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希南
有投票的地方,就有爭議。上至總統(tǒng)選舉,下至娛樂選秀,莫不如此。一年一度NBA全明星賽投票活動接近尾聲,關于易建聯(lián)夠不夠全明星的格,日落西山的麥蒂是不是沾了中國觀眾的光,以及“扣將”霍華德憑啥得票第一的話題再次激起了人們的興趣。
從實力來講,易建聯(lián)只能算是籃網隊3號前鋒,更別說擠進全聯(lián)盟前20位球星的隊伍中;從麥蒂現在的狀態(tài)來看,他更像球場上的看客,全無明星風范;霍華德扣籃依舊兇猛,但他在其他任何指標上均和科比、詹姆斯等明星不可同日而語。盡管如此,以娛樂大眾為第一目標的NBA全明星賽需要他們。從多數中國觀眾的角度來看,能通過自己的投票來多看一場“姚易大戰(zhàn)”何樂而不為?麥蒂是不行了,但在全明星賽場上看他與姚明配合,總比看保羅給姚明傳球來的熟悉?!澳ЙF”霍華德?和他一樣能跳能扣的卡特也排名靠前。他們希望接住空中的每一次傳球,然后重重地把它砸進籃筐。
全明星賽投票是一個好的選拔機制嗎?盡管有很多美國記者憤憤不平地認為它“扼殺了天才”,但球星雷·阿倫的觀點也很有代表性:全明星投票比的就是人氣?!叭藲飧?,你就首發(fā)”。在這一制度中,網絡投票數決定了球員是否首發(fā)。而替補球員是誰,或者球員上場時間的多少,則由當場比賽教練來決定。某種程度上講,這樣做既體現了民意,又強調了專家的作用。也就是說,易建聯(lián)等人氣明星要么被網民們捧為首發(fā),要么被專家們打入冷宮。
全明星賽作秀的意味大于實戰(zhàn),但觀眾投票也不能簡單理解為一時沖動。否則,以中國雄厚的籃球迷基礎,易建聯(lián)可以輕松獲得票選冠軍。越來越懂球的中國球迷明白,籃球場上終歸是比拼實力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