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2009,甲子華章。伴隨著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鏗鏘腳步,中國的反腐敗事業(yè)亦不斷向縱深推進,打下了一個個烙印鮮明的節(jié)點。
胡錦濤首提“三觀”:以反腐新成效取信于民
1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首次系統(tǒng)提出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yè)觀、工作觀、政績觀,并強調要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成效取信于民,為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提供堅強保證。與2008年相比,胡錦濤這次講話以較大篇幅強調了領導干部要加強黨性修養(yǎng)、樹立和弘揚優(yōu)良作風。他表示,領導干部作風問題,說到底是黨性問題。黨性純潔則作風端正,黨性不純則作風不正。同時,他以“察實情、講實話,鼓實勁、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作出了正確政績觀的最新概括。
點評:這是中央對2009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定調”,吹響了2009反腐新號角。
官員財產申報破冰
2009年伊始,新疆阿勒泰所有縣處級干部的首次財產申報工作正式開始,在阿勒泰地區(qū)廉政網(wǎng)上公布了新提任的55名副縣級領導干部的個人財產申報情況。一個月之后,浙江慈溪市推行干部廉政情況公示制度,該市大部分副局級和局級官員的家庭財產、親屬從業(yè)等情況在一定范圍內予以公示,官員工資收入多少,有幾處房產,有沒有私家車,配偶在哪兒工作,孩子在哪兒上學等等都進行公開。隨后,四川高縣、重慶江北區(qū)也陸續(xù)進行了官員財產申報的“試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中央書記處書記何勇以及監(jiān)察部部長、預防腐敗局局長馬馼都先后對官員財產申報制度表態(tài),在對阿勒泰官員財產申報制度肯定的同時,還表示“正在準備推行官員財產申報制度”。
點評:各地的制度破冰意味著我國的官員財產公開制度先由地方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其做法和經驗對推動我國的官員財產公開立法具有積極意義。
小金庫整治風暴
今年以來,中央政府拉開了新一輪“小金庫”專項治理行動。先后發(fā)布了幾個文件:中辦、國辦印發(fā)《關于深入開展“小金庫”治理工作的意見》;中共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財政部、審計署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在黨政機關和事業(yè)單位開展“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的實施辦法》,提出舉報“小金庫”最高獎10萬元;中央紀委制定《設立“小金庫”和使用“小金庫”款項違紀行為適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使用“小金庫”款項吃喝情節(jié)嚴重的將被開除黨籍。黨中央、國務院決定,今年首先在全國黨政機關和事業(yè)單位開展專項治理,再逐步擴展到社會團體、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yè)。
點評:中央重拳出擊,使治理“小金庫”由一種短期的行為,轉變?yōu)殚L期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行為。
縣級紀委擴權輪訓
4月,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中央編辦、監(jiān)察部、財政部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加強地方縣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縣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辦公辦案裝備配置標準和實施辦法的通知》,進一步推進縣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建設??h級紀委、監(jiān)察局在領導班子、財政經費保障、裝備設施等方面全方位擴權。5月,中央分三批對全國2000多名縣紀委書記進行了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次大規(guī)模培訓。
點評:縣一級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部位,最易“小患成大禍”。當前群體性事件頻發(fā),腐敗主體級別日益向基層滲透,基層紀委的職責越來越重要。此次舉措凸顯出中央對縣級紀委的高度重視。
打黑反腐撕裂官黑勾結
2009年,打黑除惡已形成了全國一盤棋的局面。自從2006年全國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來,全國各地公安機關頻出重拳,戰(zhàn)果頗豐。今年尤以重慶顯赫,自6月以來,“除惡打黑”已經成為重慶從坊間到官方最大的運轉主軸。打黑至今,重慶警方端掉了14個大型黑惡犯罪團伙,2954名涉黑人員被緝拿歸案,陳明亮、岳村、黎強等67名黑惡團伙首犯和骨干先后被警方執(zhí)行逮捕,“保護傘”文強等10名廳級、20名縣處級以上干部落馬。“官黑勾結”的情況,幾乎發(fā)生在每一個被打掉的涉黑團伙身上。中央政法委員會出臺《關于深入推進打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工作意見》,指出各地區(qū)各部門要繼續(xù)抓好專項斗爭各項工作,始終保持對黑惡勢力主動進攻的高壓態(tài)勢,確保專項斗爭向縱深推進。
