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晚春初夏的到來,每年四處肆虐的手足口病又開始卷土重來了,媽媽們一個個“談之色變”,那么手足口病到底是怎么回事?面對它,我們又該怎么辦呢?
據了解,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其中以EV71和CoxA16型最為常見)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fā)病為主。大多數患者癥狀輕微,其最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是:患兒手心、足心以及臀部出現(xiàn)圓形或橢圓形的皮膚斑丘疹,特別是口腔內的皰疹,多分布在舌、頰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體等處,破潰后形成口腔潰瘍,很疼,嚴重時會影響患兒進食,孩子哭鬧不止。少數患者可并發(fā)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易發(fā)生死亡。EV71感染引起重癥病例的比例較大。腸道病毒傳染性強,易引起暴發(fā)或流行。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發(fā)病,但卻能夠傳播病毒。
預防手足口病二注意
1 家長當心禍及寶寶。
由于抵抗力較強,很多成人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后往往是隱性的,自身不發(fā)病,但卻會成為傳染源。所以在目前手足口病病毒較猖獗的季節(jié),家長除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外,自己回家后也應馬上換上干凈衣物,同時認真洗手。同時一些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等在喂養(yǎng)寶寶時,喜歡自己先把食物嚼爛,然后再口對口地喂給孩子。手足口病是一種腸道傳染病,“口”是最重要的傳播途徑,如果大人已被隱形感染,可直剖等病毒“喂”給孩子,所以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喂養(yǎng)方法,要堅決杜絕。
2 酒精不能殺死手足口病病毒。
手足口病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huán)境下生存,病毒在4攝氏度可存活1年,在-20攝氏度可長期保存,在外環(huán)境中病毒可長期存活。手足口病的病原體具有抗藥性,據研究,該類病毒對乙醚、去氯膽酸鹽等不敏感,75%酒精和5%來蘇也不能將其滅活。
手足口病毒傳播三途徑
手足口病不會在人與動物或寵物間傳播。人是手足口病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本病的傳染源。發(fā)病前數天,感染者咽部與糞便就可檢出病毒,通常在發(fā)病后一周內的傳染性最強。腸道病毒感染疾病一年四季都可發(fā)生,常見于4~9月份。其主要傳播方式有:
1 接觸帶病毒的污染物。人群密切接觸是重要的傳播方式,兒童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內衣以及醫(yī)療器具等引起感染。
2 接觸帶病毒的分泌物。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病人糞便、皰疹液等可通過接觸傳播,故與生病的患兒近距離接觸可造成感染。
3 病從口入。進食飲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發(fā)生感染。
封堵手足口病毒四大妙招
1 清新空氣趕走手足口病病毒
家里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雖然這早已是“老生常談”了,但卻是對付手足口病病毒很有效的措施,因為在清新的空氣中,病毒是很難在室內“逗留”或繁殖的。
溫馨提醒:居室每天應最少通風三次以上,并且每次不能低于30分鐘。
2 紫外線剿滅手足口病病毒
手足口病病毒對紫外線照射十分敏感,所以可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滅病毒。
溫馨提醒:寶寶的衣物、被褥適用此法,但前提條件必須是陽光充足,否則就達不到殺滅病毒的目的。
3 高溫和沸水絕殺手足病病毒
在手足口病高發(fā)季節(jié),家長一定要做到寶寶的碗筷等專用、專放,不要和大人的餐具混放、共用。此外,對寶寶所使用的餐具或奶瓶等,要每天進行高溫消毒。
溫馨提醒:餐具、碗筷等用沸水煮15分鐘以上,每天最好消毒一次
4 含氯消毒劑鏟除手足口病病毒
家庭中常用的“84”消毒液就是含氯消毒劑,手足口病病毒在配比合適的消毒液中是難以存活的。消毒時,可將消毒液按1000毫升水放2-5毫升“84”的比例進行配比,消毒時間為30分鐘。
溫馨提醒:寶寶的衣物、被褥、毛巾、玩具等適用此法,但水果、蔬菜最好不用此法消毒。
手足口病的五個信號
1 發(fā)燒。大約半數寶寶于發(fā)病前1~2天有發(fā)熱現(xiàn)象出現(xiàn),并且多在38℃左右。
2 皮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臂四個部位;因為疹子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稱四不像;而且臨床上更有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的四不特征。
3 嘴疼。寶寶的口腔中出現(xiàn)紅色水皰疹并很快破潰成2~3毫米的小潰瘍,分布在舌、牙齦、頰部等處,造成孩子口腔疼痛,流口水,拒絕進食等。
4 類似感冒癥狀。部分寶寶可伴有咳嗽、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
5 并發(fā)癥。有些重癥病例同時伴有肌陣攣或腦炎、腦膜炎、急性遲緩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腫等。當寶寶出現(xiàn)發(fā)燒、起皮疹癥狀時就要及時送寶寶到醫(yī)院檢查,以免出現(xiàn)并發(fā)癥。
