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我國農(nóng)歷的己丑年,俗稱“牛年”。筆者特搜集了一組有關(guān)牛的成語典故、趣聞佳話,以饗讀者。
以羊替牛。古時候,人們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廟里舉行一種祭祀儀式,以表示對神靈的虔誠、求得神靈的庇佑,這種祭祀儀式叫“祭鐘”。每逢祭鐘時,不是要殺一頭牛,就是要殺一只羊,然后將牛的頭或者羊的頭用大木盤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們就站在供桌前祈禱。有一天,齊國都城里來了一個人,他牽著一頭牛從皇宮大殿前走過。這時,恰值齊宣王在大殿門口,命人叫住那牽牛的人,便問道:“你打算把這頭牛牽到哪里去呢?”那人回答說:“我要牽去宰了用來祭鐘。”齊宣王聽了后,看了看那頭牛,然后說:“這頭牛本來沒有罪過呀,卻要白白地去死,看著它那嚇得顫顫抖抖、哆哆嗦嗦的樣子,我真不忍心看了。把它放了吧!”那個牽牛的人說:“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請您把祭鐘這一儀式也廢除了吧?”“這怎么可以廢除呢?”齊宣王嚴(yán)肅起來,接著說,“這樣吧,就用一只羊代替這頭牛吧!”這篇寓言故事告訴人們:殺牛和殺羊都是屠殺生命。對牛的憐憫與對羊的殘忍在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都不能算是仁慈。齊宣王的以羊替牛只不過是騙人的把戲,可見他的虛偽。
劉寬讓牛。東漢劉寬,以仁厚謙和著稱?!笆掠泄ι疲浦韵?;災(zāi)異或見,引躬克責(zé)”,故而“海內(nèi)稱為長者”。累官至大尉,勤于職守。他的最有名的故事是“讓牛”,被范曄寫進《后漢書》。說的是一次劉寬乘牛車外出,走在路上,有人丟了牛,認(rèn)定眼前拉車的牛就是自己的。劉寬并不爭辯,下車步行而歸。過了些時候,丟牛者得到了自己的牛,便把劉寬的牛送了回來,叩頭謝罪說:“真是對不起您這位長者,請責(zé)罰我吧!”劉寬說:“物有相似,事會出錯,虧你能把牛送還,為什么要謝罪呢?”此事一經(jīng)傳開,州里都佩服劉寬的寬厚仁慈。
吳牛喘月。劉義慶《世說新語》有這樣一則故事:晉人滿奮,字武秋,官至尚書令。一次他在晉武帝身旁侍坐,北窗是琉璃窗,實際上很嚴(yán)實,但看起來卻像透風(fēng)似的。見此情景,滿奮面現(xiàn)難色。晉武帝笑著問他為什么犯難,滿奮回答說:“臣好比吳地的牛,一看見月亮就喘起來了。”原來吳地(今江淮一帶)的牛,多為水牛,最為怕熱,太陽一曬它就發(fā)喘。久而久之,一旦看見月亮,便誤以為是太陽,也喘息不停。對于這一典故,詩人們極感興趣,時有吟詠。如李嶠詩“在吳頻喘月,奔楚屢驚風(fēng)”,李白詩“六月南風(fēng)吹白沙,吳牛喘月氣成霞”等。
騎牛過關(guān)。道教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騎著青牛過函谷關(guān),被尹喜發(fā)現(xiàn),行弟子禮,拜其為師。后來老子離開函谷關(guān)入秦,遍游秦國各地的名山大川,最后隱居于扶風(fēng)一帶講學(xué),傳播道教思想,他寫的《道德經(jīng)》,成為了道教的經(jīng)典。老子死后葬槐里,就是現(xiàn)在陜西周至縣東南的終南山麓。
弦高販牛。鄭國的弦高干的是長途販運牛的生意。他趕著牛走在路上,正遇見一支打算偷襲鄭國的秦國軍隊。弦高急中生智,把販運的牛獻給秦軍主帥,說是奉鄭國國君之命前來勞軍,秦軍主帥以為陰謀敗露,便撤兵而回。
牛衣對泣。西漢時有個叫王章的人,家徒四壁,生活十分清苦。這年冬天,天氣寒冷,王章夫妻只得在地上鋪一層厚厚的草作床,身上蓋的是亂麻和草編成的“牛衣”。有一次,王章得重病,失去了生存的信心,躺在牛衣中哭起來。他一面哭,一面和妻子訣別。他妻子是個堅強、賢惠的女人,勸慰丈夫說:“我們雖然很窮,只要你養(yǎng)好身體,發(fā)憤讀書,目前的困境是可以改變的,為什么要這樣絕望呢?”王章聽后,很受感動,決心生存下去。在妻子的照顧下,他的身體果然一天天好起來。終于功成名就,漢元帝時官至左曹中郎將,漢成帝時又從司隸校尉選拔為京兆尹。“牛衣對泣”這一成語,用來形容生活貧窮和困苦。
九牛一毛。漢朝名將李陵帶兵討伐匈奴,不幸戰(zhàn)敗投降。漢武帝聽說后大罵李陵叛國。司馬遷認(rèn)為李陵不是真心投降,而是在等待立功贖罪的機會,漢武帝聽到不同意見非常生氣,把司馬遷關(guān)入大牢,處以殘酷的腐刑。司馬遷本想自殺,但又想到自己只是一個地位低微的人?!凹倭钇头ㄊ苷D,若九牛之一毛,與螻蟻何異?!彼抉R遷堅定了要活下去的信念,含辛茹苦寫成了《史記》這部偉大的世著,留芳千古。
對牛彈琴。說的是古時有個音樂家叫公明儀,擅長彈琴。有一天,他看到一頭十分健壯的牛在低頭吃草,就地給牛彈琴一曲清趣抒情的《清角之操》,但是,牛一個勁地吃草,不理他,公明儀細(xì)揣摩領(lǐng)悟到了,不是牛沒有聽到琴聲,而是這種曲子太高雅,它根本聽不進去。
仲文斷牛。講的是南北朝后周時,有個聰明的少年叫于仲文。這天,村子里的任姓和杜姓兩家各丟了一頭牛。兩戶人家派人去找,但只找回了一頭牛。任家、杜家都說這牛是他們家的,告到州里,州官無法斷案,有人建議請于仲文來幫助處理此案,于仲文叫人用鞭子狠命地抽打那頭牛,他在一旁冷眼觀察,見任家的人很心疼,而杜家的人滿不在乎。他隨即向州官說明了看法。接著,讓兩家都把自家的牛群趕來,把被打的牛放開,只見那牛直奔任家的牛群。于仲文立即宣布,那頭牛是任家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