點評:黑惡勢力與公權力不斷進行“權”和“利”的互換,分享非法所得。這對關系中,治吏是根本,打黑即是反腐。如果沒有保護傘,黑惡勢力便無立足之地。
斬斷高校腐敗的毒瘤
10月,武漢大學常務副校長陳昭方和常務副書記龍小樂被湖北省檢察院批捕。與武大腐敗案被曝光的同一天,廣東湛江師范學院院長郭澤深被當?shù)毓矙C關刑事拘留。4天后,又爆出武漢科技學院院長張建剛、副院長王志貴被“兩規(guī)”。多名高校官員因涉嫌腐敗被捕,讓“清水衙門”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轟然坍塌。相關統(tǒng)計資料顯示,目前落馬的大學高官,七八成以上是因在基建工程招標時受賄。由于大學變成市場主體,但監(jiān)管體制沒改變,集官、學、商于一身的大學官員,在教材集中采購、招生、后勤服務等眾多環(huán)節(jié),可輕而易舉地找到中飽私囊的機會。武大腐敗案發(fā)生后,國家教育部召開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會,時任副部長的袁貴仁在會上稱:為期19個月的教育系統(tǒng)工程建設專項治理工作,已從今年9月開始。
點評:高校成了封閉的小社會,圣潔之地“碩鼠”頻出。只有有效約束權力、監(jiān)督權力,才能消除對高校、高校領導監(jiān)督的空白地帶。
集中治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
近年來,我國工程建設領域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凸顯,多名官員因利用職權插手干預工程建設、索賄受賄而落馬;一些部門違法違紀決策上馬項目和審批規(guī)劃,擅自改變土地用途;一些招標人和投標人規(guī)避招標、虛假招標、圍標串標。這些問題嚴重損害了公共利益,破壞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為此,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的意見》,決定用2年左右的時間,集中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副書記、中央治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何勇表示,要加快建立統(tǒng)一規(guī)范的工程建設市場體系建設,大力推進土地市場、礦業(yè)權市場建設,形成全國互聯(lián)互通的誠信體系,建立健全工程建設領域市場健康有序發(fā)展的長效機制。
點評:治理工程建設突出問題沒有時間期限,兩年集中治理的背后,要以長抓不懈的勁頭作為支點。
省部級高官密集落馬彰顯中央反腐力度
今年以來,一批省部級高官密集落馬,我國掀起了新一輪聲勢浩大的反腐風暴。上半年,深圳市委原市長許宗衡,公安部原部黨委委員、部長助理鄭少東,浙江省紀委原書記王華元,廣東省政協(xié)原主席陳紹基,天津市原市委常委皮黔生等相繼倒臺;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閉幕后短短的40天里,遼寧省人大副主任宋勇、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堂堂、貴州省政協(xié)主席黃瑤等三名省部級官員因涉嫌違紀相繼被中紀委調查。高官的落馬頻率之高實屬罕見。
點評:高官密集落馬,既彰顯反腐的力度,也表明了腐敗的烈度。努力把腐敗現(xiàn)象遏制到最低限度,仍然任重而道遠。
中央反腐新規(guī)利劍頻出
2009年,中央再掀反腐風暴,出臺了一系列反腐新規(guī)。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工作的意見,提出“管采分離”等七個堅持,要求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管理。5月,中央一連出臺三項新規(guī):《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國有企業(yè)領導人員廉潔從業(yè)若干規(guī)定》。9月,中紀委十七屆四中全會就反腐敗斗爭作出一系列部署,明確要求在認真貫徹落實好《關于領導干部報告?zhèn)€人有關事項的規(guī)定》的基礎上,把住房、投資、配偶子女從業(yè)等情況列入報告內容。10月,“兩高”確定反腐新罪名: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將反腐法律觸角伸向“深水區(qū)”。
點評:一系列的反腐新規(guī)表明了中央反腐敗的堅定決心,中國特色的反腐敗正不斷向制度化邁進。
“網(wǎng)絡反腐”獲官方認可
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在反腐敗中的作用得到中國執(zhí)政者認可的一個重要標志,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中國黨建辭典》收錄了“網(wǎng)絡反腐”的詞條。在網(wǎng)民人數(shù)已近4億的中國,官員的不當言行因被網(wǎng)絡曝光而被處罰甚至入獄的事情并不鮮見。9月,因一篇“北大女生自稱被州長強奸”帖子而最終落馬的原湖南湘西自治州州委副書記、州長杜崇煙,被判刑10年;10月,被一包天價煙揪出的周久耕案也落下帷幕,這位原南京市江寧區(qū)房管局局長被判刑11年。這些都被視為網(wǎng)絡反腐的重要成果。
點評:每一個網(wǎng)民都是一把監(jiān)督利劍。愈來愈成熟的網(wǎng)絡反腐被收入辭典,不僅是與時俱進的體現(xiàn),更具有反腐領域風向標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