預防手足口病病毒六步洗手法
1 兩手掌心相對。手指并攏后相互摩擦:
2 用掌心對著另一只手的手背沿指縫進行相互搓擦,兩手交替進行:
3 兩手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著指縫相互摩擦:
4 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旋轉搓擦,兩手交替進行:
5 彎曲一手的手指關節(jié)。并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搓擦,兩手交替進行:
6 別忘了搓洗手腕,兩只手腕交替進行。
遠離手足口病消毒七個竅門
專家提醒,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因而搞好寶寶個人、家庭以及托幼機構的衛(wèi)生是預防本病傳染的關鍵。
作為預防性消毒,并不需要對環(huán)境進行大規(guī)模噴灑消毒,只需要對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如門把手、課桌椅、餐桌、嬰兒床欄桿、樓梯把手等)、玩具、游樂設施、寢具及書本等做重點性消毒即可,清潔完畢的物體可移至戶外,接受陽光照射,通過紫外線進一步殺滅病毒。
1 食、飲具。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優(yōu)氯凈等)溶液浸泡30分鐘,或煮沸15~30分鐘。
2 生活用具、玩具、校舍、書籍。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時間30分鐘,或用0.3%過氧乙酸作用60分鐘,或用紫外線燈直接照射30分鐘。
3 患者衣、被單。陽光下暴曬或煮沸20分鐘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
4 盛放排瀉物的容器。用6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浸泡120分鐘。
5 滅蒼蠅。蒼蠅亦可攜帶傳播腸道病毒,要同時做好滅蠅工作,可用10%高效氟氯氰菊酯或其他殺蟲劑,按說明書使用。
6 生活污水。用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作用120分鐘。
7 垃圾。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溶液噴霧作用120分鐘。
手足口病一級防御八個寶典
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寶寶洗手,不要讓寶寶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等。
看護人接觸寶寶前以及替寶寶更換尿布、
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
寶寶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哺乳的母親要勤洗澡、勤換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頭。
在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寶寶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比如超市、游樂場等。
保持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居室要經常通風,手足口病病毒怕紫外線,所以要給寶寶勤曬衣被。
在本病流行期間,媽媽應每日對門把手、樓梯扶手、鑰匙、桌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用稀釋的84消毒液即可;寶寶的玩具也要經常清洗或消毒,避免寶寶接觸病毒。
倘若寶寶的幼兒園有小朋友患病了,那么就不要送寶寶到幼兒園了。
可用板藍根或金銀花、蒲公英等清熱解毒的中藥煎水,給寶寶服用以預防感染。
寶寶居家護理九個秘笈
1 寶寶如果有低熱,可讓其多飲白開水,一般體溫不超過38攝氏度時,不必用退熱藥;如果已超過38攝氏度時,應服用退熱劑,并仔細觀察有無其它并發(fā)癥,發(fā)現(xiàn)異常時應盡快帶寶寶去醫(yī)院診治。
2 寶寶因口腔皰疹,胃口變差,不愿進食時,媽媽要給寶寶做些粥或面條湯類的易消化,流質食物。同時禁止寶寶食用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對口腔內的潰瘍面造成不利影響。
3 寶寶的衣著應寬大、柔軟,經常更換。床鋪應平整干燥。剪短寶寶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4 患病寶寶應注意臥床休息,不要帶其外出游玩或者做大運動量的活動。
5 寶寶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它用品應徹底消毒。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曬。
6 居室內應空氣新鮮,每天早晚開窗通風30分鐘,居室內應避免人員過多,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污濁,造成繼發(fā)感染。
7 讓寶寶保持口腔清潔,預防細菌繼發(fā)感染,每次餐后用溫水漱口??谇挥忻訝€時可涂金霉素、魚肝油,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愈合。
8 臀部有皮疹的嬰兒,應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干燥。
9 寶寶患病后應留在家中,可口服板藍根、利巴韋林等,口腔皰疹可用冰硼散噴涂,手足皰疹可用維生素B6軟膏外涂。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結痂。一般需隔離2周左右。
關于手足口病之十個Q&A
1 手足口病只在中國流行嗎?
