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距離太大,就是隔膜、障礙;如果距離太小,又仿佛失去了神秘感和吸引力。車與車太近,準出車禍;人與人太近,準出矛盾。適當?shù)木嚯x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有了距離的友誼,才有可能長久。
出門旅游在景點留影時,大多數(shù)人會以門匾作為背景,并千方百計地突出其特點。這是要把距離拉近,表明自己和那個景點間的關(guān)聯(lián)。假如這個景點就在自家門口,我們反而會忽略門匾,忽略特點突出的那一部分。這是要把距離推遠,太熟悉了,審美的角度就要變換一下。照相如此,人際交往也是如此。適當?shù)木嚯x,是心靈需要的氧氣。氧氣沒有了,心靈就會窒息。
人與人之間,如果還沒有達到親密無間的程度,便是一條射線,前面的路地久天長;一旦親密無間了,就成了一條線段,交情就要進入倒計時了。英國政治家、作家本杰明·迪斯雷利曾經(jīng)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迸笥阎圆荒苡谰茫且驗槲覀兺椴蛔越匕押檬伦霰M,沒有給友誼留下必需的空間。
兩個人猶如兩條鐵軌,相互平行才能走遠。心扉完全敞開,容易傷風(fēng)著涼。將內(nèi)心的隱秘昭示于惡人,會成為他手上的把柄;昭示于善人,會成為對方精神上的負擔,因為他需要為你恪盡守口如瓶的責任。
俗話說,人就像冬天的刺猬,太近了刺人,太遠了又覺得孤獨和寒冷。古人曰:“與朋友交,敬而遠之”,敬也就是保持一定的距離。俗語“過近無君子”、“有距離才會有美”,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朋友之間以誠相待沒錯,但這并不意味著朋友之間就應(yīng)該毫無保留,沒有一點隱私。換句話說,親密有間是朋友的氧氣。
文/李愚 劉紅苗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