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古典詩詞中常有一些傳統(tǒng)意象,反復出現(xiàn)在不同作品中,表現(xiàn)不同的感情,表達不同的思想。那么,在作文中,是否也可以將一些材料反復運用于不同的作文中表現(xiàn)不同的感情,表達不同的思想呢?當然可以。因為對于幾乎所有的材料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去思考,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反過來說,幾乎所有的材料都具有多義性,可以用來表現(xiàn)多種意思。但要強調的是,這些材料必須是自己所擁有的(姑且稱之為“自有材料”),否則,可能有仿作、套作乃至抄襲之嫌。
【原文】
蚊子不知道滿足
那一夜,我終于知道了蚊子是不知道滿足的。
那晚,看書看到很晚,我十二點半才上床。上床之后感覺蚊帳中有蚊子,但是一來時間已晚,我嫌下床上床、開燈關燈太麻煩,二來,我認為不過就是幾只蚊子,睡著了也就無所謂了,再說它們吃飽了也就不會再鬧了。
可事實證明我錯了。
那只蚊子時不時在我耳邊嗡嗡幾聲又離開,它每次飛過,都會給我留下癢癢的感覺,不知是它的腳還是翅碰到了我。有時它冷不防給我來上一口,我一個激靈,伸手去拍,卻總是落空。我只得用被子把自己裹起來,只露出口鼻呼吸,并留一只手在被子外隨時準備“殺敵”。狡猾的家伙,它專叮我的那只手臂,等我將藏在被里的那只手輕輕抽出時,它卻悄然飛走了。過了一會兒,我感到燥熱難耐,于是掀掉被子,繼續(xù)在黑暗中對付討厭的蚊子。
如此反復多次,我的思維漸漸模糊,我的頭腦漸漸沉重。睡著了就好了,我這樣安慰自己!
迷迷糊糊中,身體的某一部位忽又傳來針刺般的感覺。于是,我又醒了,我又聽到那討厭的嗡嗡聲,同時感到身體各部位不時傳來瘙癢的感覺,我忍無可忍了:蚊子不除,今夜不睡!
于是,我掀開蚊帳,下床,開燈,再鉆進蚊帳,掖好,然后細細地搜尋蚊子,終于在蚊帳的一角發(fā)現(xiàn)了一只吃得肚子鼓鼓的蚊子,我一拍,它立刻就血肉模糊了,但,那是我的血。再找,卻找不出第二只了。于是,我又下床,關燈,上床,掖好蚊帳,準備安安穩(wěn)穩(wěn)睡覺。
可是經(jīng)過這番折騰,我睡意全消,雖然已是兩點十分了,但我的思維異常敏捷,思緒如潮,源源不斷。
我以為蚊帳里會有好幾只蚊子,誰知竟然只有一只,而且竟然攪得我睡不好覺!
我以為蚊子吃飽喝足了,就會一邊歇著去了,可誰知它還是嗡嗡地飛來飛去,叮來叮去!它怎么就不知滿足呢?
我終于知道蚊子是不會滿足的。喝人血是蚊子的天性。
其實人有時也是不知道滿足的,人的天性中也有貪婪這種壞習慣。
如何對付這種習慣?最好的辦法就是,像對付蚊子那樣,一開始就消滅它。
【簡說】
這是一篇記敘文,按時間順序寫了“我”懶于滅蚊子、與蚊子較量、最終消滅蚊子,以及“我”的感受。應該注意的是,記敘文固然要把事件寫清楚,但絕不能只滿足于把事件寫清楚,而應挖掘出事件蘊涵的道理,從而增強文章內容的厚度,加深文章思想的深度,使人讀后有所得。此文若不寫“我”的感受,則除了有趣之外便是無聊;但寫了感受,主題就深刻了。
【變形作文一】
貪圖安逸的代價
那一夜,在與蚊子較量之后,我真切地感受到貪圖安逸是要付出代價的。
那晚,看書看到很晚,我十二點半才上床。上床之后就感覺到蚊帳中有蚊子,但是一來時間已晚,二來認為不過幾只蚊子罷了,睡著了也就無所謂了,更主要的是,我怕麻煩,只想快點兒睡覺。
可事實證明我錯了。
那蚊子不時在我耳邊嗡嗡幾聲又離開,它每次飛過,都會給我留下癢癢的感覺,不知是它的腳還是翅碰到了我。有時它忽然咬我一口,我一個激靈,伸手去拍,卻總是落空。我只得用被子把自己裹起來,只露出口鼻呼吸,并留一只手在被子外隨時準備“殺敵”,可狡猾的家伙,專叮我留在被子外的手臂,等我將藏在被里的那只手輕輕抽出時,它又悄然飛走了。我感到越來越熱,于是掀掉被子,繼續(xù)在黑暗中應付討厭的蚊子。
如此反復多次,我的思維漸漸模糊,頭腦漸漸沉重,睡著了!
迷迷糊糊中,身體的某一部位忽又傳來針刺般的感覺。我醒了,又聽到那討厭的嗡嗡聲,同時感覺到身體各部位不時傳來瘙癢感,我忍無可忍了:蚊子不除,今夜不睡!
