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OC決定從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開始取消奧運火炬海外傳遞的今天,回顧高斯帕對于“抵制奧運”的一貫態(tài)度,有助于人們思考什么是奧林匹克的真諦、什么是我們所追求的世界大同的精神。
當?shù)貢r間2009年3月27日,國際奧委會(IOC)于美國丹佛召開的執(zhí)行委員會會議上做出決議:從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開始,取消奧運火炬境外傳遞。
這離奧委會決定實行“奧運火炬全球傳遞”,不過短短5年的時間。對此,國際奧委會官員、北京奧運會協(xié)調(diào)委員會主席維爾布魯根表示:“火炬?zhèn)鬟f旨在提高國際社會對于奧運會的興趣和支持,但境外傳遞中的暴力抗議使得事與愿違。”同時,新聞委員會主席高斯帕也表示,對那些“充滿怨恨的職業(yè)搗亂者”深惡痛絕,并強調(diào)今后的火炬?zhèn)鬟f將限制在主辦國境內(nèi)舉行。
經(jīng)歷過2008年那場在全球范圍內(nèi)進行的、聲勢浩大的“中國保衛(wèi)戰(zhàn)”的人們也許很難忘記這樣的場景:在倫敦,一名中國留學生跳入特拉法爾加廣場冰冷的噴水池里,揮舞著中國國旗吶喊、與身后舉著雪山獅子旗的藏獨分子抗衡;在巴黎,一名殘疾人運動員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差點被搶走的火炬;在紐約,近萬名遠隔太平洋的華人,不論年齡,自發(fā)地組建起聲援北京奧運的隊伍,讓鮮艷的紅色一時鋪滿曼哈頓弗利廣場。
也就是在那段敏感的時間,我有幸獲得了一次單獨與IOC新聞委員會主席高斯帕(Richard Kevan Gosper)對話的機會。在IOC已經(jīng)決定從此取消火炬海外傳遞的今天,再反觀我們當時的對話、回顧高斯帕對于“抵制奧運”的一貫態(tài)度,有助于人們思考什么是奧林匹克的真諦、什么是我們所追求的世界大同的精神。
誰是高斯帕?
1956年,他摘取了墨爾本奧運會男子4×400米接力的銀牌;
1977年,他開始擔任國際奧委會委員,致力于為參加奧運會的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創(chuàng)造更加公平的競賽環(huán)境;
1989年,他受命擔任國際奧委會新聞委員會主席;
1993年,作為悉尼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主要陳述者,他幫助悉尼以微弱優(yōu)勢勝過北京,獲得2000年奧運會的主辦權;
2002年,在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之后,他被國際奧委會任命為第29屆北京奧運會協(xié)調(diào)委員會副主席。
理查德·凱文·高斯帕(Richard Kevan Gosper),一位與北京奧運會結緣甚久的國際奧委會官員,何振梁先生稱之為“一個真正的奧林匹克人”。
“對于火炬?zhèn)鬟f遭到抵制,
我很失望”
見到高斯帕先生,是在2008年5月末,一個陽光充沛的早晨。
因為要參加各種有關奧運的新聞發(fā)布會,高斯帕當時幾乎駐扎在了北京。采訪當日,他正要到北京大學發(fā)表一場題為“奧運與人生”的演講。
在正式提問之前,高斯帕顯得很輕松,“這是我第一次接受大學生的訪問,對了,你得對著我的右耳說話,我的左耳不太好使,”說完他還笑著對我側(cè)過身子?!昂玫?,”我特意提高了聲音,“現(xiàn)在北京奧運會的火炬在巴黎和倫敦傳遞時都遭到抵制,中國的大學生們對此非常憤怒——您覺得這樣的海外抵制正常嗎?”聽到問題后,高斯帕的表情變得很嚴肅。
“我對(火炬?zhèn)鬟f受阻)這件事情感到非常的失望。奧運火炬?zhèn)鬟f并不應該成為那些抗議者表達對中國不滿的目標?!薄八麄儧]有考慮到奧林匹克精神,他們沒有考慮過中國政府為了改善現(xiàn)狀做出的種種努力。他們這樣做有違他們抗議的初衷,火炬?zhèn)鬟f并不會因為他們的行為而停止?!?/p>
“國際奧委會并不會因此向中國政府施壓,反而會為北京奧運會的順利保駕護航。”
“還有一點我必須說明。其實在2004年悉尼舉辦奧運會時,許多國際奧委會人士對那次奧運會的期望值是中等的。因為澳大利亞并不是一個大國,悉尼也不是一個很發(fā)達的城市。但是,他們對這次北京奧運會的期望值是很高的。為什么?首先因為中國是一個大國,在這幾年的表現(xiàn)越來越好;其次,我們看到了北京奧組委還有許多志愿者的優(yōu)秀表現(xiàn),這讓我們對北京奧運會很有信心?!?/p>