不是。手足口病是全球性傳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區(qū)均有此病流行的報道。1957年新西蘭首次報道該病。1958年分離出柯薩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發(fā)現(xiàn)的手足口病的病原體主要為CoxAl6型,1969年EV71在美國被首次確認。此后EV71感染與Cox A16感染交替出現(xiàn),成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20世紀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亞、匈牙利相繼暴發(fā)以中樞神經系統(tǒng)為主要臨床特征的EV71流行,我國于1981年上海首次報道本病,此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東、湖北、青海和廣東等10幾個省份均有本病報道。20世紀90年代后期,EV71開始東亞地區(qū)流行。
2 手足口病與水痘皰疹等疾病如何區(qū)分?
水痘跟手足口病是完全不同的病種,水痘是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感染的微生物病毒就不一樣。癥狀表現(xiàn)也有很大差別:水痘皰疹是全身性的,最密集的部位則是前后胸、腹背部,此外,頭面部、頭皮上、腳底下,手指和手掌上也可出現(xiàn),個頭稍大且皮薄,有癢感;手足口病的疹子則主要分布在口腔黏膜、手心、足趾背面、臀部皮膚,以及指、趾間的皺褶處,軀干一般很少,個頭小且顏色更紅些,癢感不明顯。
3 我家寶寶上幼兒園,他會被傳染上嗎?
這種病很容易造成托幼機構的大范圍流行,一個寶寶患病,往往造成個班級甚至整個幼兒園的寶寶感染。一般幼兒園的保健醫(yī)會進行晨間體檢,發(fā)現(xiàn)有發(fā)熱或出皮疹的寶寶,會立即要求家長帶小孩去醫(yī)院就診。如果發(fā)現(xiàn)幼兒園里有小朋友得了手足口病,最好不要去幼兒園。
4 手足口病有疫苗嗎?
由于手足口病系病毒,目前還沒有相應的疫苗來預防,但只要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是完全可防可治的。我們可以通過15字防控口決來降低被感染的司能,即: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
5 哪些人和哪些地區(qū)容易成為發(fā)病區(qū)?
人對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齡組均可感染發(fā)病,但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年齡組發(fā)病率最高,4歲以內占發(fā)病數85%-95%。環(huán)境衛(wèi)生、食品衛(wèi)生差,有不良衛(wèi)生習慣的人易發(fā)病。大部分病例病情較輕,可治愈。少數患者可出現(xiàn)腦炎及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huán)衰竭等,嚴重時可危及生命。手足口病發(fā)病地區(qū)分散,主要在農村地區(qū)。
6 寶寶出現(xiàn)可疑癥狀怎么辦?
如果寶寶出現(xiàn)發(fā)熱、皮疹等癥狀,要及時到醫(yī)療機構就診,同時要密切觀察。不要去幼兒園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避免與其他孩子接觸玩耍。一旦出現(xiàn)突然發(fā)高燒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體抽動、呼吸困難等,應立即送寶寶到醫(yī)院就診。
7 手足口病能治好嗎?
如果寶寶不幸得了手足口病,絕大多數情況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會留下后遺癥,皮膚上也不會留下疤痕。根據以往的發(fā)病與治愈情況看,只有個別重癥患者可能出現(xiàn)腦膜炎、肺炎等,只要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多數可以痊愈。
8 我家寶寶得了手足口病,我在看護他,會傳染上嗎?
引發(fā)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一共有10種之多,而成年人一般均在其嬰幼兒階段悉數感染過全部病毒并自發(fā)產生抗體,所以該疾病一般不會導致成年人患病。
9 我家寶寶得了手足口病,現(xiàn)在已經好了,何時能上幼兒園呢?
在孩子未徹底治愈前,不要著急讓孩子去幼兒園或學校,防止傳染給其他兒童。一般需要1~2周時間,上幼兒園的寶寶要到醫(yī)院開病情已痊愈的證明。
10 曾經得過手足口病的人是否會被再次傳染?
我們知道,人體在感染某種病毒之后,都會相應的產生該種病毒的抗體,即使是隱性感染者(即感染后沒有發(fā)病的患者),以后也基本上不會再得該種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然而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并不止種,其它的病毒還是可以感染的。
編輯/謝潔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