于是,我掀開蚊帳,下床,開燈,再鉆進蚊帳,掖好,然后仔細地搜尋,終于在蚊帳的一角發(fā)現(xiàn)了一只吃得肚子鼓鼓的蚊子,我一拍,它便血肉模糊了,但,那是我的血。又找,可再也找不出第二只。于是,我又下床,關燈,再上床,掖好蚊帳,準備安安穩(wěn)穩(wěn)睡覺。
可是經(jīng)過這番折騰,我睡意全無,思維異常敏捷,思緒如潮,源源不斷。
《紅樓夢》中妙玉說:“云空未必空,欲潔何曾潔?!边@話若略加改動便是對我最直接最有力的諷刺:“云安未必安,欲逸何曾逸?”不是嗎?為了安逸,我不想滅蚊之后再睡覺,可結果還是滅了蚊子之后才能安安穩(wěn)穩(wěn)地睡覺;為了安逸,我想避免上床下床開燈關燈的麻煩,可最終還是做了這些麻煩事。而最具諷刺意味的是,我貪圖安逸,可不僅沒得到安逸,反倒平添了更多的麻煩,花了心思,費了時間,影響了情緒,影響了睡眠。
貪圖安逸勢必要付出代價,這是那一夜我與蚊子較量之后認識到的道理,也是我的最大收獲。
【簡說】
本文與原文的體裁、結構一樣,但在立意上有所不同。原文 由“蚊子是不知道滿足的”,喻指人也如此,提醒人們要及時消滅壞習慣。本文由“我貪圖安逸,可不僅沒得到安逸,反倒平添了更多的麻煩”,揭示了“貪圖安逸勢必付出代價”的道理。
行文中對材料的運用有所不同:一是在開頭對交代不想逮蚊子的原因時作了微調,以突出所寫內容;二是行文中分別強調所寫內容,如原文中反復出現(xiàn)“滿足”一詞,變形文中反復出現(xiàn)“代價”一詞。
此外,如果開頭結尾略加修改,還可表現(xiàn)“要當機立斷”“長痛不如短痛”等主題。
【變形作文二】
等的思想不可有
一天晚上,我很晚才上床,當時就感覺到蚊帳中有蚊子,但是一來實在太困,且嫌麻煩,二來認為不過就幾只蚊子,等睡著了就無所謂了,所以沒理會??山Y果被蚊子折騰得無法入眠,不想麻煩卻等來了更多的麻煩,最終仍免不了將下床上床開燈關燈這些我所謂的麻煩事一一做了,花了心思,費了時間,影響了情緒,影響了睡眠。由此看來,等的思想是不可有的。等,不一定會帶來好處,相反會等來麻煩或是危害。
等,會形成依賴心理,影響自身能力的養(yǎng)成。有位母親過生日時,收到了上大學的兒子寄來的包裹,非常激動,以為兒子懂事,給她寄生日禮物了,可是打開包裹一看,卻大失所望。原來兒子寄來的是一包臟衣服臭襪子,另有一張紙條:“無衣可換,洗好速寄!”凡事都等父母做,時間一長便成了習慣。這位大學生已喪失了最起碼的動手能力,對母親造成了傷害,自己也成了別人嘲笑的對象。
等,會養(yǎng)成投機心理,影響事業(yè)的成功。有位商人用駱駝馱了兩袋大蒜到遙遠的阿拉伯去,當?shù)厝藦牟恢郎暇褂腥绱嗣牢?,不知該如何答謝,最后決定送給商人兩袋金子作為酬謝。另一位商人聽說后,就帶了兩袋大蔥到阿拉伯去,希望也能換來金子。果然,當?shù)厝烁歉屑?,覺得用金子已無法表達他們的謝意,最后決定送給他兩袋他們視為珍寶的大蒜!后一位商人其實抱的是投機心理,他跟在前一位商人之后,亦步亦趨,以為別人成功了自己再效仿,便會成功。但他的如意算盤打錯了,第一位商人敢為人先,搶占了商機,獲得的是金子,而他等在人后,白費了心思與辛勞,得到的只是兩袋大蒜。
等而無所得的例子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有的學生自學能力太差,什么都等老師布置、講解,一旦要他自主學習,便茫然失措;有些學生學習勁頭不足,缺乏進取精神,自己的前程全等家長去鋪設。什么都等別人替自己去做,缺少自立、自強的意識,必然導致能力的貧弱,精神的委靡。
等的思想實質是懶,怕動腦,更怕動手。報紙上曾刊登過這樣的新聞,政府為某貧困地區(qū)劃撥了扶貧資金幫助當?shù)厝嗣撠?,可跟蹤調查發(fā)現(xiàn),當?shù)厝瞬⑽疵撠氈赂?,他們還在等著政府再次扶貧。如此“等、靠、要”,何時能脫貧致富?
因此,要想克服“等”的思想,必先克服“懶”的思想?!澳茏龅氖铝⒓醋觯氲降氖纶s緊做”,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現(xiàn)象再次發(fā)生。
【簡說】
本文是一篇議論文,由“我”的經(jīng)歷引出“等的思想不可有”的觀點,然后從兩個方面談了“等的思想”的危害,并進一步指出“等的思想”的實質,最后提出解決的辦法,總結全文?!拔摇钡慕?jīng)歷,只是整篇文章的引子。
【綜述】
變形作文一,旨在說明自有材料在同一文體不同主旨的作文中的運用;變形作文二,旨在說明自有材料在不同文體的作文中的運用。
自有材料在不同體裁的文章中,運用是不同的。從語言特點方面來說,在記敘文中,語言要生動,可抓住細節(jié)進行描寫;在散文中,語言要凝練,并要適當增加一些文學色彩;在議論文中,語言要簡潔,概括性要強。就篇幅長短來說,在記敘文中最長,散文中次之,議論文中最短。
自有材料在不同主旨的文章中,其側重點也是不同的。簡言之,寫作時要注意突出材料中與文章主旨相關的內容,而與主旨無關的內容則應加以淡化。
自有材料的靈活運用,可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所積累的材料的作用,有效地做到“一材多用”,彌補寫作過程中材料不足的缺陷。從應試角度來說,如果能靈活地在不同文章中運用自有材料,既可大大縮短構思的時間,他更容易寫出考場佳作。