“另外,雖然許多人對悉尼奧運會的期望是中等,但是事實證明,我們最后表現(xiàn)得很好。這是因為包括組織者、工作人員、志愿者、新聞媒體等等,都表現(xiàn)得十分專業(yè),向世人證明了悉尼舉辦了一屆成功的奧運會。所以,北京也要特別注重奧運會工作人員的專業(yè)性。中國人有必要向奧林匹克大家庭和全世界的觀眾展示她的專業(yè)精神。這種專業(yè)精神,將會增強別人對中國的信心。”
“北京的空氣質(zhì)量沒有問題”
自從3月份一位埃塞俄比亞長跑名將宣布因空氣原因退出北京奧運會之后,作為IOC新聞委員會主席的高斯帕就沒少被環(huán)境問題困擾。
“首先我要說明,如果說對空氣質(zhì)量有所擔憂,那么我所經(jīng)歷過的許多屆奧運會都存在這個問題。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時,因為公共交通還不發(fā)達,滿街都是機動車,很多人都對空氣質(zhì)量表示不滿。1988年漢城奧運會時,人們也有過類似的擔憂。2004年悉尼奧運會時,人們對空氣質(zhì)量倒是沒什么擔心,可是天氣問題又被很多人提了出來。”高斯帕放慢語速,一字一頓地說:“關鍵是,最后的結果都比預料的要好。所以,我相信,北京奧運會的時候,空氣質(zhì)量也不會有什么問題。”
“而且,你看看……”高斯帕用手指了指窗外的天空,“幾年前我來北京的時候,北京一年達標的藍天數(shù)還不到100個。但是2007年,這個數(shù)字已經(jīng)上升到了246。北京為了改善空氣質(zhì)量,已經(jīng)投入了160億美元,這在奧運會的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我們應該肯定北京在這幾年間做出的努力?!?/p>
“至于個別運動員退出奧運會,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就我的個人經(jīng)驗來講,退出比賽受傷害最大的就是運動員自己。我們相信,任何一個國家、地區(qū)都不愿意自己的運動員受到傷害?!?/p>
“我還要強調(diào)的就是,我這幾年每年都要來中國許多次,我看到這里的空氣質(zhì)量正在逐漸獲得改善,我們應當肯定政府為獲得這種成果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我相信在奧運會期間,北京也會嚴肅地對待這個問題。”
“想要成功的年輕人必須要有毅力”
由于高斯帕當日在北京大學發(fā)表的演講與他一生的傳奇經(jīng)歷有關,我也就此多詢問了一些他對于年輕人如何才能成功的看法。雖然何振梁先生稱高斯帕是一位“真正的奧林匹克人”,但他的身份其實不限于此。
1980年至1991年,他是殼牌澳大利亞有限公司的總裁及首席執(zhí)行官;
1985年至1991年,他是澳大利亞商業(yè)委員會的副主席;
1991年至1993年,他是倫敦蚌殼國際石油有限公司的主任;
1993年至1996年,他是澳大利亞墨爾本市的行政官員。
歷經(jīng)體育界、商界、政界,高斯帕對于成功的因素有著自己的見解。
“無論你想做什么行業(yè),你都可以成功,只要你有毅力?!备咚古猎诿绹苄萘⒋髮W念書期間,以及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和2004年悉尼奧運會期間都曾遭遇巨大的挫折甚至丑聞。但是現(xiàn)在回想起來,高斯帕卻對那些經(jīng)歷只是輕微地聳了聳肩?!氨M快回到你的軌道上來,這是我在遇到困難時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也是原來我的400米教練對我說的?!?/p>
400米正好是繞跑道一周。于是,在高斯帕站在400米起跑線時,他的教練總對他說:“盡快回到這里來?!币驗槟瞧鹋芫€正是終點線。在后來不做運動員的許多年里,高斯帕仍然不斷用這句話勉勵自己——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用自己最大的努力,“盡快回到生活正常的軌道上去,做你應該做的事情,這樣你就可以成功?!?/p>
“我了解到的許多中國年輕志愿者,都具備我說的這種素質(zhì),他們也是我相信北京能夠成功舉辦奧運會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