍下的分泌物而已。想要獲得麝香,就必須捕殺雄麝。雄麝生活在密林深處,身手矯健,來去如風,如果不是一流的獵手,根本難以發(fā)現它的蹤跡。就是找到了雄麝,取得麝香也是極困難的事。有經驗的老獵手說:“靠近雄麝時,千萬要屏息凝神,不能讓雄麝感覺到你的存在,否則,它會轉過頭來,在你射殺它之前,咬破自己的香囊。”
[應用指南]
在自然界里,有些生物比人類還要有尊嚴。當尊嚴遭到無情的踐踏時,它們會用改變,會用放棄,甚至會用死亡來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這則材料可用來證明“動物也是有尊嚴的”這個觀點,從而呼吁人類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在應用時也可將之與人類某些卑劣的行為作對比,增強說服力。
[話題延伸]
這則材料還可用于“人與自然”“尊重生命”等話題。
[經典素材]
我們的奧運,我們的尊嚴
4月7日,巴黎火炬?zhèn)鬟f,金晶是第三棒。那天金晶早早坐在輪椅上,拿著火炬,靜靜等候在火炬交接點。就在圣火即將交接的那一刻,意外發(fā)生了:一個藏獨分子沖破重重阻攔搶到金晶面前,企圖從她手上將火炬奪走。金晶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場面,但她的第一反應是將火炬抱在懷中。一位在現場的法國留學生后來這樣描述:“那位姑娘把后背留給了暴徒,暴徒打她,拉她的手,但她就是死死保護著火炬?!弊罱K,暴徒被警察制服并帶走,金晶的臉被抓破了,但她堅強地抬起頭,舉起了手中的火炬。事后,金晶說:“那一刻,我只想到要保護好火炬?!彼o住的,并不是一只火炬,而是中國13億人的夢想與尊嚴!
[應用指南]
金晶的事跡在國內各大門戶網站和BBS上流傳,她被稱為“最美的火炬手”。這則材料可用于證明“國家的尊嚴,要靠每個國人捍衛(wèi)”的觀點。2008年是奧運年,2008年更是與眾不同的一年,這一年中國經歷了太多太多,然而在種種考驗中每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用自己的行為捍衛(wèi)了祖國的尊嚴,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堅強、勇敢與執(zhí)著!
[話題延伸]
這則材料還可用于“愛國”“人格”“堅強”“奧運”“考驗”等話題。
[經典素材]
尊嚴靠自己來維護
那是一個感恩節(jié),美國人為了慶祝這個節(jié)日,做了許多美味佳肴,并且允許路過的乞丐們一起分享。哈默自小貧窮,因此也在乞食人群中。當乞丐們都走進一個富商的家里享用美食的時候,哈默卻停了下來。富商感到奇怪,便問道:“年輕人,你為何不吃啊?”哈默說:“我沒有為你做什么事就白吃你的食物,我不想無緣無故地接受別人的施舍?!惫讨囸I,執(zhí)意不肯吃,直到為富商捶完背之后,他才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后來富商把女兒許配給他。最終他成為了大名鼎鼎的石油大王!
(選自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教材)
[應用指南]
一個一無所有的乞丐,依靠尊嚴改變了自己的一生。這則材料充分證明了“自尊自愛是一切偉大事業(yè)的淵源”。這類材料還有許多,比如我國古代“不食嗟來之食”的典故,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他們以自己的行動捍衛(wèi)了自己乃至國家尊嚴,成為后人學習的榜樣。
[話題延伸]
這則材料還可用于“成功”“正直”“骨氣”“貧窮”等話題。
[經典素材]
尊嚴才是最高的慈善
■這幾年,有關兒童慈善事業(yè)的電視節(jié)目似乎特別流行,這本是好事,可看多了;就發(fā)現這些節(jié)目形式多有雷同,無非是在主持人當眾介紹了雙方的姓名、職業(yè)、年齡乃至住址之后,再讓捐助者甚至他們的孩子走上臺,將一疊疊厚薄不一的人民幣放到臺上受捐助的孩子手中。通過屏幕,我們可以看到觀眾的笑臉,不停閃動的燈光,也看到了同樣純真的孩子,卻又不是同樣輕松的孩子。最后熱心的主持人還把話筒湊上去問這些孩子有何想法?;卮鹫缛藗兯谕?,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報答大家的期望”之類。故事是感人的??墒?,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整個過程中那些受捐助的孩子站在臺上扭捏、局促不安的神情呢?
■一場罕見的暴風雪襲擊了紐約州,紐約州立小學仍堅持上課。當人們指責學校讓小學生受苦時,校方回答:“紐約不僅有富翁,也有赤貧家庭。后者既開不起暖氣,也供不起午餐,他們的孩子全靠學校的免費午餐。若是學校停課,窮人的孩子就得在家里受凍挨餓?!庇腥颂岢?,可以讓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待在家里,只讓那些窮孩子去享受學校里的暖氣和午餐好了。校方的回答是:“我們不能讓那些窮苦的孩子感覺到他們在受救濟,因為救濟的最高準則就是要保護受助者的尊嚴?!?/p>
■二戰(zhàn)期間,一位德國老人講過這樣的故事:他家在農村,人煙稀少。一天,一個身穿風衣、頭戴禮帽、手提皮箱的男人在他家的院子柵欄外徘徊。他觀察良久,然后上前對那人說:“先生,你是否愿意幫我把柵欄里的這堆木頭扛到那邊去,我老了,扛不動了?!蹦腥搜劬σ涣?,連聲答應,脫去風衣摘下禮帽,很賣力地把木頭扛過去并擺放得整整齊齊。晚上。滿頭大汗的客人心情愉快地與主人共進晚餐。二戰(zhàn)期間,城里逃難的人很多,老人家的木頭被搬來搬去。每搬一次木頭,就會有一個客人與他共進晚餐,并在他家住上一夜——其實,那堆木頭根本不需要搬動。
(選自《全國中學優(yōu)秀作文選》)
[應用指南]
慈善是近幾年來的一個熱點問題,越來越多先富起來的人用他們的愛心幫助了一些需要幫助的人,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然而在給受助者以物質幫助的同時,人們往往忽略了他們精神方面的需求。這幾則材料告訴我們,“善良的最高原則是保持受助者的尊嚴”“做人的尊嚴是任何東西也取代不了的”。
[話題延伸]
這幾則材料還可用于“慈善”“理解”“扶貧”“物質救助與精神扶持”等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