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父親發(fā)了工資交給母親后,母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糧店把我們家所有人每個月的口糧米買回家——母親說,有了糧食一切都高枕無憂了,這是關系我們不再挨餓的頭等大事。現(xiàn)在我還清晰記得,去糧店買米時,母親一只手牽著我,另一只手拿著“口糧簿”——那是我們城市人才有的供應糧食的憑證,是比生命還重要的東西。我的哥哥和姐姐,有人拿米袋,有人拿扁擔,一個個屁巔屁巔地跟在后面。
每天做飯前,母親自己盛米,然后拿著菜和米去江邊淘洗。有一件事當時令我疑惑,就是母親每天都要從淘米籃里抓一把米出來,然后放進房間紅漆木箱里的一個袋子里,這一切的事情也只有我才知道。
那時,我們家吃飯的人多,而且個個飯量極大,有時家里來了客人,首先給客人們各自兜上一大碗公飯后,鍋里的飯就已經(jīng)很少了,為此我也常常只能吃個半飽,然后整個下午都繞著母親哭泣——讓母親快弄吃的給我充饑。
一段時間鬧饑荒了,鄰居們都紛紛斷了糧食,只能吃一些菜葉和山果。我記得,那時父親低聲嘆息地對母親說,如果這樣下去,孩子們一點米水也不見,身體一個個會餓壞的。第二天,我們家菜葉里摻雜了一些米——稀稀的,一粒粒漂在青色之間,似乎有一種米香讓人饞涎欲滴。
父親疑惑地問母親,在這樣的荒年頭,還有誰會借米給我們家,這樣的人是大好人,我們今后一定要好好感謝他們!母親聽了,笑著告訴父親,這人的名字叫勤儉,外號叫奴仆,她是不需要感謝的。父親聽了更加疑惑,于是我私下把母親藏米的事情告訴了父親——父親聽了,淚流滿面地抱著我哭了起來,多年后他老人家還說,那些漂浮的米粒是母親用心良苦的生存智慧,拯救了我們一家人最難忘的苦難時光。
這件事過去近四十多年了,我已經(jīng)從一個娃娃變成了雙鬢花白的中年男人,父親和母親已經(jīng)離開人間多年了??墒敲慨斘蚁肫鹌D苦清貧的往事,我內(nèi)心更加懷念二位老人——尤其是母親一把一把抓米的情景,讓我內(nèi)心充滿一種感激和愛戴。因為是母親的一把把米把我喂養(yǎng)長大,即使在最饑餓的歲月,母親精心醞釀的愛心也在哺育著我健康的生命和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