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09年的新年鐘聲敲響,令人激動的CCTV全國鋼琴小提琴大賽那些難忘的場景并沒有隨著臺歷地翻動而成為過去。仿佛我仍然坐在燈光熾熱的評審臺上,面對著熟悉演奏的閃光手指與鮮活的充滿期待的青春笑臉,還有那一雙雙充滿憧憬的誠摯目光。
這次大賽令人回味的東西太多,感言也太多了。
毫無疑問,鋼琴與小提琴原本作為高雅的樂器而被人們所熟知。由此而言,其受眾性古往今來一直是在有限的空間展開。迄今為止,世界上雖然有過享譽盛名的4大鋼琴賽事,諸如柴科夫斯基、波蘭肖邦、英國利茲、美國的范·克萊本,但這樣的重大賽事也屬“半封閉性”的,受眾面也是有限的。CCTV采用現(xiàn)場直播的方式,讓選手直接面對電視觀眾,其覆蓋面與影響力都是巨大的。中央電視臺的這次比賽除進行了直播,還要對獲獎者全新包裝,參與CCTV音樂頻道的各項活動及節(jié)目錄制。這是將鋼琴與小提琴文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傳播,通過選手的表現(xiàn),波及到家家戶戶,其深遠的影響與傳播,是世界上任何重大的比賽所無法比擬的。這是一次非常周密、完美的策劃活動。相信擁有全球最大的觀眾數(shù)量的CCTV在樹立通過音樂比賽來推廣經(jīng)典音樂的品牌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從總體來看,這次比賽是一次出乎預料的高水平競賽,是一次難能可貴的學習與交流。劉詩昆把本次賽事的意義對廣大的觀眾解釋的非常清楚,對選手點評也恰如其分。大賽評委會主任薛偉既是優(yōu)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同時又具備非常深厚的音樂文化底蘊、豐富的演奏和教學經(jīng)驗,通過他自己對音樂的親身感受準確、清晰地傳達給大家、親切感人、讓所有人都受益匪淺。其他評委們的點評也都非常到位。還有,決賽中每場比賽最后的“大師示范”精彩絕倫,謝楠的準確和精致、李傳韻的神功、陳薩的真誠、杜泰航的灑脫、劉詩昆和薛偉合作更是將本次活動推上另一個高潮,這二位柴科夫斯基大賽獲得者配合得天衣無縫,讓人無法相信他們是第一次合作這首曲子,高水平的演奏得到大家的一致喝彩。這是大賽組委會又一個巧妙的安排,讓選手們當場看到自己的差距,又讓他們看到希望。
參與本次大賽的每位選手都必須通過多輪不同形式的競賽較量,包括挑戰(zhàn)王黎光的知識問答。在最后兩天的決賽,選手除了要顯示其演奏風格和藝術修養(yǎng),還要求他們的現(xiàn)場演奏要賦予靈性,鋼琴青年組沈文裕(來自北京賽區(qū))奪得第一名,他的發(fā)揮確實非常精彩,特別是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彈得很有靈氣、聲音明亮透徹、不同凡響。
輝煌的沸點終于到來。那是2008年12月28日晚7:30,北京國家大劇院燈光明亮,音樂時空流光溢彩。2008中央電視臺鋼琴小提琴比賽盛大的頒獎晚會在一片熱烈的氣氛中舉行。音樂廳座無虛席,一曲輕快的《歡樂使者》拉開了頒獎晚會的帷幕,老中青三代音樂工作者歡聚一堂,掌聲和歡呼聲海潮般滾動。名師與選手合作,大師與琴童對話,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和10歲王溫迪的合作,讓人們看到祖國未來的音樂人才。最后,郎朗和小提琴齊奏《我的祖國》,那高亢的抒情旋律使音樂會達到高潮。這時候,我感覺到的是內心的充實,情感的充實,和作為一個音樂工作者的幸福感。正如一位鋼琴大師說過:“沒有音樂,世界相當乏味”。而我要說的是:有了音樂,祖國是多么嬌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