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chǎn)數(shù)額巨大
袁世凱留下多少遺產(chǎn)?有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袁世凱于1916年6月6日上午10時死去。臨終令夏壽田執(zhí)筆,記錄對袁克定的“口述遺訓(xùn)”:
“夫余辛苦半生,積得財產(chǎn)約一百數(shù)十萬磅(英鎊)……”
袁世凱在“口述遺訓(xùn)”中所說一百余萬英鎊,并沒有包括銀元、外匯、大量房產(chǎn)、地產(chǎn)。
又一種說法是,袁世凱病重時,曾召見王錫彤(實業(yè)家),案頭置一單,所有現(xiàn)錢、存款、股票等共約200多萬銀元。張伯駒記得其父張鎮(zhèn)芳(袁世凱親信)在袁世凱死后,為袁家分家產(chǎn),其子女每人分到現(xiàn)款兩三萬銀元,股票兩三萬銀元。河南項城原籍田產(chǎn)2000余畝,此外,在河南彰德、汲縣、輝縣還有田產(chǎn)400頃左右。
經(jīng)過對比核實,估計袁世凱遺產(chǎn)至少為1000萬銀元,約合今人民幣10億元以上。
遺產(chǎn)的兩次大分配
袁世凱遺留的巨額財產(chǎn),由腿有殘疾而野心不小的長子袁克定主持掌管和分配,袁家子女、妻妾先后兩次分了遺產(chǎn)。
據(jù)正史記載,袁世凱1妻9妾,共生17個兒子、15個女兒。遺產(chǎn)主要在他們(除早已去世者以外)中間進行分配。
據(jù)文獻記載,第一次分財產(chǎn),袁克定分給自己和他生母的數(shù)目一直保密,分給其他人的有記錄可查,6個姨太太各分得6萬銀元,黃金30兩;17個兒子每人分得8萬銀元,黃金40兩;13個女兒每人分得1萬銀元。
過了20年,到1938年春,長子袁克定從北平前往天津主持第二次分家。這次所分是賣掉的北平和天津兩地的五處房產(chǎn),和彰德、輝縣的各一處房產(chǎn)。袁克定以長子優(yōu)勢,獨吞了袁世凱存在法國銀行的200萬法郎,以及大量田地、房產(chǎn)、古玩、文物、珠寶、字畫等,價值連城,據(jù)有人估計,他所獨占的財產(chǎn)總價值在被分掉的全部金銀股票之上。
敗家子的窮途末路
袁世凱長子袁克定,分得遺產(chǎn)最多,卻始終不事生計,揮金如土。到40年代,袁克定的全部家私業(yè)已花得差不多了。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袁克定被安排在文史館中,給以委員的名義,月支人民幣60元,在家坐領(lǐng)。后來又僅靠街道上每月20元人民幣的救濟金維持生活。
1958年,袁克定病逝在張伯駒家中,終年80歲,其妻早在1939年已先病故。袁克定的喪事,全由張伯駒代為料理,如果沒有張伯駒的幫助,也許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袁克文是袁世凱的三姨太朝鮮人金氏所生,從小便被過繼給大姨太收養(yǎng),驕縱慣養(yǎng),造就了袁克文的揮霍、任性、驕奢的花花公子性格,吃、喝、嫖、賭、抽(鴉片)樣樣都干。他還花錢加入青幫,當(dāng)上了“大字輩”的老頭子。除原配妻子劉梅真外,娶了5個姨太太,奸淫女子就更多了,據(jù)知情人講有七八十個。
袁世凱死后,他更加沒了管束,花錢如流水,他從袁世凱那里分得的十幾萬銀元的遺產(chǎn),很快用光,他又放不下架子來,于是靠他是“洪憲”的皇子虛名,賣字賣文維持。山東督辦“狗肉將軍”張宗昌請他寫了一幅中堂,價碼是1000塊銀元。
1931年,袁克文40多歲死在天津。辦不起喪事,還是由“青幫”的地痞流氓來送葬,甚至有些妓女也扎了白頭繩前來哭奠。
第三代出了幾個人才
袁克定有1子2女,子家融,女家錦、家弟。袁世凱死去那年,家融12歲。1920年,家融赴美留學(xué),先上中學(xué),后又在美國上大學(xué),學(xué)習(xí)地礦勘探。1930年回國后在開灤煤礦任工程師,以后在北大、師大等校教書。1964年退休后定居北京。
袁克文有4子3女,皆成為知識分子。其中,二子袁家彰、三子袁家騮先后留學(xué)美國,都學(xué)有所成加入美籍。
1973年袁家騮曾攜其夫人、著名物理學(xué)家吳健雄訪華。周恩來總理接見了他們,并微笑著對袁家騮說:“你們袁家的人一代比一代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